首页> 年度报告>白水县> 白水县教育局电化教育管理办公室

白水县教育局电化教育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3-18 16:04
单位名称 白水县教育局电化教育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规划和协调;域内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指导;现代教育技术成果评选、经验交流和推广;基础教育网络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信息教育费的管理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配置、咨询和技术服务。
住所 白水县城关街道办工农路002号教育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杨三平
开办资金 1.6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白水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万元 1.29万元
网上名称 白水县教育局电化教育管理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充分挖掘现有平台,加强优质资源共享。一是不断深化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应用。一方面,强化平台操作员的管理,县局针对平台的深化应用发文并召开管理人员会议,对平台的管理使用提出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应用管理,对全县师生提出更明确的使用要求,确保师生全员注册,全员使用。同时,深入挖掘平台功能,加强对“课程教学”中的“习题库”“资源库”“教师备课上课”和“教师研修”等功能使用的指导,让优质资源切实为服务于教育教学。依托平台和常态化录播教室开展学校网络结对帮扶,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全县40余所学校参与平台研修,共创建110节优质线上课程,进行42次课题研讨。胜利小学、东风小学、北塬乡中、收水中心校等8所学校进行帮扶研讨,开展了14节线上点播课及研修课。2.持续推动数字校园创建。2024年是数字校园创建工作的关键之年。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电教中心根据2023年的创建经验,讨论并确定2024年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是:深挖掘,重应用;强技能,重融合——重视挖掘对现有设备和资源的应用和推广;加强对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培训,重视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同时优化工作流程,提出了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指标要求,召开数字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先后30余次入校进行调研指导。2024年9月底,组织评审专家对全县14所申报学校进行了严格的县级验收,指导学校从设备应用和资料准备等方面进行整改。10月中旬,市检查组抽查了北塬乡中和仓颉小学,充分肯定了我县“深挖掘,重应用;强技能,重融合”的创建思路和成果,对我县的数字校园创建工作给出了较高评价。3.网络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为了进一步增强全县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电教中心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各学校通过全干会、升旗仪式、主题班会、手抄报、宣传标语对全体师生进行各类宣传教育。电教中心先后对全教育系统各单位的公众号、抖音号、网站等进行了全面的排查。二.社会效益情况。1.圆满完成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工作,2024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共2608名学生参加考试,2004名学生成绩优秀,其他同学合格水平,优秀率76.8%,合格率达95.8%。2.2024年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共征集282件作品,我县数字类2件获省级奖项,33件作品获市级奖项,8名教师获得渭南市优秀指导教师奖,白水县教育局电化教育管理办公室被评为“渭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3.第八届微课与信息化创新大赛评选活动,我县共上传作品352件,其中微课作品276件,数字故事作品26件,学科系列微课作品8件,创新课堂作品24件,STEAM课例2件,课件16件,共44件作品获市级奖励,教师参与度为历年最高。4.2024趣味编程专项竞赛活动,1名学生获得省级三等奖,27名学生获得市级奖励,4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指导教师。5.持续开展影视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2024年中小学微电影创作展映及影评征集活动中,我县共上报推荐5篇微电影和54篇影评参加市级评审。我县1件影评作品获得省级奖项,2件微电影获得市级二三等奖,2名教师获市级优秀教师称号,8件影评获市级三等奖。白水县教体局获“市级优秀组织奖”。白水县教育局电化教育管理办公室被评为“渭南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师资力量短缺。2024年是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开展第5年,凸显出我县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短缺,信息技术课专业教师缺乏,学校难以按要求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2.教育信息化设备短缺。主要表现在:适应“三个课堂”的录播设备还不健全;计算机设备老化现象普遍,不能有效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教师办公电脑配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3.教育信息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内容单一、形式单一,宣传教学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方面内容较少,社会影响不够。(二)整改措施1.培训招聘信息技术教师,开展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加大信息化教育投入力度,增添各校计算机设备,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3.拓宽宣传的覆盖面、采用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吸引更多人注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发挥电教中心指导和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作用,探索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尤其要在加强现有信息化资源设备的使用上下功夫。2.组织好各类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参与度和高层次获奖率,以竞赛活动为载体,提升全县师生教育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3.继续加强数字校园创建工作,打造应用亮点工程,多方争取资金,积极联系,完成2025年度8所学校创建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