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甘泉县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拟定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和县城工业化、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管理、服务非公经济、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统计、分析;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发展资金的申报和使用,人才培训、交流。 | |
住所 | 甘泉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伏军 | |
开办资金 | 30.2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甘泉县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67万元 | 16.0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推进新时代延安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突破起势和市委“12345”年度工作安排,扎实推进特色工业强县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全力培育“五上”企业,民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预计截止2024年12月底,全县共有民营市场主体6500户,新增380户;民营企业1430户,新增135户;民营“五上”企业69户;完成豆制品产量15200吨,白酒产量710吨;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3.1亿元,占GDP比重41.5%。一、主要工作1、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全面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认真落实省《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深入开展影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三整治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多次专题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积极到大型国企和国内部知名商超寻求合作,如西安铁路集团公司、美团优选、华润、沃尔玛等;多次组织部分企业、部门、乡镇负责人分别赴上海、广州、浙江及省内西安、杨凌、三原等地就民营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学习;使全县上下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理清了发展思路,统一了发展认识。2、积极培育五上企业。甘泉县现有“五上”企业70户,分别为工业20户、服务业5户、批零住餐30户、建筑业13户、房地产2户。2024年企业入库任务为6户,目前入库11户,其中1户延安恒众工贸有限公司省市县审核已过,等待国家审核,退库3户,净增7户。我们严格执行《关于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五上”和准“五上”企业的通知》,积极开展帮扶解困。各县级领导加强同民营企业家的沟通交流,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认真研究、分析调度、妥善解决,全力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同时建立健全帮扶工作问题台账,实行动态监测、跟踪督办、清单管理,确保联系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累计27名县级领导走访企业80余户,“五上”企业走访率达到100%。发现问题20个,解决12个。3、积极出台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县财政设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企业人才招聘、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补助奖励,相继制定出台《甘泉县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甘泉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个转企、企升规”工作实施方案》《甘泉县精准服务“五上”企业十二条措施》《甘泉县民营经济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民营企业发展。2024年兑现县级补助资金142.5万元,近年累计兑现奖励补助资金达800余万元。4、加强企业融资。着力优化金融服务,落实省市金融支持奖补政策。充分发挥延安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和县税银智慧服务厅作用。定期召开2次政银企对接会,配合开展“百名行长进千企、普惠金融进县乡”活动。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提高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严禁盲目压贷、抽贷、断贷。发挥“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的优势和作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首贷率。目前累计为甘美矿泉水有限公司解决贷款800万元,正在积极为天舜工贸有限公司、科汇防水涂料有限公司、洛河川食品有限公司累计协调贷款约1500万元。5、开展2024醉美活丹霞中国梦之谷甘泉大峡谷旅游文化节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促消费稳增长工作部署,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补。我们制定了《2024年甘泉县“大美甘泉丹霞奇观”电子消费券发放的实施方案》和《关于2024年甘泉县“大美甘泉丹霞奇观”电子消费券发放活动实施细则》,政府投入50万元用于发放消费券,甘泉县指定超市、农特产品、餐饮、住宿、文旅、家居家电等指定场景商户均可参加。全县共计100余户企业参加了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劵1.2万张,用券金额43,7万元,带动消费173万元。6、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根据《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三个年”活动要求,我县积极抓项目、转作风、优环境,重点实施策划了一批中小企业项目。现建成项目6个,总投资5.5亿元。其中陕西粮农谷添力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小米精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6000万元,完成设备购置和人员配置,已投入生产;陕西风能同创新能源有限公司风电机组混凝土塔筒生产制造项目完成投资4500万元,已建成业务楼主体,目前租赁场地生产,正常运行;陕西唐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电池装配厂建设项目一条生产线已建成,正在争取订单,第二条生产线正在筹备开工;延安硌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次性医疗器械及敷料生产项目前期手续已办理,办公楼装修完成,厂房已建成、净化车间装修完成,正在购置设备中;陕西洛水河谷精酿酒庄有限公司年产3000千升精酿果汁啤酒及苹果气泡酒建设项目设备全部定购完成,生产线已安装,食品生产许可证已经办理完成。正在市审批局办理排污许可证,力争2024年12月投产。延安亿鑫宏智能工业有限公司全自动电池原液包装桶生产项目已建成,设备调试中,正在争取订单。这些项目的投产建成,将大大促进全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7、抓好企业项目申报工作。2024年7月推荐陕西粮农谷添力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延安窑洞源农业有限公司申报2024年度陕西省省级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陕西粮农谷添力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奖励资金45万元。11月推荐陕西洛水河谷精酿酒庄有限公司和甘泉袁氏农康商贸有限公司申报工业投资“红榜激励”奖励项目。2024年兑现中省市补助资金391.15万元。近年累计兑现奖励补助资金达1600余万元。积极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荐陕西粮农谷添力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甘泉袁氏农康商贸有限公司和甘泉科汇防水涂料有限责任公司3家企业申报认定第六批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二、2025年工作计划1、主要发展目标。2025年,全年实现豆制品产量15500吨,白酒产量730吨;非公增加值完成13.2亿元,占GDP比重41.6%;民营市场主体新增830户,民营企业新增160户,民营“五上”企业新增10户。2、加快政策落地落实。强化政策宣传解读。通过企业座谈、入企调研、上门服务等方式,深入开展“减、免、返、缓、补”等惠企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政策知晓率。民营经济相关部门要帮助和引导民营企业正确解读国家经济政策,帮助他们学好政策、用好政策。编制政策办事指南。用好“陕企通”APP,积极搭建民营企业政策信息服务平台,把散落在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要点和服务信息梳理汇总出来,列明受惠对象、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向不同类型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实现政策“一站式”服务。3、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适当提升抵押折扣比例。创新政银企合作新模式,建立知识产权、品牌商标质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信用建设,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用意识,着力提升企业信誉度。凡达到“五上”企业或发展壮大成为“五上”企业的企业,除给予一次性奖励外,优先支持申报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软实力”支撑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4、精准推动创新发展。积极鼓励创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抢抓发展趋势,鼓励开展网红+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营销新业态,提升线上线下精准营销能力。通过制定产品创新、市场营销扶持奖励办法,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升级改造和产品创新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物流电商、节能环保、医养康养、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依托我县特色农产品,整合有效资源,大力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叫亮叫响“原味甘泉”品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组织民营企业家到经营、管理较为先进和具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大企业参观考察、交流学习,开阔眼界和思路,帮助企业家消除“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传统小农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动民营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走上“专精特新”之路,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