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华阴市气象局

华阴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 2025-03-18 11:41
单位名称 华阴市气象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气象科学、促进科技发展。天气气候监测、预警预报、气象探测、资料处理、气象服务、防雷电安全、人工影响天气管理与实施。
住所 华阴市东环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 程伟伟
开办资金 12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94万元 9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针对华阴易发灾害实际,重点加强了对暴雨、雷电、大风等灾害的监测预警,建立灾害应急服务体系,丰富预报服务产品。共编制气象天气72小时预报97期,各类预警信号136期,发送重要气象信息专报29期,短临预报1期,雨情通报20期,启动并解除应急响应31次。制作各类专题预报101期,其中包含“三夏”专题气象服务30期,春耕春播春管气象服务5期,秋收秋种秋管气象服务5期,春运气象服务专题预报40期,马拉松赛专题7期,攀岩赛专题4期,气候预测4期,清明、高考、中考、端午、国庆、中秋专题预报6期。服务形式不断丰富,业务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是为增强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的早期预警、精密监测和精准预报预警能力,制定了《递进式气象服务工作方案(试行)》。二是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气象业务基础,提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水平,制定了《华阴市气象局新型业务改革综合业务岗位职责》。三是完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响应机制,确保汛期各类重要气象信息的准确、及时发送,更新了全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用户库。四是按照上级国债项目建设安排,配合完成国债气象项目建设,新建成华山镇西吴村、罗敷镇桃园村、岳庙办卫峪村三个区域气象站。五是加强部门联动。与市应急局联合印发《华阴市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措施》、《进一步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暴雨应急联动机制的通知》等文件,与华阴市水务局、消防救援大队签订应急联动工作协议,联合水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市政府印发《华阴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强化了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政府决策调度机制、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社会响应机制。落实气象防雷安全生产监督责任。积极行动,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一是制定了《华阴市气象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职责分工;深化安全生产理论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二是积极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对内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外采取“双随机、一公开”重点抽查、突击检查,排查企业防雷安全隐患。全年行政执法检查4次,检查单位8家。确保重点单位按照规定完成防雷安全技术检测,增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人影作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全体人影作业和指挥人员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线上学理论,线下学操作,考核检成效,进一步提升了人影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安全意识,考核通过率100%,为下一步高效安全作业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及时开展安全检查。组织工作人员对库房弹药储存、作业装备、作业车辆和库房环境做了充分检查,通过检查,火箭架、车辆等装备均保持良好状态。全年开展人工影响作业3次,发射火箭26枚,作业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了我市的土壤墒情切实发挥了人工增雨抗旱保墒的作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年内利用气象大喇叭,定向实时发布各类预警信号136期,72小时预报97期,解决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了应急工作效率,实现了应急指挥精准发力,调度有序,为应急抢险工作赢得主动,全面提升预警发布质量,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创新工作不突出;二是缺少气象高质量发展骨干人才,气象科技能力不足。改进措施:1、认真学习中省市有关气象改革的新文件、新理论,不断加深对深化气象改革的认识,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新技术、新系统的业务应用。2、提高政治站位,建立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改进不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做好公共气象服务,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业务质量,增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重点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大力开展专业气象服务,进一步掌握更多生产环节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荣获渭南市专业气象服务先进集体2.荣获“陕西格点预报在华阴重大天气过程预报预警应用实践”创新工作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