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区城市管理处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环境卫生、市容市貌、防汛市政设施、绿化的建设管理维护;公园广场、路灯、道路的管理修护;城市排污管网等设施的管理维护;接入排污管网排污户的排放手续审批;排污设施资料及技术档案管理。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5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焦林 | |
开办资金 | 22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119万元 | 447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我处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就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24年工作业务开展概况(一)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投资1800万元的公厕建设项目,已完工9座公厕,剩余6座已完成选址,正在办理审批表的签订及地勘;投资3000万元的渭南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设施采购,3座中转站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地勘;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生活垃圾分类创新试点项目,已完成土地移交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投资4022万元的东排渠提升改造工程,纳入海绵城市项目库,申请到2022年排水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1000万元,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投资1200万元的东排渠提升改造工程(二期),纳入海绵城市项目库,申请到海绵专项资金1200万元,因前期雨水冲毁部分河道已刷成坡面,目前正根据河道冲毁内容,编制设计变更工作联系单,并报海绵办审批;投资1100万元的张西排洪渠修缮维护工程,已纳入海绵城市项目库,申请到海绵专项资金1100万元,该项目目前已全面完工;投资9183.43万元的北区雨污分流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48.86公里的管道清疏,北程街、凤茂街南北段、香山大道四条路段的改造,新城二路(油陈街)施工完成90%,累计完成工程量70%;投资1621.2万元的北区东区雨水提升泵站水毁修复改造项目,目前完成市政管网清淤、新建蓄水池主体结构施工,内涝可视化设备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完成工程量的96%;投资300万元的渭南高新区秦裕路涵洞排水设施扩容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投资150万元的采购环卫车辆及设施管控系统项目,目前已全面完成;投资1250万元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采购项目,目前已完成设施采购,等待竣工验收;投资2500万元的渭南高新区雨污分流治理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初步设计方案已报海绵办,等待审批结果。(二)环卫保洁质量逐步提升我处作为主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工作重任的承担者,科学利用“人工+机械”的工作方式,通过定人、定岗、定位、定时分配任务,全面提升环卫工作效率。按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聚焦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我处集中力量、统筹谋划,组织开展以“主次干道洗扫、设施擦洗除尘、卫生死角整治、垃圾清理清运”为重点的环境卫生大提升大整治行动,力求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全力营造整洁卫生、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全年共完成环境卫生细化保障180余次,开展“大洁城”活动12次,卫生综合整治10次,清理点位外撒垃圾320余处,道路遗撒330余处,整治井篦油污360余处,整治果皮箱周边油污530余处,清理灭烟柱60多个和公交站台32座,清理雨后各类垃圾及落叶季树叶60余吨,维修公厕460余处,垃圾收集清运4075车次,清运垃圾25000余吨。为保障路面清洁见本色,坚持道路机械清扫每天8小时,环卫洒水保湿每天10次,真正做到环境卫生“六无、六净”。(三)市政道路管护日趋规范对标“六整治、六提升”工作要求,全方位排查区内基础设施存在问题,并统筹规划开展维护维修工作,全年共完成了市政道路坑槽修补5981平方米,塌陷处理6处516平方米,人行道花砖修复5097平方米,破损道岩石更换4700米,破损井盖井篦更换521套,维修安装防坠网5481个,保证了我区市政基础设施完好和安全运行,确保了群众出行安全。对全区收水井开展拉网式清掏工作,共计清理淤泥垃圾100余吨;完成西潼公路两侧排水渠、东西排渠及导流渠的清淤工作,共计清理长度13公里;完成堵塞管道疏通15次,保障了全年排水防涝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渭南高新区城市道路管理办法》规定,严格办理各类城市道路挖掘审批工作,全年共办理城市道路挖掘审批手续19家,排水许可证办理25家。(四)园林绿化养护科学高效我处负责的区内园林绿化管护涉及面积130万平方米,根据园林养护台历表,完成全年绿化整形修剪、浇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优化植物生长环境。完成了敬贤大街幸福城北门、南环路西站广场周边,建业路,凤鸣街,凤茂街,崇业路南延等路段新建绿化工程人行道裸露地绿化提升改造工作。全年共完成绿化带、草坪修剪10次,除草12次,病虫害防治4次,行道树套红涂白19307棵,共计栽植乔木251棵,灌木球60棵,灌木1531平方米,麦冬5280平方米,撒播草籽19800平方米、草花15000平方米,铺设草皮11820平方米、渗水砖1338平方米,安装围栏750米。完成全区绿化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共计清理折断枝条380余处、死树67棵,恢复塌陷坑23处,处理突发事件5起,完成交通事故损毁苗木恢复15处,全面推动城市绿地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落细。(五)市政照明设施不断优化城市管理处作为城市夜空的守护者,今年以来,持续常态化开展路灯巡查检修工作,及时发现故障,迅速维修更换。全年共计维修路灯436盏、处理电缆故障70余处、更换电缆3500余米,处理接头90余处,修补更换路灯灯门160余处,集中清理路灯杆野广告15000余盏,加固电缆1800余米,处理交通事故路灯11处,并对全区7000余杆路灯亮灯情况进行日常巡查,保证亮灯率达到100%,改善了辖区照明环境,提升了我区管理服务水平。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生活垃圾分类多措并举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制作“文明高新-与你同行”垃圾分类宣传短视频,利用工作群、公众号、显示屏等转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小百科”;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来敲门,因为有你更精彩”、“垃圾分类盒你有约”“志愿服务扬新风,垃圾分类践行动”等主题活动。全年累计开展活动共80余次,宣传入户共3000余户,累计发放宣传彩页10000余份,手提袋2000余个,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20次共计35余小时。另外,投资30万元对有害垃圾收集站进行升级改造,购置有害垃圾运输车1辆。同时购置分类果皮箱200个、四分类垃圾桶1300个、新能源运输车12辆。(三)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动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措施和车辆组合方式,强化道路洒水湿扫。针对东风大街、崇业路、等重点路段,统筹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等环卫作业车辆,及时调整车辆作业时间、路线及频次,最大限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冲洗、压尘,采取“湿式作业+吸尘式清扫”,控制扬尘污染,同时,加强国控站点周边道路降尘作业,并增加冲洗、洒水、喷雾及湿扫作业频次。严格按照臭氧污染管控方案,调整绿化修剪、病虫害防治喷药、沥青铺设、修补道路等作业时间,出动所有洒水、雾炮、吸扫车辆,增湿降尘。(四)内涝抢险下先手棋按照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处始终坚持“雨未到人机先到,水没退人机不撤”的原则,围绕防内涝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积极主动做好汛前备汛各项工作,以常备不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确保全区防内涝工作扎实顺利地开展。修订完善了《2024年度高新区城市防内涝应急预案》,建立了职责明确、重点突出的防内涝应急机制;制定防内涝值班制度和值班室管理制度,自5月1日起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汛期信息畅通;成立了十一个应急抢险分队,按照积水监测点分布划分责任区域,定人、定岗、定责,确保人员力量“拉得出、用得上”;开展防汛备汛工作,对区内泵站抽排水、市政抢险设施等进行检修调试,同时排查物资储备情况,及时补充更换,有效提升了防内涝处置能力;组织防内涝模拟应急演练,对防内涝应急预案、抢险抽排设备、抢险抽排队伍应急应对能力进行检验锻炼,全力推动了防内涝工作落实落细,确保安全度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项目资金短缺,导致推进缓慢;二是园林绿化作业设备老旧,需更新、添置。改进措施:一是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多渠道筹措资金,同时根据项目进度倒排工期,力争项目按期完工;二是加大绿化设备投资力度,及时更新老旧设备,确保养护工作顺利开展,改善全区绿化景观效果,助力城市品质提升。四、2025年工作计划下一步我处将继续围绕党工委、管委会重点工作,加强调度,狠抓落实。一是坚定“项目为王”,严抓投资落实。树立“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聚力做好海绵城市建设及城建计划项目,加快项目施工图设计、预算评审、现场勘察等前期工作,保证后续施工按时进行,并认真梳理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安排专人定期与项目单位对接,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二是强化职能工作,确保精准服务。坚持做好全区58条道路、300余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区内井篦井盖、道牙石、花砖等的更换修复,200余公里雨污排水管网的排查,7000余杆路灯的检修,以及130余万平方米绿化带的养护工作,改善全区市容市貌,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