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住房公积金,促进住房制度改革。本市行政区域住房公积金管理。 | |
住所 | 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李建军 | |
开办资金 | 881.11万元 | |
经济来源 | 非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6.84万元 | 1210.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渭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党建引领建设更强堡垒,公积金队伍建设有“力度”。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事业发展,擦亮“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和“清廉渭南公积金”金字招牌。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事业发展,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扎实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季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积极配合纪检组落实监督执纪,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形成强大警示震慑作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做好“政治体检”,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二)精准施策推进更大覆盖面,公积金住房保障有“厚度”。按照“一手抓归集扩面。一手抓数字化建设”要求,科学分解目标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多点发力,精准施策,推进公积金归集扩面。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住房公积金扩面提效工作实施意见》,联合人社、住建等部门将住房公积金缴存事项纳入全市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制度,全方位、多层次筑牢扩面“政策工具箱”,积极联合行政审批、劳动监察等部门,开展公积金政策宣传月“四进”活动,成立扩面专班,实施“片区化、网格化”精准扩面。同时,中心、管理部联合劳动监察、市场监管等部门,完善追缴联合执法机制,优化和规范职工维权追缴渠道,持续扩大公积金覆盖面和政策受益面。全年共开展各类政策宣传活动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三)新政促用着力更加惠民,公积金为民服务有“温度”。抓牢惠民和服务两个关键,聚焦缴存职工反映强烈的“贷款发放周期较长”等问题,专题研究,修订了《渭南市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办法》,放宽公积金贷款条件,精简要件,主动上门与不动产登记中心、房产交易所、委托银行进行面对面沟通协调,缩短贷款审批发放时限,提高办结率。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落实降息政策,重启“商转公”,推进“顺位抵押”,共办理住房公积金“商转公”业务314笔1.17亿元。出台系列惠民新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调整优化公积金使用政策十二条,让“宽”的条件、“简”的流程更好地释放惠民红利。为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问题,将租房提取额度提高至20000元。全年共为12976名新市民、青年人租房提取1.82亿元。出台了父母子女互提公积金购房、重大疾病导致生活困难提取住房公积金等政策,修订发布提取业务操作规范,充分发挥了公积金政策的普惠性。(四)数字化转型打造更优服务,公积金数字化建设有“深度”。高度重视数字赋能工作,大力推进智慧公积金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管委会审议通过的《渭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字化发展三年建设规划》,会同建设银行对公积金G系统及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G系统升级改造走在全国前列、西北首家。新一代智慧中台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不仅在硬件设备上实现信创国产化,而且在原有业务系统上直连嵌入更多新功能模块,实现更多事项“亮码可办”“一网通办”。对国密系统进行补充完善,降低了安全风险,完成了“网络安全设备补充及可视化平台项目”建设工作,建成绿色智慧物理档案库(一期),电子档案系统上线运行。不断深化数据共享效能,与11家受托银行实现数据共享,实现“一张网、一次办”,让办事群众零跑路。(五)抓牢安全彰显更严监管,公积金风险防控有“强度”。严格落实管委会决策,加强数据治理和资金监管,确保公积金业务基础数据和资金安全。认真排查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制度,纠正和解决问题,确保住房公积金运行政策合规、管理规范、风控有力、服务高效。密切关注我市房地产市场动向,加强楼盘备案管理和风险研判;强化个贷逾期催收管理,防范贷款风险,为我市公积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六)注重业务提升更加规范,公积金队伍干事创业有“高度”。渭南中心按照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不断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每周常态化开展“我的业务我来讲”,全年共举办35期,形成业务成果4本,成功举办“学业务强能力,大比拼优服务”业务知识竞赛活动,切实将各类政策方针的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与推动业务、提升素养、提振精神融会贯通,全市公积金干部队伍凝聚力空前加强,干事创业激情空前高涨,有力推动了各项业务指标实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二、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全市共归集公积金32.94亿元,同比增长7.89%;新增公积金缴存职工24550人;为78007人提取公积金23.64亿元;为2859户职工家庭发放公积金贷款11.15亿元;贷款余额为85.28亿元,缴存余额为129.98亿元,个贷率为65.61%;贷款逾期率为0.149‰。今年,在新增缴存人数、提高缴存额两项指标实现了历年新高,加大贷款发放、提高资金使用率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住房公积金中心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管理人才短缺与业务增加的矛盾比较突出,从业人员素质不齐且流动性大,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仍有差距;二是随着业务量的持续增长和群众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窗口服务人员不能完全满足业务需求。三是信息共享滞后制约服务改进提升,数据共建共享还有差距,线上服务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整改措施:一是科学规范管理,招录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养,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二是对业务柜台工作任人员进行培训,从仪容仪表、业务政策和服务态度上不断规范,提升专业素养,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共享住房贷款信息、实现线上办理偿还商业银行住房贷款的公积金提取业务,推动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好办易办。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聚焦资金监管安全,有效防范风险。在工作中将严格执行各项条例和制度办法,积极树立风险意识,重视管理中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数据风险、操作风险和廉政风险,确保我市住房公积金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二)紧盯归集扩面,提高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持续加强归集扩面宣传力度,落实好《渭南市住房公积金扩面提效工作实施意见》各项要求,拓宽政策宣传渠道,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及规上企业聘用人员应建尽建、应缴尽缴,进一步扩大制度覆盖面,让更多就业群体享受政策红利。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达到31.5亿元。(三)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维护好智慧中台系统,完善国产密码改造,提高系统安全级别,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重塑办理规则,提高线上网办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四)树立主动思维,打造服务品牌。进一步对标《陕西省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标准》进行研读和培训,常态化开展“服务规范大比武”活动,建立完善标准化建设通报制度,定期对各管理部的标准化服务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和通报,督促管理部建立台账逐项销号。按照住房公积金服务暖人心三年行动有关要求,借助创建“星级服务岗”“星级管理部”“最美公积金人”评选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不断强化服务思维,构建全周期全链条模式的服务体系,让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成为渭南住房公积金的服务品牌。(五)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努力提高个贷率、稳控逾期率。进一步简化办事要件、优化办理流程,缩短贷款审批放款时限,全年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额突破11.5亿元。深入楼盘房企做好公积金贷款利好宣传;强化贷后管理,杜绝逾期,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