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起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应急管理工作服务,负责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负责行使行政处罚、强制、执法检查权;负责县级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的行政处罚、强制以及相关的执法检查;负责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和准军事化管理工作;参与应急处置与调查评估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 |
住所 | 吴起县科技馆9楼 | |
法定代表人 | 胡占宗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起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万元 | 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县应急局的直接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吴起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组建于2022年6月,副科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隶属吴起县应急管理局管理,核定事业编制15名,设大队长1名。2024年3月正式运行。职责为以县应急管理局名义统一执法,主要承担法律法规赋予县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责。由于运行时间短,目前基本具备装备室1间,询问室1间,档案室1间,制定制度、执法流程等上墙14块,3月份完善企业台账534家,4、6、8、10、12月(与应急局隔月执法)份应用“互联网+执法”检查66家企业,执法检查78次,发现隐患59项,办理案件12件(线上5件、线下7件),上报合格典型案例4件,公示执法信息2期,罚款12.78万元。侧重非煤矿山与危险化学品的检查,对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强制职责还没有开展。二、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我大队在县局的直接领导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开展“互联网+执法”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开展综合执法业务,认真贯彻执行市、县关于应急执法一系列工作部署,使我县应急综合执法向专业化,科学化迈出了新的台阶,在行政处罚,强制,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加强了全县应急执法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应急执法能力,优化了全县应急资源配置,有力促进了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平稳有序,全力维护县经济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三、存在问题执法大队现有执法人员10人,均没有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专业背景,也没有经过系统培训,执法工作对执法人员都是新的挑战,同时所有干部工作十多年以上,缺少激励机制,工作中缺乏激情,缺乏学习主动性,以至于执法大队整体业务能力不高,不能熟悉掌握执法程序,执法依据,在隐患排查检查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对“互联网+执法”系统不能熟练应用,导致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不到位,应急管理执法效率不高,同时按照应急局《2024年度执法计划》及《吴起县应急管理企业监管基础台账》,我县在册监管企业534家,监管企业多,覆盖广,任务重。大多涉油企业队伍在野外山上,我大队成立时间短,对如何提高执法效率,执法检查模式仍然在探索中,目前存在最大问题是执法车辆经费无法保障。四、整改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应急综合执法工作,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大队将全面规范应急执法工作,推动体系更高水平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应急管理局有关工作安排:(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应急管理的总体部署要求,坚持改革与监管两手抓、两手硬,全力保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二)持续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体责任;(三)提升责任担当,加强应急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企业应急管理人员资格证制度落实,夯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四)严格开展执法检查,促使企业积极开展应还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和应对安全生产事故;(五)“执法+普法”,加强宣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强化领导干部坚守底线、防控风险的意识,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安全法治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加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和安全生产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聚焦制约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查找根源,强化措施,加强执法保障,夯实执法基础,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做好2025年应急综合执法工作:(一)推进执法数据信息平台运用。加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信息化进度,实现全员执法全程“上线入网”,力争“互联网+执法”系统应用运用率得到有效提升,依托“互联网+执法”系统,行政执法统计系统完善县行政执法信息汇总采集,开展执法信息分析研判,提升执法督导针对性、精准性。(二)典型案例报送。加强典型案例报送工作,确保典型案例报送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实现报送率合格率双百。(三)落实分级分类执法机制。严格落实分级分类执法制度动态调整应急系统执法检查企业名单,切实解决多层级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执法缺位和执法“宽松软”等突出问题。(四)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落实行刑衔接机制,用好追责问责利器,依法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联合惩戒“一案双罚”等手段,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五)强化执法人员政治和业务能力建设。以政治建队为引领,扎实开展应急综合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做好年度陪训和技能学习计划工作,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养,大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学习、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公正廉洁,维护应急管理执法的良好形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