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铜川市王益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5-03-18 10:03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参与制定辖区畜牧业发展规划;制定辖区畜牧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辖区畜牧技术引进、实验示范,提供信息服务;承担畜禽科学饲养技术,良种引进及繁育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的推广工作;承担饲草饲料生产和草场改良技术的推广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小河沟虎头山半坡
法定代表人 张宏侠
开办资金 2.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93万元 0.46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站在区农业农村局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生态绿色化、生产高效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模式,持续推进种养结合、果畜循环农业建设,聚力打造“精、特、优”高效畜牧产业,巩固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细抓重点工作,实抓常规工作,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现就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业务开展情况:1.重点项目建设情况。2024年下达我区第二批、第三批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合计225万元(三个子项目)。我局按照相关程序,经各涉农镇办上报,局党组会研究,确定项目实施主体。截至目前,项目实施主体正在进行财评手续的准备,等待财评。2.推动畜牧、渔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先后发展以加麦惠丰、昂道养殖为龙头的生猪养殖基地,以盛发、润发为龙头的青年鸡、蛋鸡养殖场,2023年铜川润发成功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农场。培育规模养殖场16家。二是加快畜牧、渔业产业链发展,制定印发《2024年度第二批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畜牧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和《2024年度第三批省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渔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主要用于畜禽肉类产业链发展和畜牧业特色养殖发展及渔业工厂化养殖和陆基高位圆筒养殖的资金支持。三是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截止目前全区生猪饲养量达到2.2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405吨。家禽饲养量达到56.16万羽,禽蛋产量达到3772.1吨。四是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截止目前,饲养黄辣丁26万尾,加州鲈鱼5万尾。3.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夯实畜禽养殖经营主体责任,制定印发《王益区2024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与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签订《铜川市王益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书》16份、《铜川市王益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承诺书》60份。二是加强业务指导,我站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户开展工作,指导散养户畜禽粪污就地就近消纳,指导规模场规范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等环节设施装备配套及时维护设施设备,同时,要求各养殖场做好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三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各涉农镇办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发放《畜禽养殖户液体粪污贮存设施安全操作明白纸、十必须》100余份,进一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截止目前,累计检查57次,涉及402余户;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下达了提醒函2份。其中联合市生态环境局王益分局,针对直连直报系统中规模养殖场16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1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17%。4.加强畜牧、渔业安全生产。一是加大畜产品安全宣传,夯实投入品的生产管理,对全区奶畜养殖场户进行了备案管理,发放《生鲜乳质量安全告知书》等宣传资料100余份。二是排查安全隐患,靠实监管工作责任。及时与养殖场户签订《铜川市王益区畜牧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生产告知书》70余份,全面排查养殖企业设施、机械安全隐患,做好安全生产的预警预报工作,提早防范,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切实把实施“五大行动”摆在首位,规范用药、减量用药,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制定印发了《2024年全区渔业平安守护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水产养殖汛期安全生产管理要点》成立了王益区畜牧渔业工作领导专班,签订了《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书》2份,全面排查养殖区内渔业设施、渔业机械安全隐患,做好安全生产的预警预报工作,提早防范,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累计检查水产养殖户24余次。5.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监管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饲料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提高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养殖场户守法意识,增强依法生产经营的自觉性。二是落实属地监管职责,我站将监管对象按类别划分,把监管职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定期对监管对象进行巡查,监督生产企业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生产,对生产企业的投入品使用、生产流程、产品包装、包装标示质量检验等要严格监管,全面落实质量追溯管理体系。三是日常监管,针对省市检查指出的问题,要求企业举一反三认真梳理整改到位。截止目前,累计检查9次。6.农业生产性燃煤治理工作。为了扎实开展农业生产性燃煤治理工作,我站以2019年农业生产性燃煤治理工作台账数据为基础,开展畜牧养殖领域系统的摸底排查,全面摸清供暖用途、供暖方式以及改造情况。对已完成清洁能源替代的规模养殖场签订了《王益区畜禽养殖场生产性燃煤设施使用清洁能源承诺书》1份,发放粘贴《治理农业散煤共享一片蓝天》宣传画15余份,基本杜绝畜牧业生产使用散煤现象的发生。7.培训宣传工作。一是为提高全区畜禽养殖场户养殖技术水平,促进全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推进全区养殖模式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特制定了《铜川市王益区畜禽养殖技术培训方案》,组织规模场户40余人参加培训,提升了养殖场户对养殖各阶段疾病防治技术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认识。二是为贯彻落实新畜牧法宣传工作,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单行本100余册,在全区掀起了学习宣传新畜牧法的热潮,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8.统计工作。在工作中积极与区统计局和镇办等进行沟通,高质量完成了2024年畜牧季度报表、年报和水产季度报表、年报等10余项报表,并及时向领导反映统计情况,整理各项统计数据。二、社会经济效益:1.生猪饲养量1.8万头、家禽饲养量58万羽。据统计好反馈生猪饲养量2.2万头,完成任务的122%;家禽饲养量56.16万羽,完成任务的96%。2.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达到90%以上。据直连直报平台评估,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1.17%,完成任务的100%。3.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4700万元。2024年3月入库铜川绿林蛋鸡标准化改造提升项目,已完成全部投资,累计完成4703万元,完成任务的100%。三、存在问题:一是专业知识老化:王益区畜牧技术推广人员老龄化,对新的畜牧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知识、环保要求等了解不足,无法为养殖户提供准确、及时的技术指导。二是文化水平有限,部分养殖户文化程度较低,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难以掌握复杂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影响了畜牧技术的推广效果。四、整改措施: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安排多次畜牧技术内部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畜牧养殖技术(如智能化养殖技术、新型饲料配方应用等)、疫病防控知识(针对新出现的疫病种类和防控手段)以及环保要求(如养殖废弃物处理新工艺、环保政策解读等)2.邀请行业专家、高校教授以及资深的畜牧从业者担任讲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现场答疑等方式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3.举办养殖技术普及讲座。在王益区各个镇办和养殖集中村定期举办养殖技术普及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畜牧养殖基础知识、新技术优势、疫病防治常识和环保养殖理念等。邀请专家或经验丰富的推广人员进行授课,尽量采用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提高养殖户的参与度。4.利用多种媒体宣传。利用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平台,制作并发布一些关于畜牧养殖技术、疫病防控和环保要求的通俗易懂的内容。例如,制作养殖技术短视频、音频节目等,以更广泛、更便捷的方式向养殖户普及知识。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持续发展高效畜牧业、渔业。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示范创建工作,到2025年底预计全区生猪饲养量达到2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60万羽;设施渔业养殖预计达到10万尾。加快家禽全产业链发展。支持家禽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促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特色养殖业蓬勃发展。支持梅花鹿、驴、肉兔等特色养殖,依据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行种养循环生态养殖,加快设施装备升级,推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到2025年底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1%以上。强化畜牧业、渔业安全生产。继续加大畜禽养殖行业、渔业安全生产检查指导,扎实开展奶畜产品安全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监管工作,确保全区畜牧业、渔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