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水旱灾害防治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水旱灾害防治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5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水旱灾害防治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河湖水库防汛抢险、应急值守及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  河道采砂的管理  河道的治理及保护  水库出险加固及维护修养  水旱灾害的防治以及防汛抗旱项目
住所 榆阳区金沙路与恒安路交叉路口
法定代表人 姚建平
开办资金 7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水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59万元 27.63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水旱灾害防治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在区水利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开展业务情况:水旱灾害防御工作。1、雨情、汛情、旱情以及水利工程险情概况和特点分析。今年6-9月我区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时空分布不均,春季雨量偏多,夏季雨量少,主汛期降水量偏少,土壤缺墒严重,山区大面积受旱。汛期灾害性天气较少,突发暴雨少,洪涝损失小,全区汛情相对平稳,无重大险情,未发生人员伤亡。1-5月降水量134.2mm,较历年同期偏多64.7mm。汛期6-9月降雨量273.3mm,较历年同期偏少50.9mm。今年我区汛情相对平稳,8月7日至9日全区普降大到暴雨,最大降水量孟家湾59.6mm,8月17日,我区出现雷雨大风天气,中东部达到暴雨,最大降水量驼峰路文体馆59.5mm,水库未出现超汛限运行情况,各项水利工程未出现较大、重大险情。无定河、榆溪河、小川沟、开光川等主要河道均未发生超标准洪水。6月以来,我区干旱少雨,持续高温,导致土壤湿度严重下降,农作物受旱严重。据统计,我区旱灾主要为山区无灌溉条件的乡镇山旱地,农作物受旱面积达8.07万亩,其中轻旱面积2.37万亩,中旱面积2.41万亩,重旱面积3.25万亩,特重旱面积0.04万亩。2、水旱灾害防御措施及完成情况;完善组织机构、夯实汛前准备,明确防汛责任。今年初我区补充和调整了区防指成员和区级防汛抗旱专家组成员,明确了全区22座水库、32条重点河道、706座中型以上淤地坝的防汛“三个责任人”731人。落实乡村干部235人,包抓“四靠”户885户,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并在各水利工程现场和隐患地段标牌公示。落实全区山洪灾害防治区154个,责任人154人,其中山洪灾害危险区64个;保障自动雨量监测站15个,自动雨量水位监测11个,视频监视站11个,简易雨量报警站139个,简易水位报警站64个,预警广播站166个,配设全区监测预警设施责任人460人;今年我单位修订完善了区级山洪灾害及防汛抗旱预案3个;全区22座中小型水库的“一库两案”,以及14个乡镇(街办)、123个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2024年我区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总价值达500多万元。主要有编织袋14万条,土工织物60卷,救生衣(圈)2000件,救生船3艘,橡皮舟10艘,防汛泵车4辆,发电机组8套,自动升降工作灯15台,防水电缆3000米,钻机1套,净水器5台,喷灌机35台,以及各类抗旱水泵80台套。城乡共组建群众性抢险队伍358支9902多人。区级专业应急抢险队9支520人。积极展开防洪应急演练,今年共组织乡镇级演练16次、村级17次、涉河工程2次、重点企业1次。进一步检验应对恶劣天气引发安全事故防汛抢险应急保障能力,有效提高了应对防汛突发事件的指挥决策能力和实战能力。二是加强防汛检查力度,严格防汛值班制度,科学应对各类问题。今年5月初根据区水利局防汛安全检查要求,各乡镇(街办)、各单位均组织开展了辖区内拉网式防汛安全大排查。5月下旬我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乡镇以及各水库的防汛工作和物资储备进行了检查,6月初区水利局领导分组带队对各乡镇、水库、淤地坝等防汛工作和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再检查,对屡次检查发现问题均进行了整改,省厅核查反馈涉及我区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并落实责任严防问题反弹。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防汛工作要求,在今年的汛期值守中,区级保证每天有1名主要领导在岗带班,防汛成员单位、各乡镇(街办)坚持1名主要领导在岗值班。各防汛值班人员必须坚持24小时坐岗值班。从省、市、区几次抽查和突击检查情况来看,各乡镇(街办)、各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值班情况较好,对防汛情况基本了解掌握,防汛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位,对险情信息处置反应快,措施得当。区水防中心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及时转发与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0293多条。利用水利信息化平台野外监测站,随时查看掌握各主要河道的水位变化情况,特别是洪水情况,为抗洪抢险指挥决策提供了实时依据。(二)河湖长制方面1、落实最严格的准入制度,切实保护水环境在河湖划界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准入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符合排污准入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建设;已审批建成的项目,全部落实评审,跨河、临河、穿河工程项目,严格按照涉河项目审批程序报批。2、常态化开展“清四乱”工作。近年来,我区采取“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凝聚合力、示范带动”的治理模式,从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等方面入手,在重点薄弱河段设置防护网、宣传牌,防止“四乱”现象的发生,针对一些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由区级河长亲自协调、调度,各有关单位对包抓河湖存在问题认真研判。全年下发提醒函、督办函共36份,清理无定河、秃尾河、榆溪河沿线垃圾20余处、约30吨;立案处理无定河非法采砂案2起。榆阳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逐级落实责任,组织开展河湖库“清四乱”攻坚行动问题排查,重点围绕水利部河湖遥感图斑、各级暗访督查、河湖长巡河、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等各种途径反馈问题,综合应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机等技术手段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查清侵占河道、侵占水库库容、围垦湖泊、非法采砂、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问题情况,排查发现问题全面录入榆阳区河湖长制综合管理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河湖问题信息化管理台账。对照河湖库“四乱”问题一问题一清单,认真整改,2024年水利部河湖遥感图班441个,已全部完成复核,并做销号处理;水库运行管理专项检查发现问题11处,已全部完成销号,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大排查发现问题12个,其中立行立改的10处已整改完成并销号,2个延迟整改的问题,均已销号整改。市河长办督办发现问题2个,榆林南特大桥下堆土,目前正在编制洪水影响评价,等待专家评审;麻黄梁镇十八墩水库左岸农家乐正在与村组对接,寻求解决办法。同时,榆阳区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以落实市河湖长一号令为契机,拉网式排查自己辖区,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涉河、涉水建设项目,并由河长办筛查后录入榆阳区河湖长制管理平台,进行整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完成水利部下达的图斑复核441处,目前已整改上报销号441起,目前遗留的只有省级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中发现的塌崖畔水库废弃旅游建筑物,正在协商解决事宜。三、存在问题(一)采砂方案没有落实。由于榆阳区采砂方案一直未审批落实,导致盗采河砂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无定河镇川段非法采砂现象,禁而不绝,给河道管理带来不小压力。秃尾河神木段神木越界采砂时有发生,急需市级出面协调。(二)河长制工作面宽量大,建议成立专门的河长制办公室由专业的工作队伍进行管理,落实河长制工作经费。(三)河湖管理中与林业部门相关工作相冲突,特别是一些水库的库区,坝梁都被林业部门认定为林地,致水库除险加固、维修养护、库区管理等工作由于林业手续的办理难度大而迟滞不前,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四)积极落实村级巡河人员的待遇。四、下一步的建议及工作打算:(一)落实最严格的准入制度,切实加强河湖(库)水环境保护。(二)常态化开展“清四乱”工作。(三)进一步健全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力争实现村级管护体系全覆盖。(四)全面完成河湖划界落桩工作。(五)全面完成海流兔河等六条河流的健康河湖评价工作,进一步扩大健康评价范围。(六)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落实村级巡护河人员待遇。(七)力争落实《榆阳区采砂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实行合理合规采挖,实现河道采砂规范管理。下一步的建议及工作打算(一)落实最严格的准入制度,切实加强河湖(库)水环境保护。(二)常态化开展“清四乱”工作。(三)进一步健全村级河湖管护体系,力争实现村级管护体系全覆盖。(四)全面完成河湖划界落桩工作。(五)全面完成海流兔河等六条河流的健康河湖评价工作,进一步扩大健康评价范围。(七)力争落实《榆阳区采砂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实行合理合规采挖,实现河道采砂规范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