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建设工程服务和质量监督中心(汉中市汉台区镇村建设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全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督;受区住建局委托,承担全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的技术保障;负责全区范围内发展新型墙体与推广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和服务;组织实施全区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天汉大道74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蔚林 | |
开办资金 | 9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汉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5万元 | 651.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项:法定代表人由党岚变更为吴蔚林。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我单位在区住建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践行初心,在“量”与“质”中实现优质发展。2024年,我中心共计监督房屋市政工程63个(含老旧小区15个),其中,新受理质量安全监督申报单位工程40个(含老旧小区15个);办结竣工备案12个;全年处理质量投诉145件次(含同类问题重复投诉),安全投诉5件。1.精细监督提品质。积极开展以“加强质量支撑,共建质量强国”为主题的质量月活动。一方面组织工程质量专项检查,开展质量强国主题宣传;另一方面组织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到雅居乐三期四标段、城北安置区等项目进行质量现场观摩学习活动,提高建设工程责任主体质量意识,促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升。2.多维监督筑堡垒。坚持实行施工扬尘动态管控,严格落实污染天气应对管控指令,建立每日巡查机制,加大对扬尘污染行为的查处力度,共下发整改通知书12份,约谈企业7家,上报处罚5家。(二)坚定决心,在“危”与“机”中实现平安发展。2024年累计开展日常检查800余次,查处安全隐患450余条,对存在一般问题做出监督工作记录260份,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1份、停工整改通知书10份,发现并上报重大安全生产隐患5起。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总结,指导,实现问题整改率达到100%。1.在安全管理上“不留空当”。定期分析研判区属在建工地的安全形势、谋划部署安全工作;每逢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特殊天气均提醒督促施工企业关注安全风险、应对天气变化、抓好安全生产,积极配合市级督导检查组进行督帮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2.在安全检查上“不留死角”。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施工安全日常监管,综合运用“约谈+通报+停工+顶格处罚”等手段铁腕执法,以严的制度预防隐患。有针对性地对地基基础施工、起重机械、高支模、临时用电、现场消防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3.在安全教育上“不留空白”。以“安全第一课”教育宣传活动为主线,开展建筑施工消防安全培训、安全生产双重机制培训、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管理知识等各类安全教育培训12次,并进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知识测试。结合2024年安全生产月,在316国道以西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6月14日在中心广场参与汉中市安全生产月咨询日上街活动,共发出宣传传单100余份,解答群众问题80余次。6月18日在城北安置区项目开展了汉台区2024年建筑施工防汛应急救援演练观摩会,切实提高了建筑施工领域防汛抗洪能力和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能力。增强信心,在“破”与“立”中实现稳定发展。2024年办结消防总平图审查18项,办结消防设计审查项目18项,组织消防验收项目14项,消防验收备案项目42项,办结消防审验投诉26起,营造安全、和谐、规范的消防验收环境。1.“线”上延伸,协同合作提效能。按照省市“已交楼未进行消防验收项目”消防验收三年攻坚行动工作要求,摸排我区已交楼未消防验收212栋楼,已完成技术服务202栋,技术服务完成率95.3%,整改销号169栋,销号率79.7%,整改销号率在全市县区排名中位列前三,提前超额完成市级确定的目标任务,并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通报表扬。2.“面”上拓展,激活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开展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消防产品、消防原材料及消防设施、装饰装修材料耐火极限进场抽检、送检监督工作。保持恒心,在“新”与“优”实现绿色发展。1.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工作理念,聚焦建筑节能重点任务,切实落实“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推进绿色发展。今年受理绿建设计审查登记项目20个,面积约92.3万平米,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100%,已完成绿色建筑竣工验收备案项目12个,面积约43.9万平米。2.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倡导绿色墙材应用。尤其对政府投资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大力推进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墙材使用,发挥示范带动,实现绿色建造。2024年我区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比例为100%。3.注重做好节能宣传工作。5月中旬,在丽景名苑地块一、崔家营社区棚户区改造、城中安置区等5个项目开展了“绿色转型、节能攻坚”建筑节能宣传活动。独具匠心,在“变”与“续”中实现振兴发展。1.聚力实施示范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认真做好河东店镇和武乡镇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相关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村镇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均超计划完成投资任务。2.统筹推进“千万工程”。对千万工程省市级37个示范村开展巡查,对发现旧房管控、警示标识不到位等存在问题向镇村反馈,同时加强后期巡查,发现封存后擅自使用的立即纠正。3.全力保障农房安全。免费向镇办发放了《农房建设通用技术标准》《陕西农房建设口袋书》等资料200余份,推广陕南农房建设通用图集,进一步提升全区农村建筑工匠业务素养,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和安全,4.积极推广农房保险试点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工作,2024年全区3万户农户实施政策性农房保险。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社会效益:1.2024年2月被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授予区级“优秀质监站”;2024年6月被中共汉中市汉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直属机关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2024年度荣获汉中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技术指导和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系统业务技能比武总决赛优秀个人。3.顺利通过国家、省、市、区多项安全生产检查。经济效益:1.监督房屋市政工程总面积约305.56万平方米,总造价123.15亿元。其中,2024年新受理质量安全监督申报工程建筑面积约134.43万平方米,工程造价约41.75亿元。办结竣工备案竣工面积约47.61万平方米,工程造价约9.7亿元。2.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帮助武乡镇和河东店镇获省级补助资金各50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待优化。中心成立后,合并原有的墙改办、新设立了消防股。从工程监督受理到竣工验收,涉及多股室各自监管但又存在部分业务重叠、缺乏沟通的情况。2.专业人才结构有待优化。中心平均年龄约49岁。由于人员老龄化趋势严重,加之监督工作专业性强,新进人员需要长年培养,现有人员已逐渐不能满足日常施工现场一线繁重检查的工作需要,急需一支专业对口、技术能力较强、梯队合理、吃苦耐劳的人才队伍。(二)改进措施。1.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探索项目监督小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发挥职工个人特长,不断完善中心工作机制改革,以力量前倾、阵地前移、服务前置、合力凝聚为重要举措,推行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节能、消防等技术综合监管工作。2.加强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合理制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确保规划既考虑当前需求,也遇见未来趋势,如新兴技术、市场变化等。着力培养一支专业对口、技术能力较强、梯队合理、吃苦耐劳的人才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中心将以紧密围绕十五五规划目标,秉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住房和城乡实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一)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探索项目监督小组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发挥职工个人特长,不断完善中心工作机制改革,以力量前倾、阵地前移、服务前置、合力凝聚为重要举措,推行房屋、市政工程质量、安全、节能、消防等技术综合监管工作。(二)加强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合理制定人才培养引进计划,确保规划既考虑当前需求,也遇见未来趋势,如新兴技术、市场变化等。着力培养一支专业对口、技术能力较强、梯队合理、吃苦耐劳的人才队伍,确保监督人员业务能力稳固提高。(三)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机制。聚焦让人民群众住上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在保持目前绿建占比100%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星级绿建的占比,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建设,努力实现建设领域节能减排。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被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授予区级“优秀质监站”;2024年6月被中共汉中市汉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直属机关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