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渭南市华州区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

渭南市华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渭南市华州区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44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渭南市华州区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养殖户的畜禽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防控检测保障。每年春秋两季为各镇办配送强免疫苗;开展全区畜禽疫情防控;开展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抽样检测;开展全区畜禽病原学血清采样检测。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农村局办公楼312室
法定代表人 吴德华
开办资金 1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36万元 0.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渭南市华州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开展春、秋防工作。为切实搞好今年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我中心以区动防指的名义分管副区长与各镇(办)签定了《2024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分别印发了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安排了我区2024年春季、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周密部署安排,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在春防、秋防开始前,我们积极与市疫控中心联系,组织拉回疫苗、耳标等防疫物资。为了保证疫苗质量及免疫质量,我中心租用冷藏车将疫苗分发到各镇(办),并要求各镇(办)抓住关键环节,做到“四个规范”,规范免疫操作、规范防控工作档案、规范规模养殖场养殖档案、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确保按时完成春防工作任务。3、强化措施、夯实责任,确保今年春季防疫工作质量。为了切实做好2024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我中心组织人员逐镇指导督促各镇(办)开展集中免疫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并要求各镇(办)畜牧干部要深入规模养殖场包联指导集中免疫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4、加强疫情监测,确保免疫效果。春季、秋季是动物病毒性疫病高发期,按照旬报月会商管理办法,各镇(办)每旬严格按时上报当地畜禽发病情况,一经发现畜禽有异常发病立即上报,我中心即派出技术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检验免疫效果,在防疫注苗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工作,各镇(办)免疫结束后要采集畜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做为考核各镇春防工作的重要依据。截止目前,春防共采集监测血清2856份,其中猪血清120份、鸡血清100份、牛血清93份、羊血清2543份。检测工作已完成,全部合格。秋防的血清采集工作正在开展中。5、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开展情况为全面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进一步落实畜禽生产经营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在全区春防会议上传达了省市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精神,并在会后开展了政策解读培训。目前已完成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的资金审核,后续工作正在进行。通过技术服务下乡等形式对全区规模养殖企业进行服务指导,指导养殖企业完善免疫档案和养殖档案,建立强制免疫疫苗采购使用台账,督促养殖企业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保证应免畜禽“应免尽免、不留空档”。6、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通过科技下乡、防疫技术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普及防控知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印人畜共患病防治资料、宣传画,制定长期的培训宣传计划。引导养殖户自觉配合开展人畜共患病的监测、检疫、病畜处理及消毒工作。截至目前,共发放张贴各类宣传资料1800余份。截至目前,我中心共监测牛羊养殖场户33户,采集羊血清2664份,共检测出3户,41例阳性,已对所检测出了布病阳性羊只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7、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要求各镇(办)结合非洲猪瘟防控实际,持续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措施,紧盯养殖、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突出疫病高发、频发等高风险地区,持续强化动物疫病监测排查,加强风险分析,及时预警预报,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预防控制能力。同时,在春防期间集中组织开展了“大清洗、大消毒”活动。重点针对畜禽养殖场户、屠宰场、病死猪丢弃和掩埋场点等开展了彻底清洗消毒,及时消除疫情隐患。8、积极开展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一是积极配合省市畜产品抽样采样工作。二是我中心积极与第三方畜产品检测公司联系,经多次协商已于10月30日对我区畜禽产品进行采样检测,共采样48份,其中鸡肉6份、猪肉9份、猪肝3份、牛肉2份羊肉2份、禽蛋26份。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如免疫、监测等,能够显著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免疫猪、牛、羊、禽等动物后,免疫合格率大于70%,有效控制了疫病的传播,从而减少了因疫病导致的经济损失‌。疫病防控还促进了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障了市场需求的有效供给,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2.社会效益‌:疫病防控工作的成功实施,保障了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活跃‌。通过减少疫病的发生,也降低了因疫病导致的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疫病防控不仅在当前取得了显著成效,还为未来的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强制免疫、疫病监测和防疫指导等措施,降低了养殖户的负担和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主动性‌,这有助于形成长期的疫病防控机制,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从而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防疫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自兽医站下划镇(办)政府以来,防疫主体责任落实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最新的工作精神及指导意见不能及时传达至基层工作人员,相关工作滞后及遗漏,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在基层落实大打折扣。人员力量薄弱。体制改革后,动物疫控中心人员力量及其薄弱,基层畜牧人员力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乡镇技术人员不能专职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新鲜血液”不能及时补充,部分镇(办)已出现“青黄不接”现象,无法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将为以后的防控工作埋下隐患。防控工作经费不能得到有力保障。由于区财政形势紧张,防控工作经费兑现滞后,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体制改革后,镇(办)也未列支防控经费预算,镇(办)畜牧兽医站防控经费无法得到保障,部分镇(办)出现防控物资缺乏、没有正常办公经费,甚至出现冷链设备已停止运转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特殊岗位津贴未落实到位,官方兽医工作积极性不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改进措施:下一步我中心将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监管,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持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日常工作,确保全区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省市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充分做好相关宣传工作,争取规模养殖场“先打后补”全覆盖,组织实施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确保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密度要达到100%,抗体免疫档案、挂标率均达到100%。搞好常年免疫、补针。确保春秋两防通过省市验收。争取一次省级疫情防控方面的现场会在华州区召开。2、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根据省市防控要求,及时调整我区防控策略,督促各镇(办)按照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相关要求开展排查等防控工作,并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升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落实各经营主体责任,更新完善防控物资,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确保我区非洲猪瘟疫情可控。3、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为了更好的防病控病,在人畜共患病防治、扑杀环节能形成一个更严谨的、专业的、系统的工作模式,我们将争取第三方防疫公司落地华州区,为华州区养殖行业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