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州区>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渭南市华州区植保植检站)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渭南市华州区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38
单位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渭南市华州区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做好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体系管理、技术培训和服务;做好新型肥料的推广及全区土壤“三情”监测及发布工作;对全区农作物进行预测预报,做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配合主管单位开展植物检疫;做好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住所 渭南市华州区新华路新华福苑302室
法定代表人 齐红梅
开办资金 269.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万元 41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华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非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标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以“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为目标,切实发挥稳粮增豆作用。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技术规范,加快大面积推广应用。2、对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进行补助,进一步挖掘扩种潜力,确保完成全区扩种冬油菜任务,及粮食任务。在全区10个镇实施,为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的生产经营主体,遴选5亩以上油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推广面积1134亩,以扩大油菜种植,进一步挖掘扩种潜力及增收农民收益为目标。3、围绕粮食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结合我区粮食生产实际,以产能提升最迫切、单产提升潜力最大的玉米、小麦为重点。玉米主推“增密度”提单产技术;小麦主推“宽幅沟播”提单产技术。4、在全区遴选100亩以上的玉米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主体,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优品种、现代化、智慧化新机具、新设备,推进粮食生产技术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四良”融合,实现粮食生产良种化、标准化、绿色化、机械化和服务社会化“五化”目标,提升粮食单产和产品质量品质,实现绿色高质高效基础上的吨粮镇创建,带动全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5、在全区10个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制定区域施肥配方4个,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7.5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3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6%,配方肥使用率68%。6、结合我区实际,在夏玉米生产上按照“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无人机叶面追肥”技术模式,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田1500亩、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应用先进技术,促进施肥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减肥增效技术到位率,不断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开展技术培训2次,在全区135个行政村醒目位置张贴秋季主要农作物施肥指导意见。7、在华州区吝王村、赤水镇王里渡村开展玉米肥料效利用试验各1个,并完成玉米试验田籽粒及秸秆的处理工作,并按时送市站;开展技术咨询服务200人(次),技术培训2次,组织现场观摩2次,现场培训200人(次),印发资料2500份,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意识和水平,保证了各项新技术的顺利推广和实施。8、在我区夹槽、滩地、塬区、坡台等四个主要农业生产区安排5个土壤墒情监测点,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水分,按时上报土壤墒情情况,截至目前制定墒情简报15期,上报土壤墒情38余次,及时指导全区农业生产。9、开展三普土壤样品采集442个,其中表层样408个,剖面样34个,(耕地224个、园地150个、耕地65、草地3个)已基本完成采样工作。10、对我区5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位进行摸牌和维护,摸清耕地质量监测点运行现状,实现耕地质量监测点规范运行管理。做好年度监测工作年度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田间作业情况、作物产量、施肥量、植株与土壤养分等样品检测项目。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开发冬闲田扩种冬油菜的生产经营主体,遴选5亩以上油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推广面积1134亩,组织技术人员在全区10个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制定区域施肥配方4个,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我区实际,在夏玉米生产上按照“配方施肥+种肥同播+无人机叶面追肥”技术模式,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田1500亩、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应用先进技术,促进施肥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减肥增效技术到位率,不断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开展三普土壤样品采集442个,其中表层样408个,剖面样34个,(耕地224个、园地150个、耕地65、草地3个)已基本完成采样工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7.5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3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6%,配方肥使用率68%。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技术指导工作仍需加大。2、项目资金到位滞后,严重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和项目建设成效。3、单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干部职工素质有待提高。(二)整改措施1、加强相关业务部门对接,保证农业项目正常运转,全面促进发展。2、招聘新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能力。3、完善单位管理制度,激发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强化单位管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业务水平。2、做好重点项目实施、农作物生长动态和土壤墒情监测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宣传、培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