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中医医院

宜君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30
单位名称 宜君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临床实习)保健与健康教育
住所 宜君县宜阳南街公园路58号
法定代表人 乔全根
开办资金 267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160.26万元 9396.5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1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有关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院在县卫健局的领导下,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宜君县中医医院业务开展全面,其中外科能常规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食道癌、肺癌等各种肿瘤切除手术、各种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手术;内科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黄疸、胃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针灸推拿科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各种扭伤、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脑血管后遗症康复及各种疼痛性疾病有独特疗效,开展中医适宜技术45项。具体开展业务活动如下:一是以质为本强管理,安全医疗稳根基。医院不断修订完善了医疗相关工作制度、医务人员工作职责,并将工作重点放在核心制度的落实上,强化临床医师的诊疗技能,提高服务水平,使医疗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护理质量提升:不断加强护士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实践考核并选派15名护理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长短期中医骨干护士培训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规范急救药品、急救仪器的管理。积极在院内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15项,新增3项中医护理适宜新技术。院感办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加强医疗废物、污水的管理。今年我院为了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改善就医体验,经过申报,现场评审,盲样测试等环节,最终46个检验项目通过互认,充分体现了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二是以中医特色为帆,助力服务能力破浪前行。我院以“传承千年国粹,传播中医文化,弘扬中医德馨”为己任,提出“中医为本,发展专科,品牌立院追求卓越”发展思路,特别是中医适宜技术广泛运用,优势病种开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制定我院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诊疗方案,鼓励所有医务人员掌握3~5种中医适宜技术等一系列活动落地。达到人人有特长,科室有特点,同时纳入绩效考核。三是智联医疗:打造医院信息化建设高速路。今年我院按时完成“药品追溯码”、“DRG质控结算”“电子处方流转”“电子票据结算支付系统”“国家传染病上报前置机软件”改造上线工作。依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于10月21日完成信息化升级项目招标采购工作。项目的实施将会是现代医院管理建设中我院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得到一个质的提升。四是严守医疗安全线,护航生命健康船。平安医院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与社会稳定。我院始终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制定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等方面,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全院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并对我院加大安保投入,配备先进的安保设备,如监控摄像头、安检门、一键报警等,实现医院重点区域全覆盖监控。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五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守护群众健康防线。宜君县中医医院与宜阳街道办事处中心卫生院是两个牌子一套人马。宜阳街道办事处中心卫生院主要承担12大项,46小项公共卫生工作。公卫科从疾病防控、健康促进、信息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着重开展工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医疗方面:一是2024年1-12月份全院总收入2269.47万元,业务收入536.2万元(门诊:253.59万元;住院282.61万元;药品收入219.99);财政补助收入1687.61万元(其中迁建工程500万元);其他收入45.66万元。药占比41.03%;门诊次均费用192.3元,住院次均费用3309.3元;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消耗卫生材料15.26元。1-12月份接门急诊13187人次,住院人次854人次,开展手术41台,病床使用率39.2%,平均住院日7.8日。二是对口帮扶工作,今年陕西省中医医院选派四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我院进行医疗帮扶,专业有:脾胃、针灸、老年病、儿科,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传授医疗技术进行帮扶。使帮扶科室业务能力及诊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升了我院的整体诊疗能力。三是2024年全年共派驻医护人员24人轮流对太安敬老院120余名老年人进行医疗服务,如健康指导,医疗咨询、疾病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截止目前诊疗600余人次。四是开通了医院微信公众号平台,并上线运营。对今后医院的医疗资讯和医院文化建设对外宣传起到很好的作用。公共卫生方面:疫苗接种:全年接种一类疫苗4522剂次,二类疫苗2066剂次。妇幼健康管理:全年共出生新生儿38名,家庭访视38名,访视率100%。发放孕免卡36人,随访36人。免费发放叶酸,30人。慢病管理工作:全年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851人,规范管理547人,血压达标人数472人,血压控制率55.46%;累计管理糖尿病患者256人,累计规范管理145人;血糖达标人数120人,血糖控制率46.88%。全年累计筛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0人,系统录入70人,规范管理55人,规范管理率78.57%。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年共签约2922户,6988人。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年初组建了5支县、乡、村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团队,采取“1+1+1”模式,即1名中医院医生、1名乡镇医院医师、1名村卫生室医师,签约4700户,服务人数15644人,同时与尧生镇卫生院进行老年病科科室共建,让县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确保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力争90%以上患者在县域内就诊。三、存在的问题:一是中医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与基层实用型人才;二是缺乏内部激励机制,部分医务人员学习、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影响到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的积极性。三是中医特色淡化,中医特色疗法开展不足,如推拿、耳尖放血、中药炮制等,大多数大夫过度依赖西医治疗技术与设备,中医运行不广,不深。四是部分医务人员不愿承担更多的医疗风险,特别是面对一些急诊救治患者,就建议到大医院治疗,从而制约了医院救治水平。四、改进措施:一是按照上级要求引进和招聘高中级医学专业人才的引进招聘工作,吸引优质人才到医院任职,并确保优质人才不会走,留得住。二是培养医院在职人才,鼓励外出学习,职称晋升等。三是发挥中医药特色,深化专科项目建设,继续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四是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制定规范化诊疗方案。五是医院定期对职工的医德医风进行培训,并将业务、学习、培训、医德医风等纳入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绩效挂钩,以激励职工更加扎实的开展工作。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一是加强总值班工作,评细制定总值班工作职责。(如值班在岗情况、收治病人情况,医院安全情况,水电暖使用情况、交班情况。)二是科室建设(科主任针对科室发展制定科室发展计划,具体开展工作情况。)三是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组建科室发展团队,加强沟通。四是加强班子成员分工工作,落实责任。五是加强医共体工作。六是老年病科加强建设。七是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执业证可证有效期限:自2023年11月1日至2028年10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