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咸阳市> 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中心

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8 09:15
单位名称 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地热资源,促进地热资源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技术审查以及市场需求调研;组织开展全市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组织开展地热项目部署;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广等。
住所 咸阳市玉泉西路市国土资源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丁志建
开办资金 11.5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咸阳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万元 3.6万元
网上名称 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够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单位法人变更登记事项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紧扣问题导向、服务民生,确保全市地热供暖平稳运行(一)圆满完成2023-2024采暖季地热供暖保障工作。在市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中心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切实做好资源保障,圆满完成2023-2024采暖季地热供暖任务,未发生环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实现地热供暖面积846.53万平方米。整个采暖季可节约燃煤25.2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20万吨。(二)有序化解供暖信访维稳难题,服务民生。今年来,中心针对长期困扰市委、市政府的沣柳国际、清渭公馆两小区供暖难,导致群众多次上访、堵路的信访维稳问题,精心谋划,经过多方协调,在《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21-2025年)》中落实了两个地热开采区块,并配合市局完成了矿权出让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克服施工选址难落地、部分群众不理解阻扰施工等各种困扰,在今冬供暖季到来,较为圆满的解决了上述小区的冬季采暖问题,全年受理处理各类相关信访投诉850余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受到市委、市政府、辖区街办及小区群众的认可。(三)提前谋划,确保2024-2025采暖季地热供暖启动平稳有序。10月初,地热中心提前谋划,制定冬季巡查方案,统一全市地热供暖企业思想,部署今冬地热清洁取暖工作,督促企业制定各项应急预案。供暖初期,对全市地热供暖工作进行全面督导,重点检查地热供暖设备调试是否到位、供暖热源是否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责任是否落实到位、抢险应急预案是否得力,协调解决各类供暖投诉信访。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力,全市2024-2025采暖季地热供暖工作开展有序,供暖运行平稳。据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全市地热能清洁供暖面积1178.61平方米,较上年新增约332万平方米。预计整个采暖季可节约燃煤约35.0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3.68万吨。二、地热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有序推进,成效显著2024年,在市局党组的指导下,地热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供热结构调整、大气污染防治有效手段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以供暖需求为导向,先后在主城区、高新区、兴平、武功、三原、礼泉等区域,多点开花,全面推进供暖项目建设工作。(一)扎实推进资源论证工作,确保地热矿权有序出让。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扩大地热能供暖市场占比率,满足民生供暖需求,地热中心严格依照《咸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咸阳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21-2025年)》,合理统筹地热资源矿权分布和用热需求,组织多家论证单位交叉作业,高效及时完成咸阳主城区19个采矿权的资源论证工作;并配合市局按照“成熟一批、出让一批”的原则,分批次有序组织矿权出让工作,完成三批次共13个地热矿权的出让,其中采矿权10个、探矿权3个,面积61.16平方公里,为地热供暖项目有序建设打下坚持基础。(二)优化工作流程,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地热中心在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专班的指导下,与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生态环境、住建、水利等单位建立了高效沟通联系机制,制定了地热资源开发工作流程,通过备案、环评、采矿许可、取水许可等手续同步办理的方式,极大提高了项目前置手续办理时效。同时,中心对在建地热供暖项目采取清单式管理,制定分类施策工作推进方案,采取挂图督战,倒排工期、定点排除、交叉作业等工作方式,全年投入施工井队12个,累计钻成地热井34眼,完成供暖项目16个,取得了年新增地热供暖面积约332万平方米的优异成绩;其中,兴平热力燃气替代项目取得了当年挂牌出让、当年施工建成、当年投入运营,替代供暖面积100万平方米的工程奇迹。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年度新增250万平方米供暖面积的工作任务。三、持续推进地热尾水治理工作,示范区建设成果突出(一)持续推进地热尾水回灌治理工作。在全市“对井回灌”建设的基础上,梳理确定19项具体治理任务,要求回灌效果不理想的区块增建回灌井,召开回灌工作专题会议,明确目标要求,清单式推进工作。全年累计补建地热回灌井11眼,对已关停6眼地热井实施井口物理封堵,通过部门联动,多次协调,庆利苑、芙蓉佳苑2眼回灌井管线顺利联通,投入回灌运行。探索洗浴回灌新渠道,完成海泉湾回灌技术改造验收工作,对水资源节约利用做出新的贡献。(二)供暖示范区建设推进加快,成果显著。为了贯彻落实示范区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结合地热资源第二轮环保整改工作要求与我市实际,出台了《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咸政办发〔2023〕56号),全面指导兴平市、武功县中深层地热能供暖示范区建设。一年来,地热中心督促指导武功县、兴平市分别出台政府层面的地热能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积极推进地热能特色应用,武功县全年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10.05万平方米,实现县主城区地热能供暖全覆盖,“群采群灌”地热供暖“无烟”县城名片愈发亮眼;兴平市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105.8万平方米,“区域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采灌一体、多能互补”的工业企业清洁用能示范区初步确立。四、规范管理不断提升,业务工作有序开展(一)日常管理规范化不断提升。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管理机制,下发《关于地热资源出让收益及资源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按时间节点全面系统开展地热春季、冬季巡查,突出检查工作重点,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县局督促地热开发企业整改。以“两案”排查为契机,对排查出的问题清单推进企业整改。规范地热矿山日常管理制式台账资料,督促地热矿山企业与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合作,开展地质沉降观测,矿山日常监测更加规范。对企业报送开采量月报工作进一步规范,建立县区局与属地税务系统的报送机制,提高地热资源税报送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二)不断扩宽地热利用新场景。依托中石化绿源公司宝石佳苑地热井及供暖项目,开展地热能ORC发电技术研究实验,积极探索地热供热、氦气提取及发电于一体的多联产耦合工艺技术,项目于9月建成并网发电,为咸阳地热能综合规模化开发开辟新途径。在咸阳市装备产业园推进实施“地热能深浅结合+冷暖双制”示范项目,为园区12万㎡办公、生产及生活提供全年“冷热双供”服务,预计每年节约供热燃气约96万方,节约电能约144万度,年可为园区降低供暖制冷成本约120万元。(三)对外交流、政务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一是全年前后迎接渭南局、中石油大港油田、山东人大、江苏泰州、黑龙江大庆来咸考察学习工作,深入交流,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同题共答,互相学习地热开发管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达到了以学促干、以学促优的效果。二是先后在省厅门户网站、市政府网站、市局门户网站发表宣传报道数十篇;制作的科普微视频《地热产业之光照亮绿色发展之路》,获得2024年陕西省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周优秀奖,陕西省地级市局仅此一家。三是先后在陕西省地热协会年会、中国.西安地热能产业发展大会等重要平台上交流推介咸阳地热开发利用工作。(四)各类迎检及乡村振兴工作圆满完成。一是完成省委第三轮环保督查四批次22项的资料调阅工作。完成省委巡查、省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等检查工作。参与市发改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等单位为能源及供热结构调整、自然资源领域审计、大气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等专项工作并提供资料。二是坚决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工作内容,选派得力人员积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指导驻村人员扎实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措施,持续做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配合工作,积极探索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模式,全年帮扶村未发生脱贫户返贫和一般农户致贫现象。五、2025年工作谋划(一)工作思路2025年,地热中心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核心,紧扣新增地热能供暖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和项目建设,保障地热能开发利用高质量发展,助力大气污染专项行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二)目标1.全市新增地热能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含天然气替代项目);武功、兴平中深层地热能示范区示范区基本建设。2.完成全市所有地热开采区块的资源可行性论证工作。(三)重点工作1.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持续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落实,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等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能力素质。2.持续扩大地热能供暖规模。一是以高新区、经开区及兴平、武功、三原城区为重点,积极地热能供暖面积;二是以供暖结构调整为重点,与供热集团协作,积极推进地热能替代天然气供暖项目落地。3.扎实做好地热矿权出让前期准备工作。认真开展需求动态调研工作,完成十四五地热规划地热区块资源可行性论证工作,配合市局做好地热区块出让工作。4.不断扩展地热开发利用范围。做好“中低温ORC发电+氦气提取+地热供暖”的热电气联动项目的的运行评价。5.认真完成乡村振兴工作任务,贯彻落实中、省、市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努力实现包抓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