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三原县西阳镇中心幼儿园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幼儿保育、幼儿教育。 | |
住所 | 三原县西阳镇西南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杨燕 | |
开办资金 | 41.3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三原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58万元 | 69.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三原县西阳镇中心幼儿园.公益 | 从业人数 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由于人事变动,2024年4月我园法定代表人由华丽变更为杨燕,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三原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一)安全第一1、筑牢安全底线,构建平安“防护网”一是活用组织机构。本学期初,我园召开了家委会、伙委会、安委会联合会议。会议中针对幼儿在园安全、居家安全与外出安全等都与家长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二是善用宣传引导。我园坚持一月一次的安全与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从安全接送到“食”刻守护,从疾病预防到安全演练,全方位提高教师、家长和幼儿安全意识。三是严用安全排查。各岗位负责人坚守安全底线,通过校园安全日巡查、班级工作日检查、部门安全周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大排查等拉网式排查形式,及时发现并消除园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幼儿在园安全。四是勤用安全教育。各班教师坚持落实每周安全教育和日常“13530”安全工作要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适时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养成安全行为习惯。2、规范卫生保健,稳固膳食“金字塔”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本学期我园坚持做好各种常见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各班教师对幼儿晨间入园和午睡起床的晨午检力度,认真配合幼儿体检做好、建档工作;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饮食安全保障同样不可忽视。本学期我园以县局“校园餐”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对食堂各项工作进行了严格、严谨、严密的自查与整改,进一步促进了食堂管理更精细,人员操作更规范,膳食营养更健康,全面助力幼儿健康成长。(二)规范管理1、强化思想引领,厚植发展“软实力”落实五育并举的相关要求。在常规保教活动中融入党建工作,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高度重视每周的升国旗仪式,抓住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幼儿爱国情怀;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在全体教职工心中根植爱国、爱党的情怀,增强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2、提升保教质量,点亮未来“希望灯”①基于儿童立场,科学幼小衔接。一是坚持学习法规政策。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为指导,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指导纲要》的精神,确保幼儿园教育工作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又能够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二是扎实落实县局宣传要求。九月开学初,我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县局转发的“幼小衔接,到底接什么?”相关内容并积极在家长群转发,引导家长阅读,树立家长科学教育观;利用家委会和各班家长会,分幼儿园和班级两个层面向家长宣传“小学化”的危害;三是用心组织幼小衔接活动。除了按周开展幼小衔接相关集体教育活动之外,我们还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不定时的学习科学幼小衔接知识、填写幼小衔接入学准备测评表以及期末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扩大宣传面,增强宣传力度。②赋能课程建设,丰富保教内容。本学期我园在深入研读和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和本园实际,对我园办园理念,办园方向和办园特色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切实的保教计划和各项活动细则,以保教并重的原则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此同时,本学期我们结合办园理念、园所实际以及节日、季节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例如“不负‘师’光逐梦前行”教师节活动、“古韵中秋童享欢乐”中秋节主题活动、“家园共携手同筑成长梦”秋季家长会、“童心飞扬礼赞祖国”庆国庆活动、“听课绽风采研思共成长”听评课活动、“秋日相约共话成长”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等,通过各类丰富多彩活动开展,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显提升,“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的游戏精神正在贯彻和落实。③紧密家园协作,突出家园共育合力。首先,强化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提升教师家园沟通能力,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开展各项活动。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教育困惑并给予科学合理的建议与措施,无论是家长群的管理还是入离园时与家长的沟通,都要用脑、用心、用情;其次,我们结合每月主题和季节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④坚持立足园本,深化教育科研成效。一是体验探究,激活动力。坚持以“幼儿一日活动”为载体,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真实体验开展小问题研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二是课题研究,初获成效。上年度,我园在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专题培训、难题研讨等形式,初步尝试申报课题并实现了新突破,幼儿园首个县级课题“生命教育在幼儿园班本活动中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本学期,我们的县级课题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结题,级别虽小、数量虽少但却激发了教师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兴趣,打开了研究思路,相信用心努力终会硕果累累。3、注重继续教育,搭建成长“立交桥”①加强师德建设。一是完善考评体系。幼儿园建立了教师信用档案和师德师风档案,制定了师德师风综合评价考核表等,用制度约束行为、规范行为。二是认真学习践行。采取集中和自主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十项准则》等,提高了大家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权利义务的认识。三是扎实开展活动。学期初,签订师德承诺书,树立教师不忘初心、以德育人的使命感;学期中,以“一日三巡”为契机,规范教师的施教言行;学期末,通过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②强化师能培养。通过“文化、理论、实践”三大课程,明幼师之责、立良师之品、做有爱之人,不断提升队伍的综合实力。一是文化课程提升品位。通过主题活动、誓师大会,演讲比赛、趣味游戏等活动,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师的品位。二是理论课程提高素养。坚持“自学与互助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展示与竞赛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园外取经、园本培训、自主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理论水平提升。三是实践课程促进成长。坚持“按需施训,学用结合”的原则,定期进行弹唱、舞蹈、环创、保育技能等培训及比赛活动,开展诊断课、观摩课、优质课等听评议课活动,使教师专业驾驭能力逐渐增强,教学实践能力逐渐提升。本学期取得的成果1、推动课程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经过上学年对于园所文化和办园特色的探索,我园凝练出了“培育健康心灵守护阳光生命”的办园理念,生命教育活动的实施也初见成效。以园为基的课程架构、以师为引的主题活动,以幼为本的表征表达,无一不在体现着我园园本特色活动的成效与实绩。今后,我们也会根据课程实施实际和园所现状将新时代教育观、儿童观继续贯彻其中,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尝试融入新思路、新形式、新变化。优化评价体系,拓宽评价“新视野”结合课程实施及幼儿实际,我们以“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原则,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与摸索,初步形成“3+1+N”多元评价模式(遵循三个纲领文件、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幼儿评、教师评、家长评、专家评……>)和“六型”幼儿多元评价体系(导向型发展评估、探索型课程评估、科学型动作评估、定制型成长档案、创新型表征评估、环境型分享交流)。三、存在问题新学年招生形势严峻。受我国人口出生率严重下跌现状的波及,招生问题是困扰我园中长期规划与发展的首要难题。2、课程架构不够系统。我们能根据园所实际在课程改革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但课程方案还不够系统,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园所文化浮于表面。园所文化虽具雏形,但整体不够系统、饱满,很多元素和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和优化。四、改进措施1、制定合理可行的课程架构体系。2、继续加强园所文化建设。五、2025年工作打算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出台,我们要立足于乡镇幼儿园的历史积淀、地域特色等基础和实际,在解决并稳定好园所生源的基础上,抓住发展的机遇,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做以积极的努力、尝试和研究,深挖幼儿园内涵建设,不断迎接挑战,改进不足,尽最大努力向实现乡镇幼儿园教师专业化、课程游戏化、保教科学化、管理规范化、家园共育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