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三原县> 三原县文化馆

三原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5-03-18 08:53
单位名称 三原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文艺创作培训;业余创作团体管理等。
住所 三原县池阳大街150号
法定代表人 刘娜
开办资金 2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三原县文体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5.63万元 225.74万元
网上名称 三原县文化馆.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义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具体工作情况(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打造三原品牌我馆以公益活动为主体,扎扎实实地做好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力求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全面提升各类活动的档次和品味,今年我馆共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近百余场。1、节庆活动亮点纷呈。春节文化活动展现民俗特色。配合局完成“来三原过大年”万人祈福仪式及新年灯会;在人民广场举办“春到万家送祝福”三原县甲辰龙年义写春联活动,组织书画协会走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为群众送春联送福字活动7场。完成正月十五“非遗过大年”社火巡游任务。2、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分别参与组织举办了《辰龙贺岁春到万家》2024年少儿春节联欢晚会、2024年三原县新春跨年音乐联欢会、“百姓乐新春共庆中国年”三原县首届百姓迎春联欢会、“春到万家”庆元宵佳节文艺联欢会、“欢欢喜喜过大年龙腾虎跃闹元宵”庆元宵佳节文艺联欢会、“春到万家”三原县2024年春节秦腔自乐班展演;全年各个节日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庆五一、庆六一、庆祝5·23文艺演出,还成功举办了“舞动池阳幸福你我”2024年三原县广场舞大赛、2024年三原县“万达杯”秦腔大赛、三原县“庆元旦•迎新春”锣鼓大赛等大赛。3、“翰墨薪传书韵池阳”书画活动异彩纷呈。在人民广场举办“春到万家送祝福”三原县甲辰龙年义写春联活动;在陵前渭北书画创作基地举办“赓续红色文化•传承渭北精神”主题书画活动;在三原万达广场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82周年书画笔会;举办“翰墨薪传书韵池阳”书画普及活动走进东里堡群娱分馆;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2周年暨三秦书画院建院三十周年作品集发放仪式等。4、全民艺术普及常抓不懈。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播和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立足实际,守正出新。文化馆全年365天免费开放,涵盖舞蹈、声乐、戏曲、模特走秀、书画(少儿书画)等。利用场地、设施、展览、培训、移动端等各种载体和平台向大众普及艺术知识,激发艺术热情。馆内外培训超300课时,参加培训课程人次近1.5万人。(二)非遗传承多姿多彩。一是加强非遗条例宣传。2024年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我馆利用各种集会活动,进行条例的宣传学习,一是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宣传活动。通过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让群众和游客切身感受三原非遗魅力。二是加强非遗对外推广。推送我县非遗项目“长盛和陈醋”、“三原传统风味糕点”先后参加了咸阳市庆元旦非遗赶大集;蓼花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新春非遗之夜录制三是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展演、展示活动。让三原非遗走进大众视野,让全国人民群众感受到三原非遗的内涵与魅力。参加对外推广活动11场次。三是加强民间交流活动。在元宵节承办了2024年元宵节“欢欢喜喜过大年”社火展演在三原县城隍庙、巡游街道、三原县政府广场轮番上演精彩的社火表演,展示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与魅力,让群众感受到了具有丝路风情的民俗文化年味大餐。在池阳小学举办以“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为主题的宣传展示活动等,全年举办民间交流活动13场次。四是开展非遗及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县丰厚的文化底蕴。今年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200余次。(三)文化馆总分馆特色鲜明活动丰富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10个文化馆分馆,实现全覆盖。具有社会力量补充的文化新业态的分馆达到6个。让分馆成为总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基层服务点成为分馆的延伸和补充,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文化资源共享化。(四)数字文化畅享网络数字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网络健全,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2024年全年共上传557条资讯,微信公众号全年上传信息162条。陕西公共文化云平台信息资料上传184条。文化三原网站上传182条。三原县文化馆喜马拉雅公共服务电台上传29个音视频节目。三原县文化馆文雅慕课数字资源丰富,课程总数500余门,总集数2万多集,时长6000余小时。(五)文艺创作常抓不屑一是今年在咸阳市首届体育艺术节广场舞比赛中,由我馆馆办文艺团队精心编排的《永远跟党走》荣获二等奖的佳绩。二是编排舞蹈《健康向未来》在“大地欢歌·舞动咸阳”2024年第五届咸阳市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三是还根据省级非遗项目金线油塔创作舞蹈《家乡的金丝丝》,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之中。四是开展了翰墨绘三原丹青颂祖国主题书画长卷活动。提升三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书法之乡”的文化影响力。作品经过征集和筛选最后确定60幅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全方位展现三原的历史底蕴、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12月26日书画长卷展在三原万达广场成功展出。(六)推进数字化建设服务目前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歌德文化一体机、文化馆实时大数据展示平台、综合管理平台WiFi流畅全覆盖。三原县文化馆喜马拉雅公共服务电台投入使用并对接陕西省公共文化云,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数字文化服务项目。(七)宣传报道紧抓不放今年,我馆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报道155篇,媒体宣传报道共43篇,其中:文旅中国1篇,文旅界1篇,学习强国4篇,陕西时代网报道9篇,今日头条陕西时代8篇,西部法治网1篇,西部教育研究1篇,智慧神州风采3篇,咸阳日报报道7篇,咸阳女性1篇,荣耀陕西网2篇,三原政府网站3篇,三原融媒号1篇,咸阳三原万达1篇。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三、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1、存在问题(1)是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工作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3)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2、改进措施:(1)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作为提升素养和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2)是增强工作的超前意识对各项工作做到早知道、早谋划、早准备,提高开拓创新意识。(3)是转变工作作风,工作进一步抓细、抓实,按要求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3、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抓好节日庆典活动。筹备2025年春节、非遗展示活动。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大力开展“百姓大舞台”广场文化活动演出20场。继续开展“翰墨薪传书韵池阳”书画普及活动15场以上,同时做好各类书画展览活动。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社区开展业务辅导,完成进基层活动60场次以上。继续通过文化馆微信公众号、陕西公共文化云、喜马拉雅公共服务电台多方位、多平台开展线上展演以及培训辅导活动,让群众多方位、多形式地享受三原文化魅力。6、做好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第九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工作;进一步推进三原老龙、东寨十八罗汉、三原面花、三原剪纸、红拳等项目进校园活动并做好传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配合完成“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指导工作。7、继续做好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进一步密切总馆与分馆和服务点之间的联系,统筹开展活动,整合人力资源,抓行业分馆日常活动,着重打造东里分馆,推进基层文化惠民活动蓬勃发展。8、迎接第六次文化馆评估定级,按照国家二级馆标准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