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宜川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7 16:39
单位名称 宜川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国有资产,促进经济发展。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资产评估项目的立项和确认;企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产权登记、产权界定;国有股权委托经营;国有资产经营、开发、投资、优化配置、资本运营和产权交易。
住所 宜川县南关街53号
法定代表人 韩红安
开办资金 32.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和支持下,以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为目标,积极探索实现资产与预算相结合、配置与处置相结合的运行途径,持续完善资产管理、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制度,在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能、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健全制度体系,理顺管理权责。制定了《宜川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宜川县政府公物仓管理办法》,通过细化和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了财政部门综合管理、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和资产占用使用单位具体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理顺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管理权责,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的紧密衔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体系。2、加强日常监管,严把出入关口。严格按照编制人数、配置标准、资产存量、资金来源等进行合规性审查,对超标及不合规的资产购置申请不予配置,有效节约财政资金,更好践行“过紧日子”思想。2024全年累计审批国有资产新增440宗,价值1528万元;报废223宗,价值1011.85万元;划拨43宗,价值8050.22万元。房屋租赁、场地租赁、设备租赁、国有资产处置等非税收入共计1884.95万元,已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足额上缴国库。3、高质量完成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月报、年报,并向县人大进行汇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价值总计47.3亿元(净值),其中:固定资产11.46亿元、流动资产1.92亿元、在建工程11.97亿元、公共基础设施16.72亿元、保障性住房5.03亿元、政府储备物资0.014亿元、无形资产0.18亿元,全县在册文物共1271件(处),得到全市通报表扬。4、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提高使用效益。积极转变国有资产管理理念,由资产管理向资本管理转变,对全县闲置低效使用资产进行摸底建档,为资产盘活打好基础。2024年共盘活调剂闲置土地95948.28平米价值614.78万元、房屋1588平米价值76.83万元、调剂调拨车辆2辆价值44.21万元,办公设备1台价值0.72万元,处置拍卖淘汰车辆4辆。5、发挥财会监督职能,助推国有资产管理。2024年共抽取12个预算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7个乡镇农村财务人员开展了业务培训,在检查和培训中重点关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被检查单位存在的管理制度缺失、资产入账不及时等问题,督促被检查单位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有效提升了国有资产管理水平。6、定期对集团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调度,将调度情况汇报上级部门,及时对企业发展作出积极指引。截止2024年12月底,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4.95万元,完成率为128.09%,利润258.41万元,超任务154.41万元。对县属国有企业债务隐患风险进行排查整理,制定了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经调查摸底,截止2024年5月28日,我县县属国有企业债务共计2240.84万元,以上贷款全部为正常生产经营性贷款,用于企业良性运行。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完善优化城投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了《董事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细则》,已于6月底印发执行。为防范财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集团公司办理了网银双岗制。加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力度,通过对县属国企的业务进行梳理,结合各公司运营现状,拟定了《关于国企优化重组的方案》。深化国有资源整合:1)通过盘活资产,集团公司新增20个沿街停车位运营权,新出租门面房3间,增强了企业“造血”功能。2)2024年盘活了原秋林镇甘草中学闲置校舍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及土地20亩,账面价值共274.64万元,作为美泰泰公司食用菌项目研发培育基地,推动了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根据《延安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全市国有企业名录填报工作的通知》(延财办资(2024)25号),认真组织开展了国有企业名录填报工作,上报纳入企业名录的国企更新为6家企业。每月汇总我县甘草水电、新丰粮油和盐业公司财务报表,按时上报至市国资委财务中心。三、存在问题(一)部分预算单位资产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对资产管理严肃性认识不足,存在重购置、轻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不完善,“重钱轻物、重物轻管”、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时有发生。(二)部分账务处理不规范,资产核算不全面。一是部分预算单位已竣工项目未及时将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或公共基础设施,移交时只进行了实物移交,未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后续资产价值难以确认;二是资产入账只核算直接工程成本,未将拆迁补偿、前期费用等一并计入,导致资产价值不准确。四、整改措施(一)要继续优化配置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节存量,从源头上提升资产配置效率,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处置管理。(二)要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督促单位加快盘亏、待报废资产处置进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三)要明晰国有资产产权,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原则,妥善推动解决资产划转、移交、处置中出现的权属不清问题,需要重新登记的全面确认登记、需要核销的及时核销,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权责一致。(四)要继续做好闲置资产清查和登记入账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实行公物仓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为财政节约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花出的钱真正惠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增强预算单位资产管理意识。将各级最新资产管理政策汇编成册,印发至各预算单位,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切实提高部门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督促主管部门与资产使用单位,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好国有资产管理主体责任。组织人员到各预算单位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提高各预算单位资产管理水平。(二)规范预算单位账务核算,确保资产登记准确。积极发挥财会监督职能,定期对预算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对在建工程数额较大的单位,督促其加快转固定资产或公共基础设施。同时在登记入账时按照财务管理要求将本项资产所发生的相关费用一并计入资产价值,做到核算准确。(三)持续盘活闲置资产,推行公物仓管理。做好闲置资产清查和登记入账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积极探索利用公物仓平台,实现跨部门、跨级次资产整合调剂利用模式,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和集约化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四)推进信息化建设,规范管理决策。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充分发挥“制度+技术”的优势,实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数据分析和利用,为规范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防止资产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