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对渭南市城区土地实施收购储备工作。拟订市中心城区土地收购计划和方案;储备和管理城区储备土地;管理和运作土地收购储备资金;承办中心城区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工作;办理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报批统征等相关工作。 | |
住所 | 渭南市临渭区车雷大街财富大厦2楼 | |
法定代表人 | 姚明德 | |
开办资金 | 327.7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59.15万元 | 1510.1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今年以来,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摸清底数、理顺关系、做好服务”的总体思路,努力为建设生态渭南、文明渭南、和谐渭南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精准管理,建立城区土地储备数据库。准确掌握城区所有土地的位置、面积和使用情况,是管理好土地资源的前提。对此,我们对城区所有土地资源的现状建立实时数据库,为选地用地提供及时方便的要素查询,为政府决策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方向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目前,城区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已基本完成。2003年以来,共上报省政府批复124个批次,37786.81亩土地,对报、征、供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整理,摸清了中心城区土地使用情况;结合全民资产管理系统储备土地出入库的要求,对中心城区批而未供的1万亩土地的报批、征收、位置、现状等基本信息进行了套合,摸清了批而未供(征而未供和批而未征)的现实状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情况,对中心城区未报批的集体土地的面积、位置、现状和未来规划用途等进行了区域划分,初步确定了滨水西区和渭东新城为土地储备未来的重点方向。下一步随着数据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完成,土地储备数据库建设将为城区土地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规范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二)多措并举,积极解决批而未供问题。截至2023年底,中心城区现有批而未供土地10500亩,批而未供数量偏大。按照市局2024年3月29日《关于明确2024年度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目标任务的通知》,2024年市本级应消化批而未供任务3688亩,主要涉及政府储备用地、临渭区政府项目用地和高新区管委会部分项目用地。对此,我们积极和城区科对接,先后2两次召集临渭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和市城投等批而未供大户召开座谈会了解具体情况,并下发督办函,要求他们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批而未供土地的征收拆迁力度,但从目前进展情况来看,成效不太明显。今年共上报市局供应土地13宗822亩。(三)科学谋划,认真做好年度储备计划编制工作。第三季度组织召开临渭区、高新区、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和市城投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年度储备计划编制工作对接会,各单位就未来三年拟用地意向和下一年度拟供应情况进行了汇报说明,储备中心根据各单位的用地意向,结合“三区三线”、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批复情况等,制定市本级年度储备计划和三年滚动计划。(四)理顺关系,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为适应新规,彻底解决土地储备资金来源合法化这一问题,这几年,我们一是积极与各做地主体单位沟通,获得他们的对我们面临资金问题的理解和支持。二是中心主要领导就土地储备资金问题积极向市政府领导、局主要领导、财政局和审计局相关领导汇报土地储备关于资金筹集的新要求新规定,获得各级领导对新政策的理解,对土储工作的支持。三是积极研究政策,争取早日出台渭南市本级关于土地储备工作新规定。目前,在我市新的土地储备政策未出台的情况下,2021年我们与市财局达成了《关于土地收购储备资金使用需要明确的事项》,即解决市本级土地储备资金的五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解决区(管委会)项目土地储备资金的五点意见。2022年以来,我们共向市财政申请土地储备资金7816.25万元,且已按计划全部支付相关费用。(五)严密组织,认真开展专项债券发行的前期工作目前,按照文件要求已经完成了运用专项债券收购收购土地的征集公告的发行、拟收回收购地块的现场调查摸底、债权债务调查和上报等工作。初步摸底城区共有闲置土地10宗69.8公顷,出让成交价款250639万元。(六)以人为本,认真抓好创文创建工作我单位负责排污小区的创文创建包联工作。一年来我们为小区制作宣传板4期12块,发放宣传单100余份,购买更换消防器材10副,组织清理小区卫生200余人次,深受小区业主的好评,12月份社区和小区业主自发组织为我们送来了“情系居民,热情服务,全心全意,共筑和谐”的锦旗。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储备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土地报批工作,共上报省政府3个批次19.7912公顷,已获省政府批复0.97公顷,解决菜市场项目违法用地的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地收储主体不合法。根据财政部财综[2016]4号文件规定:“土地储备工作只能由纳入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承担,各类城投公司等其他机构一律不得再从事新增土地储备工作。”但目前市城投公司、市老城区改造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都在进行土地收购储备,违背了“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土地收储原则,土地收购储备的职能和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二是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不力,城市更新推进缓慢。对城市中存在的大量低效利用的老旧小区和老旧工业区,土地收购出让工作开展不够。三是补充耕地资源不足,新增建设用地报批难度增大。四土地征收推动较慢,批而未供压力较大。改进措施:及时制定市级土地储备管理实施办法。一是尽快制定并出台市本土地收购储备相关法规文件。二是将土地征地完成情况与土地报批挂钩,督促区(管委会)、城投等做地主体加大土地征收力度。三是进一步对城棚改项目和村组项目进行研判,对一些项目运作时间较长,进展较慢的,根据实际提出项目暂停意见。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依据《渭南市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渭政办发[2021]44号文件精神,尽快出台渭南城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相关指导性文件。二是依据《城区土地储备数据库》提出土地收储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形成针对重点区域土地收储的片区开发方案,针对棚改、城改项目的土储整改方案和针对存量仓储、工业用地的退二进三土地收购方案。三是深化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和城市化进程,科学编制年度收储计划,精准储备,做到应储尽储、储而有用,强化土地储备计划执行力度。四是拓宽土地收储资金,在财政资金保障报批剩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征地资金和前期开发资金的融资办法,进一步理顺土地收储资金的筹集渠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