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第三中学

铜川市第三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16:03
单位名称 铜川市第三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高中学历教育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大同路22号
法定代表人 崇振国
开办资金 21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30.92万元 2209.39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第三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科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德育工作1.上好思政大课。学校常态化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践行活动,开学典礼上校长为全体师生做了《风华正茂龙腾飞,砥砺前行谱新篇》报告,副校长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向全体师生上了《好习惯益终生》思政课。2.丰富德育形式。以省级家校共育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市级德育品牌“家校直通车”为抓手,以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为重点,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等主题活动,分年级举办了经典诵读和读书分享活动,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等评选活动。田佳桐同学荣获2024年度“王益区新时代好少年”。赵晓荣老师荣获陕西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继续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组织百名学生赴延安参加“走进革命圣地 传承延安精神”红色研学之旅。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摸排了重点关注对象,实施重点人员动态管理、家校协同疏导,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关爱帮助和心理辅导。4.加强体卫艺工作。认真落实“两操两活动”,坚持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完成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艺术质量检测及两个平台上传工作。举办了2024年春季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庆六一展演活动。5.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持续深化“家校直通车”品牌,举办了“家长学校”,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管理之中,举办了2次校园开放日,召开了4次家长会。(二)、教学教改1.规范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对音、体、美、劳动、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教学指导和管理。2.实施“益”课堂教学改革。完善了《铜川市第三中学推进“益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分四个阶段逐步开展“前置学习”“学为中心”“有效作业”“学习评价”“教学常规”五优化行动,建设“135课堂”。引导教师把优化的重点放在“学为中心”上,采用少教多学、精讲多练、活动主线的方式开展“学为中心”优化行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抓好校本教研。把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自我成长最有效的方式,要求人人参与,开展基于“五优化”为主题的校本研修,107人次参与了57个研修项目,覆盖了中小学教学、管理、总务、安保等方面。申报的3个省级、3个市级和1个区级课题,部分已结题。通过校本研修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管理的能力。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定期召开周质量分析会。教导处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通过检查强化教学环节的监管与指导。校级领导本学期听课在40节以上,教师听课均在20节以上。注重实验教学工作,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通过了省级数字校园创建验收,提升了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孟卉、乔玮玮老师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两位老师参加王益区2024年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乔玮玮老师被推荐参加市级比赛并荣获三等奖。二、社会经济效益:1.推进教育乡村振兴工作。落实“两免一补”,20名已脱贫家庭学生、12名残疾儿童、4名严重突发困难户学生、1名边缘易致贫、2名农村低保、7名寄宿生和57名非寄宿学生享受国家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补助,持续坚持对重度残疾学生梁园园和梅雨涵的送教送爱心工作。2.完成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整改达标工作。新建部室14个,改造部室2个,其中在综合楼新建音美教室供7间,面积均达标,建有劳动教室、创客教室、科技室等8个部室,在校园内改造建成了面积340平方米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部室建设均已达标。省级评估反馈的所有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已实现优质均衡项项达标。三、存在问题:学校的发展虽取得了些许成绩,但和目标的达成度、家长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学校教师年龄、学科结构不合理。学校配套设施多,摊子大,现有教育经费难以支撑;加之学校建校时间长,一些设施老化,进入维修期,维修费用大,日常运转困难。今后学校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争创全省一流基础教育为目标,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深入挖掘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聚善养德润心砺行”的办学理念,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四、整改措施:1.关于教学质量和课程改革的问题。学校进一步深化“益”课堂教学模式。2.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文品位。着力打造德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3.关于家校联系创新德育管理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家校联系,坚持家委会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开放日,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目前,学校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度,与家长的要求及社会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学校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凝心聚力抓管理,深入挖掘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坚持“聚善养德、润心砺行”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