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岐山县> 岐山县凤鸣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岐山县凤鸣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03-17 15:56
单位名称 岐山县凤鸣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凤鸣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提供管理服务保障。承担县委、县政府进行的园区开发、规划建设、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建设用地统征、经济发展等工作。
住所 岐山县北大街水政大厦
法定代表人 黄宏博
开办资金 22.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岐山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41万元 27.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4年9月27日,单位法定代表人由杨拴科变更为黄宏博。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岐山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质量更高。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的理念,充分利用岐商回家、丝博会等活动,争取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一年来,园区围绕新型建材、电子信息,主动对接跟踪项目线索25条,领导带队外出考察3次,拜促企业10户,先后接待客商来岐考察16批次。开展园区推介活动2次,对接项目5个,签约项目4个,在谈招商引资项目6个。(二)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发展基础更实。一年来,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一是基础设施方面,科创产业园科创六路、雨污水排水项目、新材料产业园污水管网、建材大道西侧改造、110KV岐祝线迁改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利沣达新型环保金属材料生产基地、裕恒鼎装配式构件、创能筑工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指导海螺、天玺、丰成、汉基等4户企业技术改造,协助海螺、利沣达、至合环保等3个项目申报专项资金。创能筑工、裕恒鼎、利沣达、龙富绿源、岐品福等企业的实验室建成投用。海螺水泥拥有专利5项,被评为陕西省工业运行监测工作先进企业。和兴板材拥有专利6项,利沣达6项核心技术引领行业水平,为园区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服务企业精准高效,营商环境更优。建立健全联企帮扶制度,定期开展入企帮扶。协助5户企业开展消防验收、7户企业办理叉车牌照,帮助甑礼食品办理土地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邀请专家进行安全服务指导4轮。开展园区宣传10次,专题培训5次,节能诊断3户。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协助企业申报各类扶持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四)安全环保保障有力,隐患治理更准。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成立了以园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园区应急预案、应急演练计划及全年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二是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与各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园区的监管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6次,安全教育培训3次,邀请市级安全生产专家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四是本年度共检查企业185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80处,已整改隐患260处,整改率达到93%。五是认真落实环保工作部署,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检查15次,查出问题8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全面完成省委第二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新材料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园区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个,实施重点项目9个,进行企业技改4户,培育规上企业2户,争取到各类资金786万元,协助企业申报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园区经济总量偏小,总体实力较弱。整体来看,园区地理布局分散、发展规模偏小,技术创新力量薄弱,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2.产业层次偏低,集群化发展不足。园区初级加工类企业居多,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能力有限,尚未形成产业规模优势和集群影响力。3.要素保障还需加强。资金方面,园区建设主要依靠本县财政投入,投融资渠道单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用地方面,园区发展空间不足,项目用地指标紧张。(二)改进措施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科技型、成长型的新企业新项目,形成产业集群。2.加强园区要素保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科创六路西段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地”供地。3.持续落实干部联企包抓制度,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全年各项指标任务2025,实施重点项目12个,进行企业技改5户,培育“五上”企业3户、资质以上建筑业1户,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000万元。(二)突出规划引领,打造专业园区。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先进园区在产业布局、运营管理、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坚持规划先行,深入调研园区产业链现状,科学确定区域布局、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管理体制,优化内部组织架构,提升服务效能。在推进园区建设时,严格按照规划有序优化布局,灵活运用“一区多园”、“园中园”等模式,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有力推动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三)突出项目带动,培育产业集群。2025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个。主要有朗申农林剩余物资循环利用、裕恒鼎装配式桥梁构件(二期)等10个产业化项目,全力实施科创六路西段提升改造、科创产业园污水处理及管网工程项目,满足园区企业生产、生活需求。(四)突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立足园区现有优势产业,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地企合作招商等模式,着力引进科技型、成长型的新企业新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确保企业用好、用活政策。(五)突出日常检查,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安排,持续抓好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工作,加大企业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活动2次。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督促园区各企业建立排污、治污设施台账,全面提升企业安全意识,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六)突出要素保障,优化管理体制。加强要素保障,积极对接县自然资源局,加强园区建设用地指标报批,持续推进“标准地”供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围绕“两新”“两重”政策,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项目,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从土地开发、园区运营、企业服务等方向,用足用好用活投融资、运营管理职责,推动园区数字化、智慧化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