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堡县> 吴堡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吴堡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17 15:39
单位名称 吴堡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等领域执法职责,并承担“扫黄打非”有关工作任务。
住所 吴堡县宋家川镇新建街7号5楼
法定代表人 任增龙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堡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万元 5.3万元
网上名称 吴堡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文化执法这一核心目标,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开展的主要工作2024年以来,我队在全县组织开展各种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54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75余家次。(一)依法行政,开展文化市场检查。在文化经营方面,以严厉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针对娱乐场所时常发生消防安全事故问题和噪声扰民等现象,我们多次组织开展对歌舞娱乐场所的消防检查,并跟踪检查。保证歌舞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合格、环境噪声达标。在出版物经营方面,经营单位显著位置张贴12318举报电话监督警示牌,以学校周边为重点,对全县图书市场、音像制品市场进行了多次检查,严禁经营户出售含有宣扬色情、恐怖、血腥、封建迷信、邪教、非法政治性出版物,检查中发现部分经营户存在出售非法出版物,进行了严厉处罚。文物方面,为确保我县各级文物的安全,减少发生文物安全事故,严格落实文物巡查制度,每季度对全县7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大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逐步整改到位。并走访了部分文保员,了解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状况和实际困难,同时向文物保护单位所在村周边群众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文物意识。广电方面,为加强我县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确保政治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是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和经营者政策知晓率。二是开展专项治理,打击非法销售、安装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行为,规范销售、安装、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促进我县境外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继续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三是开展“扫黄打非”活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严密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特别是诋毁我国政治制度,歪曲党史、国史、军史,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宣扬“法轮功”等邪教,鼓吹“台独”“藏独”“疆独”“港独”等民族分裂的非法出版物。(二)开展执法人员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学习系列讲话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全体队员政治敏感性和事业心,树立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自觉性,切实承担起保卫全县文化安全、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任务。执法队先后组织了娱乐场所、出版物发行等行业经营从业人员集中法规培训,并要求企业业主利用电子显示屏、电视屏幕滚动播出宣传标语。通过深入的法制宣传,使全体业主法律意识得到了增强,群众对文化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为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奠定了法制基础。(三)开展执法人员作风建设工作。通过干部作风整顿专项活动,全体执法队员结合自身工作,采取日常巡查、召开会议等形式积极征求文化市场经营业主意见建议,针对收到的意见积极进行整改,提高了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观念,树立了良好的执法队伍形象。先后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榆林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在线培训、“扫黄打非”APP网络直播培训,受训执法人员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执法工作能力和办案水平。(四)开展文化旅游文物行业领域扫黑除恶整治宣传活动。自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按照市县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部署,积极开展宣传工作。举办扫黑除恶专题宣传、制作扫黑除恶宣传专栏、设置举报信箱,在县城主街道、吴堡石城、黄河二碛、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柳青文化园等人流密集区域张贴、悬挂扫黑除恶宣传标语,通过吴堡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公布扫黑除恶的举报电话(6521383),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为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斗争营造了浓厚氛围。取得的主要成绩1、在吴堡县柳青图书馆楼开展4个月户外广告宣传,包括安全生产宣传、护苗宣传、普法宣传等内容,向全县群众普法宣传教育。2、开展校园周边“扫黄打非”专项活动,共张贴护苗宣传海报150张,进校园发放书签200张,净化了校园文化环境,对广大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我队执法人员较少,市场覆盖面较广,仅依靠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难以做到全面监管,存在监管盲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执法中应用不足,缺乏高效的执法技术手段。(二)整改措施一是提升执法技术:合理调配执法力量,结合文化市场的特点和规律,采用错时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扩大监管覆盖面。加大对执法技术装备的投入,建立文化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对文化市场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二是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执法全过程的监督,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和执法行为检查。拓宽外部监督渠道,及时处理和回应群众的监督意见,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配合做好机构改革工作。在政府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中,我队将坚决服从县委政府工作部署,保证改革期间执法队伍思想不乱、监管不断、执法不停,确保文化市场安全稳定。2、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要按照文化部《文化市场日常检查规范》的要求,继续实行执法人员联系责任制度,突出抓好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监管,扎实开展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工作。3、出版物市场的执法工作紧抓不放。全力净化我县出版物市场,严厉打击中小学校教辅资料和幼儿教材发行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当好“扫黄打非”工作的排头兵,完成执法队承担的“扫黄打非”工作任务,扎实做好出版物市场、印刷业的安全稳定工作。4、大力维护广播电影电视的正常秩序。按照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检查与执法,严厉打击播出、传输等领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5、加强队伍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坚持培训制度化。每季度组织一次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和执法比武等活动。严格追究执法人员不履行、不当履行、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视情节轻重进行严肃处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