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千阳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市容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县城建筑工程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县城环境卫生管理、县城工商管理、县城公共交通管理。 | |
住所 | 千阳县城东大街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峰 | |
开办资金 | 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千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26万元 | 36.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千阳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六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持续提升作风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品质,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市精细化B类考核县中上半年、下半年排名全市第一。一、按照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固本培元,紧抓理论学习一是抓集中学习,在“深”上作努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先后开展集中学习10次,开展专题研讨4次,谈心谈话6次,通过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二是抓业务学习,在“实”上下功夫。狠抓业务学习,观看执法视频培训4次,开展案卷评查2次,不断提升全体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抓日常学习,在“网”上求拓展。创新学习方式,以学习强国为载体,督促党员干部主动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二)多管齐下,提升城市形象在执法方式上抓落实、破难题,转变执法作风。一是厘清权责清单,扣紧责任链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更新公示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整体大幅提升。二是强化网格化管理,打造城市精细化服务。压实网格监管责任,采取“重点路段定人查、重点区域巡回查、整治难点集中查”治理模式,清理占道经营125起、废弃物乱堆乱放50余处,整治安全隐患门头牌匾35处,签订“门前四包”承诺书500余份,规范非机动车乱停乱放800余辆,清除各类存在安全隐患及影响市容市貌的广告、布幔、条幅等1500余处,城市秩序不断好转。(三)集中核查,整治建筑垃圾一是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3次。执法队员集体参与“宝鸡市建筑垃圾整治暨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会”,钻研典型案例,紧抓工作要点痛点。对全县范围内的工地进行了建筑垃圾地毯式排查。二是同环卫站及各乡镇负责人,对全县乡镇全面排查3次,重点对省市反馈我县的两批次11处疑似建筑垃圾堆放点进行现场核查。排查整治的相关情况汇总为建筑垃圾图斑现场核查信息表,标明核查时间、经度纬度、具体情况、整改完成时间与处置结果,并附现场核查图片与整改完成图片,记录保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凝聚合力,防治大气污染一是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培训会1次,对县城餐饮单位进行10轮次执法检查,检查大、中、小型餐饮门店208户,下发整改通知书10份,第三方清洗净化器15户,更换油烟净化器7户,开展第三方检测14户,检查中的发现问题已整改到位。利用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对餐饮经营户讲解油烟污染的危害,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增强了餐饮户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觉性。二是联合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开展餐饮油烟污染问题专项整治巡察20次;聚焦扬尘管理围挡、场地道路清扫喷淋、车辆进出冲洗及露天焚烧等问题,查处车辆带泥上路行为10起,责令及时冲洗道路抛洒积物、泥土10处,查处露天焚烧2起。(二)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一是全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1起,其中,擅自挖掘3起,建筑垃圾3起,扰民案件1起,道路抛洒4起。各个案件均归档入库,材料详实,职责明确、主体合法。严格按照住建部《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和《陕西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规定的职权进行管理和执法,所办理的案件均属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职权范围,无越权管理、越权处罚、滥用职权的行为;所有办案执法人员均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做到持证执法。二是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行政处罚案件所认定的违法事实都有合法有效的当事人询问笔录、书证材料、音像资料,较多种类证据的关联性、证明力强,对当事人违法事实认定清楚。(三)为民服务,彰显城管担当一是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中心任务,我大队派驻2名队员到张家塬镇柳家塬村驻村,协助配合村“两委”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围绕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落实党的惠民政策,经常联系走访群众,参与便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加强对困难人群的关爱服务,协调做好帮扶工作。二是今年7月,宝鸡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大队积极响应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号召,17名城管队员主动请缨组成“抢险突击队”,第一时间赶赴受灾一线参与排淤抢险工作,用责任和担当打好防汛“主动仗”,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城管为人民”的理念。(四)积极回应,处理信访投诉全年接到各类信访投诉共162起,其中检察建议4起;宝鸡“有问必应、接诉即办”热线投诉128起,均在规定期间内办结并答复;占道经营与噪音扰民电话投诉30余起,均按照内容记录、实地核查、拍照取证、整顿整改、电话回访的步骤处理,投诉办结后不定期回访,投诉人满意率为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虽然我们在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方式往往以搞突击式、运动式整治为主,流动设摊、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等问题反复反弹,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难以真正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二是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日常执法管理工作中,在“精”和“细”上下功夫还不够,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基础条件薄弱区域仍存在“脏乱差”问题,管理效果时好时坏,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执法队伍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正式人员与协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差异,文化水平、人员素质等整体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是深化“城管四进”行动。推行城管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商户行动,加强与社区、企业、商户、居民的沟通协作,紧扣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和执法效能三方面,推进解决紧贴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处化解涉及城管职能的矛盾纠纷。通过实际行动,树立城管队伍的良好形象,形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化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加强“商户自治”管理,将自治管理与执法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商户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持续深入整治城市“脏、乱、差”、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户外广告牌匾、“牛皮癣”、乱停乱放等城市乱象。同时,做好大型活动保障工作,确保市容环境规范有序。三是深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持续加大对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全县餐饮油烟治理、道路扬尘治理等工作的监督管控力度。加大对焚烧沥青、塑料、垃圾、落叶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问题的查处力度。协助公安部门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工作,依法查处流动、占道经营烟花爆竹和违规燃放损坏城市绿化及市政设施等行为。通过综合施策,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四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执法中队规范化建设行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同协助制度和信息共享联动机制。规范实施执法程序、自由裁量、法律适用等制度标准,保障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合理、公平公正。同时,加强执法监督和考核工作,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高效有序。五是加强执法专业化建设。持续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完善执法业务培训制度。通过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开展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为城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六是推动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等方式,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推动城市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