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技术监督提供信息与技术服务。国内外标准资料的收集、加工与咨询服务,标准化科研、服务及标准制修订;全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库相关工作;全省商品条码系统成员的注册、变更、续展和注销;全省质监系统信息化建设、管理及信息发布;标准质量图书报刊(涉及到资质许可的,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业务范围为主)。 | |
住所 | 西安市咸宁西路3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战国 | |
开办资金 | 1406.5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83.1万元 | 95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 | 从业人数 9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院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和举办单位进行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省标准化研究院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局党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贯彻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等会议精神,从“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入手,狠抓责任落实,标准技术支撑、标准化科研,地方标准技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均取得了新进展。一、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一)党建和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制定院2024年《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党建工作要点》《支部工作计划》,明确党建工作责任目标。召开院2023-2024年度“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表彰1个先进党支部、11名优秀共产党员和3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组织开展了“重温烽火岁月汲取奋进力量”红色主题观影活动。组织召开院党委纪委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二是履行帮扶责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院领导班子先后到帮扶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8次。为10名大学生送去助学金16500元;组织职工参加“99公益日”永寿县众筹项目,捐款5689元;投入5000元,为洛安村爱心超市补充生活用品,通过积分兑换形式奖励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的村民。出资2万元对村委会地面裂缝和房屋漏水进行维修,确保了村委会办公和群众办事方便和安全。立项地方标准《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在全省首创探索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二)配合省局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积极融入氢能产业发展,参与“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平台建设项目。梳理国家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内容共计158项,搭建《氢能产业标准体系》线上信息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标准链”。二是完成《陕西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秦质享)机构入驻及服务管理办法》《秦质享平台用户注册协议》《“秦质享”机构入驻操作手册》等制度的起草与修订。做好平台的运维及推广工作,审核入驻全省检验检测、计量、认证、标准化机构共1118家;上线服务方案2174个,成功案例649个。三是积极开展“三四三”工作法研究。根据张局长提出的“三四三”指导思想,我院统筹协调食品线条五个处室工作职责,运用标准化手段,将全局食品安全工作统筹到“三四三”战略框架下,创新了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解决了食品安全工作防什么、抓什么和怎么严的问题。按照相同的理论思想和工作模式,为全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安全监督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有效指导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三)标准技术支撑作用持续发挥。一是做好陕西省民营经济标准化研究中心日常工作,开展9家全省首批民营企业标准化服务队的考核验收及成果总结。组建第二批民营企业标准化服务队14支,征集民营企业“标准体检”试点144家。二是开展2024年度陕西省地方标准立项、送审、报批阶段的全链技术审评工作。完成立项申请评估466项,送审稿形式审查224件,报批稿编辑审查85件。三是开展企业标准监督抽查,共抽查企业457家,出具抽查报告457份,抽查通报4份,为30余家企业提出了改进企业标准的建议。四是开展陕西省2024年度企业标准“领跑者”评选活动,确定光伏电池、水电解氢氧发生器、白酒、有机水溶肥料四类产品中的4项企业标准为陕西省2024年企业标准“领跑者”。五是组织全员参与“全国首届标准化知识竞赛”初赛答题,派员参加的陕西省市场监管代表队荣获“全国首届标准化知识竞赛决赛”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四)标准化科研、服务工作积极推进。一是参与申报ISO/TC67国际标准1项,实现我院参与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我院参与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项目,荣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参与起草《稷米》《品牌价值评价养老服务业》《消费品缺陷线索采集与评估规范》等国家标准研制。参与起草的国家标准《电铲用钢丝绳》荣获2024年中国石油集团优秀标准奖二等奖。成功立项25项地方标准。申报科研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数量均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二是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超过1万人次,更新题录数据9万余条,标准信息服务平台访问量超过20万人次。三是助力“两新”工作。按照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循环利用三大领域对陕西省地方标准进行了分类,搜集梳理陕西省企业主导或参与的三大领域相关国家标准情况,为省局制定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开展高质量发展项目策划咨询服务。对我省能源相关产业、钛及钛合金、铝、羊乳等产业开展标准化项目策划实施。开展标准培训宣传活动。举办标准化基础能力提升公益培训班;深入区县开展质量强县及产业延链标准化知识培训;开展“世界标准日”标准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五是召开中亚标准化工作座谈会,服务“走出去”“引进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立项2个陕西省海外标准化试点,赴中亚两国开展试点中期考核评估交流。(五)日常业务工作稳步提升。一是物品编码工作有序开展,完成新系统成员注册1207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较2023年增加25.59%,在全国47个分支机构中增幅排第三。系统成员续展数量为1995家,系统成员保有量突破6000家大关,创历史新高。二是《陕西质量之光》进行全新改版升级,对文章栏目架构和内容进行了全新的设计编排,更加突出科学理论的前瞻性、严谨性和对政策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杂志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是积极配合省局完成新闻宣传工作的外出拍摄、摄像及视频制作等任务,共计226场次。完成拍摄制作《陕西市场监管》视频新闻36辑;拍摄新闻宣传视频素材3000多分钟;制成《陕西市场监管声像资料数据库》120多分钟,为省局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四是汽车质量争议处理中心协助高新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理争议253起;为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4S店、车主以及相关媒体提供汽车质量咨询1300余起。陕西省缺陷产品召回信息系统及产品伤害监测系统的管理维护;适时向社会发布产品安全风险预警。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我省标准化工作模式的调整,省级试点示范项目暂停开展,影响了标准化研究部门承接项目的市场环境,增加了市场创收的难度。二是人员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队伍年龄结构总体不够合理,通过社会招聘引进12名高学历人才,缓解了人员压力,但与事业发展需要仍有差距。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