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研究生物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促进科技发展。微生物学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植物学研究;遗传学研究。 | |
住所 | 西安市西影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万一 | |
开办资金 | 13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科学院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41.46万元 | 406.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 从业人数 8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是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本届班子任务目标完成的关键年,在陕西省科学院的领导下,研究所全体职工紧密团结、积极创新、努力奋斗。本年度研究所科研方向进一步凝聚、学术竞争力持续增强、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三项改革及科技成果转化进展顺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稳步实施、文化宣传工作创新发展、科研工作环境显著提升,为任期目标的实现及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业务基本情况(一)科研立项及经费全年各项经费收入总计3202.23万元,全年总支出3044.54万元。全所科研经费1899.09万元;横向课题等经费370.09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实现近年来突破;科研经费连续6年超千万,创历史新高;企业横向课题收入占比近21.75%,省科学院以外经费比例超过74.71%,研究所对外争取项目能力持续增强。(二)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11篇,JCR1区论文6篇,影响因子40.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件,授权数量是2023年的1.88倍,申请发明专利12件(含2件美国专利);主持编制企业标准8项,立项陕西省地方标准3项。(三)组织参与学术交流联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等单位成功主办中国羊肚菌产业技术交流促进会暨羊肚菌栽培技术专题培训会、承办第三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论坛会议;所内举办学术文献分享会12场,分享文献24篇,300余人次科研人员参会;举办学术汇报4场,200余人次科研人员参会交流。(四)乡村振兴在紫阳县富硒菌菜基地开展蔬菜育苗和黑木耳、羊肚菌示范推广工作,经济效益30余万元。(2)开展“撩酸菜”产业技术帮扶工作,参与申请的秦创原产业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富硒功能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获批立项。在柞水县开展了羊肚菌-黑木耳轮作栽培示范、黄背木耳良种引进及栽培示范等工作,产值达到40余万元。(五)重大专项牵头实施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中期验收。10月31日,科技部林新副部长一行莅临基地视察了项目的成果和成效。目前项目共引进、选育食用菌新品种及优良菌株近20株,申请国家新品种权1个;制定食用菌栽培相关的标准或操作流程近10项;在秦巴山区、滇桂黔地区推广黑木耳等食用菌近3000亩,新增产值1亿元左右;开发食用菌健康饮品、功能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近20款;开展菌渣制备有机肥研究,极大提高了菌糠及废菌包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突破及成果转化(一)科研亮点1.微生物资源库特色化建设持续推进,逐步形成围绕特色资源开展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科研格局持续重视秦巴山区资源库的特色化建设,前往镇巴、洋县、延安等地开展野外科考30余次,采集标本400余份,拍摄照片6000余张,完成干制标本300余份。全年分离、鉴定、保藏菌株1071株,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立项1项。2.病原菌抑制机制研究与应用开发取得新进展万一团队阐明β-内酰胺抗生素/Ag-MOF联合抑制耐药菌的机制,二者可显著增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并诱导ROS产生,抑制耐药金属β-内酰胺酶活性发挥生物学功能,研究内容发表在《MedicinalChemistryResearch》(Q3);开发了一种基于姜黄素的光动力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新策略,在医院水系统中耐药细菌抑制方面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的优点,研究内容发表在《JournalofPhotochemistry&Photobiology,B:Biology》(Q1),并就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开发了一种新型电化学检测试纸。陈锐团队开发1种石榴专用生防菌剂,获专利授权4项。3.稀有天然产物生物转化及功效研究取得新进展薛文娇团队在稀有天然产物生物转化及功效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展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酶产生菌挖掘,获得2株高活性菌株,授权2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1项美国发明专利;开展淫羊藿内生菌产糖苷酶菌株筛选及淫羊藿提取物生物转化研究,获得2株用于宝霍苷和淫羊藿素生物转化菌株,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通过行为学实验和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解析稀有人参皂苷Rk3的抗抑郁活性及作用机制,该项成果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上(封面文章)。4.陕西特色益生菌研究取得新进展薛文娇团队针对陕西发酵蔬菜益生菌,深入研究魏斯氏菌益生性能,研究成果发表在《FoodScience&Nutrition》(Q2),并授权发明专利1项;挖掘乳植杆菌生物转化与益生性能,在《Fermentation-basel》(Q2)发表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万一团队首次报道了林麝粪便来源的艾克曼菌(AkkermanniamuciniphilaFMD01)的益生功能,证实FMD01显著改善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小鼠腹泻,促进肠道菌群的重建和维持稳态功能,研究成果发表在《AnimalModelsandExperimentalMedicine》(Q2),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5.特色食用菌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取得新进展李峻志团队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来自秦岭不同栖息地的大型真菌宿主中的菌栖菌群落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菌栖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随环境变化新规律,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ofFungi》(Q1);研究开发羊肚菌MAT基因快速检测试剂盒,开展新型代用料栽培黑木耳、黄背木耳的配方研究,申请发明专利2项、发布企业标准2项,并在商洛市柞水县、户县、淳化县共示范栽培黄背木耳、羊肚菌共16亩、4万袋。雷萍团队《平菇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取得我所省级一等奖突破,开展食药用真菌深加工研究,发布企业标准3项。(二)科技成果转化1.三项改革取得新成效(1)三项改革孵化企业“陕西科聚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以演代评最高等次100万项目支持,并获高新技术企业入库认定,企业2024年上市产品两款,1项医疗器械产品正在积极推动中;(2)薛文娇课题组“普鲁兰多糖定向生物制造及应用”路演项目获以演代评20万元经费支持,卢美欢、王琰参加渭南市、安康市“三项改革”路演活动获一致好评;(3)软课题《陕西公益类科研院所“三项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2.专利技术及应用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7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授权发明专利是2023年的1.88倍;产业开发了绣球菌多糖、黑木耳多糖、灵芝多糖、滑子菇多糖食用菌功能多糖原料及益生元漱口水;产业开发了“聚西宝”微生物菌剂、“智多微·硒宝”微量元素肥、“畅西宝”魔芋益生元膳食纤维饮3个富硒产品;利用食用菌菌渣、稻草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开发了生物毯、养殖垫料,使农业废弃资源得到资源化利用。三、行政管理工作(一)科研管理数据系统成功上线,显著提升管理效能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建立个性化科研管理系统,实现了科研项目财务体系与业务体系的无缝对接与协同管理,规范了科研成果管理流程。(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服务研究所长远发展为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对所内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更新与优化。本年新增了4项管理制度,以确保制度的时效性与适应性,更好服务于研究所长远发展。(三)稳步推动人才工作,人才数量、质量双提升通过陕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1名硕士,自主招聘3名博士,申报“秦岭百人”青年拔尖人才7个岗位。组织8人岗位晋级,4人中级职称晋升,1人申报研究员、2人申报副研究员。李峻志研究员入选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四)聚焦“急难愁盼”,完成电梯及变压器改造项目年初我所启动变压器及电梯改造修缮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使研究所长期面临的电力不稳、电梯设施缺失、卫生间环境差等棘手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四、文化建设1.积极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玫瑰书香”女职工主题阅读、迎新春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荣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荣获“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2.积极谋划,研究所影响力显著提升。(1)全年发布稿件共94篇。(2)《陕西日报》报道了我所科技成果转化及新菌种发掘相关工作,CCTV-1综合频道《新闻视频:端牢中国饭碗》报道了我所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五、党建工作学习了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带头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全年召开党委会19次,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交流研讨12次。组织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4次。发表稿件94篇,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1次。所领导4次去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进行慰问对接。在青年科技骨干中发展党员3名,进一步充实党员队伍。定期组织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风建设落实落细。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