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文艺活动组织;文化科技讲座;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研究与保护。 | |
住所 | 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11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海青 | |
开办资金 | 141.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1.38万元 | 77.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商洛市文化馆扎实开展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谋划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现将商洛市文化馆2024年全年工作汇报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1.开展寻找商洛文化记忆·坚定群众文化自信·爱我商洛·一人一首成名曲网络展播活动。市文化馆策划启动了“寻找商洛文化记忆·坚定群众文化自信——爱我商洛·一人一首成名曲”网络展播活动。该项活动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断扩大商洛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为推动商洛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2.常态长效开展“天天有戏看”惠民演出活动。从2024年4月启动以来,共有4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1700多名戏曲爱好者和文化志愿者参与演出,线上线下群众达37万余人次。编发公众号、视频号120多条。此项品牌活动作为商洛市文化馆精心培育的优秀群众文化品牌,将在丹江公园梨园厅、市文化馆门前文化广场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欢悦四季·丹江放歌/舞动丹江”获评首批“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3.组织开展“唱响大地欢歌·凝聚时代力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群众文艺演出活动。由商洛市文化馆群众艺术团演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在市区江南小区广场正式启动。商洛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共持续11天,分别在市区江南小区广场和丹江公园举行,约有线上、线下观众13万多人。4.开展以“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活动。此次服务宣传周开展了免费开放服务培训、“爱我商洛.一人一首成名曲”网络展播、大型示范性群众文艺演出、书画进校园、歌唱培训进社区等系列服务活动,有效提升了文化馆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影响力。5.组织开展“唱得幸福落满坡”商洛市2024年庆七一“歌唱祖国”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此次活动由商洛市文化馆群众艺术团与商州曲老干部活动中心联袂演出,活动旨在党的华诞来临之际,以“唱响红色经典,凝聚时代力量”为主题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唱响时代赞歌,弘扬主旋律当中,培育组织20多个优秀群众艺术团队的700多名演职人员代表商洛200多万人民群众,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个盛大节日,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用艺术展演展示抒发人民群众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的真实感情。6.常态化开展合唱歌咏、音乐舞蹈、声乐曲艺、非遗剪纸培训等免费开放活动。市文化馆坚持开展免费开放活动,制作免费开放公示栏,选派授课经验丰富,艺术修养深厚的文艺干部,精心安排培训课程,为群众提供各类公共文化服务,确保天天有活动,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7.组团参与“花开的声音”陕西省少儿合唱专场音乐会。市文化馆组织商洛市小学40余名师生合唱团,排练《布谷鸟》合唱曲目,前往西安艺术中心参加文艺展演,以文艺助推“西商融合”,充分展示商洛少年儿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8.全力承办“四季村晚”,繁荣乡村文化。2024年八月底,由陕西省文化馆主办,市文化馆承办的以“夏日狂欢·畅游乡村”为主题,组织各类夏日狂欢活动和乡村旅游体验的“四季村晚”活动,在柞水县西北部秦岭南麓“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营盘镇朱家湾村成功举办。“四季村晚”活动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主题,每个季节举办一次村晚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文艺表演、旅游推介、互动体验、农产品展销、民俗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在商洛的成功举办,擦亮了“秦岭最美是商洛”的名片,有效提升了商洛的美誉度。9.组织参演陕西省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百团汇演”省级成果展示暨陕西省优秀民间锣鼓展演。商洛市文化馆组织山阳县中村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仙鼓”,作为商洛唯一一支锣鼓队伍,代表商洛市在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广场参加了此次展演活动。这支由山阳县中村镇100余人组成的锣鼓团队,用昂扬奋进,热烈高亢,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锣鼓声,充分展示了商洛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奋进的精神面貌。10.策划开展非遗过大年系列互动体验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元宵节手工灯笼制作互动体验、赏灯猜谜等。“商州花灯”在2012年已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特邀了传统花灯艺人雷美丽,带来她手工制作的花灯作品。通过老师们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在欣赏花灯,了解花灯和通过动手实践制作,亲身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领略中国年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11.强化文艺培训,提升演艺水准。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群众舞蹈工作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助推各门类艺术均衡发展,5月11日至12日,商洛市文化馆、商州区文化馆和市舞蹈家协会在商洛文化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2024商洛市群众舞蹈培训班。推选镇安县文化馆《中国美》和商南县文化馆《花棍舞动新商南》两支队伍代表我市参加全省广场舞决赛。其中《中国美》荣获2024陕西省广场舞大赛三等奖。组织选派文艺干部参加陕西省文旅厅开展的全省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百团汇演”活动,促成广场舞作品《我是唐“潮”人》。陕西省文化馆为感谢我馆在此次活动中的辛勤付出,特意为商洛市文化馆发来了热情洋溢,高度赞扬的感谢信。选送诗歌《赞歌献给建设者》参加陕西省第十届新产业工人诗歌朗诵会展演,获评优秀荣誉证书。12.组织协办各类书法美术摄影展共计11次。其中展品质量高,社会影响大的展览有“弘扬延安精神喜庆盛世华诞”主题书画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全市离退休干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摄影展,商州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第二届迎新春“清廉书画”作品展,王家民墨彩山水画作展等,这些展览共征集到书画作品近2000多幅,最终展出作品700余幅。市文化馆致力于在文艺活动中,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书画干部积极参加陕西省群文美术干部写生创作展,荣获优秀组织奖。13.组织开展“春到万家·年味商洛”义写春联活动。此次义写春联活动先后走进商州区名人街社区、迎宾路社区,商南县金丝峡镇白玉河口村、丹凤县铁峪铺镇化庙村。共为广大群众写送春联1000余幅,用文化人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表达新春祝福。14.开办第二届书画研修班。此次书画研修班在市文化馆一楼多功能厅举办,致力于打造商洛书画艺术高地,推进书画艺术的推广普及工作。15.开展系列文艺创作活动。报送4篇研究性论文,参加全省群众文化征文活动。选送7篇征文参加第二届全省“百花绽放”群众文学创作大赛。报送3篇征文,1幅书法作品参加全省生态征文大赛。发布《商洛文化》杂志公众号17条。推选《商洛文化》《丹水》《丹凤文化交流》三本杂志参与全国文化馆馆办刊物评选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商洛市文化馆推选镇安县文化馆《中国美》和商南县文化馆《花棍舞动新商南》两支队伍代表我市参加全省广场舞决赛。其中《中国美》荣获2024陕西省广场舞大赛三等奖。选送诗歌《赞歌献给建设者》参加陕西省第十届新产业工人诗歌朗诵会展演,获评优秀荣誉证书。《商洛文化》杂志在2024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上荣获优秀装帧设计奖。在第二届“百花绽放”群众文学创作大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三、存在问题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薄弱,不适应群众对文化工作开展需求,与其他10个地市横向比较,文化馆场馆建设滞后,不能满足这些群众团队排练、展示展演等需求。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未列入预算,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三是编制人员少,艺术门类不齐全。尤其是音乐专业人才匮乏,创作文艺精品存在困难。这些都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重点,需要认真研究解决。改进措施一是深入挖掘盘活现有文化资源,高质量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强化公共文化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三是建设文化人才梯队,选优配强人才队伍,建立健全艺术门类,培育打造创作文艺精品的文化沃土。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党建引领,夯实主业主责。坚持以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抓细抓实基层党支部建设,培育壮大党员队伍,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2.创新开展群文活动,全力推广艺术普及。在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假日节点,策划开展“歌唱祖国”“百团汇演”等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3.常态化开展免费开放,办好中心城区常态化演出。坚持人民至上,提高服务意识,推动免费开放服务效能更加完善,服务项目更加多样,服务保障能力更加突出。巩固拓展“天天有戏看”惠民演出等常态化演出成果,推动中心城区常态化演出高质量开展。4.开展筹备举办第十一届陕西省艺术节相关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