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翔区> 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紫荆学校

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紫荆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17 14:16
单位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紫荆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
法定代表人 苟恩军
开办资金 10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凤翔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9.61万元 108.86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紫荆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凤翔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教育教学1、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小组问题研讨,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锻炼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数学课堂上设置生活场景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根据学校特色与学生兴趣,组建了书法、绘画、足球、科技制作兴趣小组,每周安排课时开展兴趣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多元技能与特长。(二)师资队伍建设1、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定期组织校内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技能提升、班级管理技巧等方面,全年累计开展校内培训6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校外培训与教研活动,本年度共有7人次教师参加了省级、市级、区级教师培训以及学科教学研讨会,促进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教育经验。2、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计划,为新入职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通过传帮带,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本学年共有4对师徒结对。(三)德育工作1、构建全方位德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德育工作。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班会活动,如“文明礼仪伴我行”“诚信教育”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文化长廊、班级文化墙,展示学生作品、名人名言、优秀事迹等,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四)校园建设与管理1、持续改善校园硬件设施,对教学楼进行修缮,维修更新教室的教学设备,如电子白板等,提升教学现代化水平;完善体育设施,新建标准化足球场和塑胶跑道已投入使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场地。 2、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教育,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与应急逃生能力。加强校园餐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把控食材采购、加工等环节,确保师生饮食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年度,学校的基础教育不断发展,学生在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本年度我校在凤翔区首届全民营养周绘画征集活动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凤翔区2024年“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获三等奖。新建标准化足球场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办学条件。学校合理规划教育经费使用,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开源节流,实现办学经费收支平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专业发展不均衡:部分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方面成果突出,但仍有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参与教学研究积极性不高,在专业成长上存在一定差距。2、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尤其是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学校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教学设备老化。 (二)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分层培养: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对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培训与指导;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提供更多参与课题研究、教学改革项目的机会,设立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提升专业素养。 2、积极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专业教师;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更新教学设备,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教学工作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2、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分析,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业成长档案,及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精准指导教学。 3、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组织校内教学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成果。(二)师资队伍建设1、加大优秀专业教师引进力度,充实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持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成长;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争取在省市区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发表更多论文,研究更多教育教学课题。3、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教师教学业绩、专业发展、师德师风等纳入考核范围,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三)德育工作1、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创新德育活动形式,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四)校园建设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更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布置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2、进一步完善校园硬件设施,计划对教学楼进行粉刷、线路整改,改善教学条件;对校园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信息化教学环境。3、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本年度我校在凤翔区首届全民营养周绘画征集活动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凤翔区2024年“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获三等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