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和种苗工作站(榆林市榆阳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榆林市榆阳区林业调查设计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推广先进林业技术,促进林业发展。林业技术推广、林业生产经营指导林业技术人员培训、林业统计调查森林资源和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调查与保护工作 | |
住所 | 榆阳区上郡北路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玉宝 | |
开办资金 | 389.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36.82万元 | 488.4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和种苗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0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园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是榆林市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的攻坚年,也是我区推进生态空间高质量治理的关键之年。我站围绕国土绿化项目、重点区域绿化、市区共建绿化和美乡村绿化、退耕还林等工程,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任务完成情况1.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完成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2023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设计和技术指导工作,项目设计了人工新造林和退化林分修复两部分,总面积61237亩,总投资9775.4943万元,共栽植各类苗木1196.3615万株。2.和美乡村和校园的绿化完成古塔、镇川等20个乡镇70个和美乡村绿化工程的设计及监理工作,共栽植各类苗木113.7818万株;完成青云镇中学、十四小、刘官寨中学、第二十小学校的绿化设计及监理工作,共栽植各类苗木2.6771万株。3.市区共建项目完成2024年榆阳区大河塔镇开光川困难立地、2024年榆阳区榆神高速两侧绿化等35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工作。4.退耕还林工程(1)加强南部山区退耕还林地的管理管护工作,做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2)完成2024年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共兑现资金759.737万元。5.义务植树工作完成我站所承包的19个乡镇,2个涉农办事处义务植树工作,镇村两级干部累计上劳4804人次,完成义务植树9.139万株,设立标志碑,并对原有义务植树基地进行了补植、抚育等相关工作,并建立档案。6.大扁杏保险和产业发展(1)完成镇川、上盐湾、鱼河峁、鱼河、青云、古塔6个乡镇41029.5亩大扁杏的保险工作。(2)在鱼河峁镇岔上村完成大扁杏嫁接西梅、红梅杏100亩;完成鱼河镇吖吖果业林下种植中药材350亩。7.林业调查规划设计(1)征占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全年共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调查报告131个、项目用地629.774亩。(2)林业规划设计2024年完成造林绿化项目共计118个,其中完成招投标项目24个,总投资10164.0万元。(3)林业鉴定工作一是林业调查鉴定工作:全年共计完成常规违法破坏和占用林地案件鉴定报告181个,共计调查涉案面积为2298.729亩,测量木材材积15.8737m³,刑事35个,行政146个。二是森林督查和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完成历年森林督查反馈图斑恢复植被的数据整理及国土三调数据分析,并成图为各乡镇恢复植被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完成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图斑1605块的现场调查以及植被恢复技术指导工作,并建立恢复植被台账;同时开展了对非林地等不能恢复的地块进行异地置换工作;完成643块第二批移交公安刑事图斑的现场调查工作。三是协助相关部门工作:完成国土空间绿化项目地类分析、地块上图、无人机航测等工作;完成海流兔河西榆阳界内地块地类分析工作;完成各类数据的核对以及资料准备工作;配合办案机关完成历史影像数据分析工作。8.野生动植物保护(1)认真搞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科技活动周”“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期间在城区广场公园和乡镇集贸市场就野生动植物及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及科普知识向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宣传期间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宣传礼品2000多份。(2)搞好野生动物栖息地巡护监测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区陆生野生动物巡护监测,完成对我区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监测巡护;确保对野生动物的异常死亡做到第一时间知晓,准确判断,及时上报;对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非法猎捕和伤害野生动物的行为做到震慑及制止。(3)加强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日常管理工作对我区范围内博丰动物园有限公司和马磊大漠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两家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的野生动物繁育种类和数量进行核验,对防疫情况和安全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这些人工繁育场所健康运行。(4)做好野生动物救助工作2024年,共接到野生动物救助报告60多次,其中救助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猎隼、红隼、雕鸮等9只。同时对委托救助单位救治的受伤病野生动物进行跟踪监管,提高了救助成效。9.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根据省市及《榆阳区古树名木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方案》要求,组织技术人员对我区范围内古树名木资源进行补充调查;聘请专业团队对我区4株树龄千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制定了养护复壮方案;同时对每株古树及古树群的生长环境与生长状况进行监测记录;为管护单位提出科学养护建议,确保古树正常生长;和大多数管护单位签订《古树养护责任书》。10.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对我区范围内湿地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并向林业局提出保护建议,积极配合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做好林草湿综合监测工作中的湿地图斑调查。11.林木种苗质量管理和生产经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等相关法律发挥;统计全区种苗生产经营状况;参加榆林市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培训等各类培训;完成榆阳区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完成“三北”等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种苗保供调研工作;完成“双打”及抢采掠青打击工作。12.科技支撑(1)《榆林市杏树优良品种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一是完成修剪、施肥、浇水、防冻、防虫等管理管护工作;二是观测记录各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2)《榆阳区经济林引种试验示范》项目:一是完成引种试验示范优良品种苗木558株进行栽植;二是引进果桑10个品种380株,饲料桑8个品种480株,完成管理管护工作。三是观测记录各个品种的成活率、生长情况;四是完成了防治管护工作;五是观测记录各个品种的保存率、生长量及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3)《榆阳区元宝枫引种栽培试验示范建设》项目:一是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完成了三个不同地类上各栽植的元宝枫的浇水、病虫害防治、除草等管理管护工作;二是记录物候、成活率、地径、干径、高度、冠幅、叶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4)《榆阳区大扁杏晚霜冻害防治及品种改良试验示范》项目:调查古塔镇张雷沟村和城郊林场大墩山苗圃李杏试验基地等地的大扁杏嫁接西梅、红梅杏和优一成活率,病虫害防治、抹芽、摘心、绑枝支架等管护工作。(5)《陕北仁用杏基地建设与丰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完成榆阳区南部山区7个乡镇的仁用杏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现场会,通过举办技术培训提高榆阳区仁用杏丰产栽培技术,培养一批仁用杏基地建设与丰产栽培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为榆林百万亩仁用杏基地建设和榆阳区仁用杏产业提供科技支撑。(6)完成《仁用杏栽培技术规范》《仁用杏育苗技术规范》两项榆林市地方性标准。13.精准扶贫为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我站安排3名技术干部(第一书记1人、工作队队员2人)到鱼河峁镇岔上村驻村帮扶,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帮实促,努力做好村民的贴心人。根据上级扶贫要求,我站抽调32名帮扶工作人员,配合区扶贫办对我站帮扶的岔上村进行“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回头看专项督查,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摸清联系户基本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按照工作要求进行帮扶。14.森林防火根据林业局的安排,我站抽调30多名技术干部在传统祭祀节日对南部山区的7个乡镇的重点区域、路口进行严格布控,对群众开展文明祭祀宣传,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生态效益通过造林绿化工作的实施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土地保育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气候。2.社会效益有助于改善榆林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周边地区提供生态保障;通过绿化工程,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当地旅游吸引力,增加旅游收入;提高林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苗质量,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增加林业产值。三、存在的问题1.近年新栽植大扁杏幼林普遍存在重造林轻管护现象,建议督促各乡镇村组对所有幼林地进行间作。2.林木种子经营许可和苗木检验没有明确界限,造成工作环节衔接不畅,严重影响省、市各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四、下一步打算1.加强抚育管护,管理好绿化项目,促进林业更好地发展;2.抓好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资质名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资质等级:乙级证书编号:乙27—033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奖情况:1.2024年1月被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授予“野生动植物保护”先进集体。2.2024年3月被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授予“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进集体”。3.2024年3月被榆林市榆阳区妇女联合会授予“榆阳区巾帼文明岗”。4.2024年3月被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模范单位”。二、诉讼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