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物业服务中心

宜川县物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7 11:03
单位名称 宜川县物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物业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指导、监督物业企业服务行为,维修资金归集、使用,资质审核。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二楼203室
法定代表人 杜建耀
开办资金 2.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宜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0.4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物业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住建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提高防范意识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宣传2次,印发物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册500余册,小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3次,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在小区“四公开一监督”宣传栏张贴消防、安防、高空抛物等有关法律法规200余份。(二)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清除安全隐患按照《2024年物业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召开了宜川县物业管理工作会议,印发了《宜川县物业管理小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宜川县物管小区“清楼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共清理管道井3500余个,清理疏散通道杂物150余吨,30个物业小区对消防通道、停车线进行了标示标线。更新消防灭火器800余个,清理乱涂乱画和小广告1000余处,更换楼道公共照明灯具300余处,清除更新破损、退色等公示牌、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标语等80余处,对管道井、防火门、安全出口等张贴温馨提示、安全警示1.2万余处,组织指导物业消防人员演练2次。配合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物业小区电动车管理及打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制作悬挂电动车摩托车停放管理岗位责任公示牌30余处;印发《关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承担法律责任的通告》500余份;打通生命通道,集中开展清楼道、机动车停放专项整治行动。(三)结合专项整治,规范服务行为按照县文明办关于充实工作力量,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精神,开展物业小区专项整治工作。督促物业整改反馈问题200余条;积极配合县爱卫办关于国卫复审工作。督促物业整改反馈问题80余条;结合关于“村霸”等黑恶势力集中整治活动,共查处物业以水、电捆绑收取物业费涉乱现象3起;排查调处化解物业领域矛盾纠纷36起,调处化解群众急、难问题2起。物业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建立健全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协调运行机制,德馨园小区建成党群服务驿站、老年活动中心,盛世家园红领网格工作站,荣盛家园网格工作站、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着力加强“一老一小”服务,充分发挥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纠纷化解等平台作用。(四)加强部门协作,开展专项整治,维护群众利益按照宜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服务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结合《宜川县加强和改进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住建部门组织专项检查2轮次,32个物业小区已全部按照要求悬挂了四公开一监督公示牌,其中:在7个小区发现10个问题,现场整改2个,下达整改通知书8份;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83人次,检查物业小区20个,处理投诉举报物业收费问题1起;公安部门组织警员对物业小区的虚假宣传、物业服务合同、公共收益管理等进行检查,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城管执法部门建立小区巡查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力度,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6起,已全部落实整改到位。(五)夯实工作责任,落实目标任务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宜川县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息全链条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住建局《关于宜川县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及充电设施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中心组织街道、社区50人组织对我县116个既有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及充电设施进行了摸排,目前有电动自行车小区102个,据统计共有电动自行车数量2265辆,已经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及端口小区60个(占全县小区52%),共安装端口数量1209个。全县物业小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2轮次,累计整改电动自行车管理类问题4起;安装智能阻车系统158套。(六)规范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不断规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实行专户专存、专人管理、严格按照使用审核标准、使用流程执行。2019年开展清缴工作以来,我中心通过会议、发布公告、下发催缴通知、住建、公安、扫黑办联合下发督办通知、行政执法、限办业务等措施展开清缴行动。目前,共计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4222万元,共计住宅11142套。其中,累计清缴开发建设单位代收资金全面开展清缴开发企业及建设单位代收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累计收缴2730万元;其中清缴开发企业代收资金1856万元;使用1个项目14万余元。对我县“一号小院”在建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印发了《关于物业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告知函》,告知当事人缴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做到事先介入、防患未然,确保开发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履行义务,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及住建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中心按照县政府2024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和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物业领域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物业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住宅小区整治;物业领域“村霸”整治行动;小区物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配合开展“双创”复审等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的工作任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充电设施布局不均衡。在116个住宅小区中,物业管理小区配建率较高,非物管小区配建较低,存在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措施:加强现场勘察、做好沟通协调、确定建设位置,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把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列入改造内容,缓解小区居民充电压力;针对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持续加强居民小区安全管理,积极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全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坚持“党建引领、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参与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履行部门职责,积极集思广益,推动小区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高物业服务社会满意度、常态长效监管深入推进、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行业整体水平。(二)持续加大条例宣传,凝聚共识,依法治理。引导全社会学法、用法、守法,强化普法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督促物业企业诚信服务,让大家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知法、守法,运用法律解决物业矛盾,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三)规范服务企业的经营行为,提升业主的满意度。综合统筹协调,健全科学物管体系。建立职责明确的物业管理体制,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属地管理,业主同治的良好格局,进一步强化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指导业委会,规范运作,督促物业企业诚信服务,依法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会信任度。(四)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开展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将评定结果与物业项目评优、招投标等结合使用,加大企业失信惩戒力度。利用市物业服务行业协会职能,加强对项目负责人、企业关岗位的培训与管理,制订行业行规,杜绝行业恶性竞争,构建和维护良好的物业服务市场秩序。(五)加强培训学习,充实物业人才队伍。积极吸纳一批物业专业人才,锻造一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红色物业团队,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打造物业品牌,承担一份物业责任,树立社会形象,让“红色”贯穿物业管理工作始终,为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六)开展执法检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将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放在首位,把群众关切作为工作的重点,合理规划抽查工作的领域、范围和频次,改变了以往执法工作按部就班的模式,形成了新的机动灵活的工作状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