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川县> 延川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延川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7 10:26
单位名称 延川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受理、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负责协助处理重要信访事项;负责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完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访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住所 延川县南关汇通大厦二楼
法定代表人 孙锐
开办资金 4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川县政府办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8万元 4.9万元
网上名称 延川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政务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单位章程执行情况:本年度严格按照本单位章程执行,单位名称、住所地址、单位性质、单位法人代表均无发生变动,本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我单位的各项事务,资产管理方面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执行,资产损益情况正常上报,开办资金未在变更范围之内,没有受奖罚及投诉情况,无违纪现象发生,无接受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二、以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开展情况(一)预防法治化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坐班接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机制,县信联办安排集中排查化解10次;县级领导坐班接访121次,接待群众187人次。(二)受理法治化方面。今年以来共登记197件(初访96件,重复访101件),其中意见建议类7件,检举控告类9件,其他类5件,申诉求决类127件。及时受理率100%,未发现应受理未受理,转交不准确情形。(三)办理法治化方面。今年以来共登记应办理信访事项396件,其中:调解和达成协议276件,依法导入公安机关法律程序24件,导入审判机关诉讼程序1件,行政三级办理78件。已办结389件,正在办理7件,应办理未办理3件。(四)监督追责法治化方面。今年以来,因进京越级重复访和非访,县信访联席会议召集人集中约谈镇街部门5个;纪监部门批评教育1人,提醒谈话4人;县信联办印发通报批评函9件。(五)维护秩序法治化方面。今年以来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处理非法信访人2批2人次。县信联办累计下发累计下发交办函44件、提醒函93件、劝返函35件。完成重要接待、重大活动期间信访安保维稳活动20余次,未发生任何负面影响信访事件。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安排部署工作推进情况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信访工作8次。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批阅信访事项17件次,调研、接访、下访7次。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先后9次主持召开信访联席会议、重点案件交办会议、信访工作专题推进会议。解决信访问题19件,化解信访积案12件。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梳理交办重点案件2批19件,全部落实县级领导包案,化解省级领导包抓案件1件。(二)上级交办事项办理情况国家信访局交办信访事项2件,督办信访事项5件,已全部按期化解上报;中央信联办督办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事项8件,已核减3件,化解汇报2件,正在办理3件。省委巡视组交办重点信访案件15件,全部办结。(三)县级重点信访案件办理情况县信联办共计交办19件重点信访案件,涉及16个责任单位,截止12月底共化解12件,化解率为63.2%,正在化解7件。三、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走访情况2024年,全县共接待来县访共322批1694人次,同比批次上升23.85%、人次上升9.1%,其中集体访122批1378人,占来访人次总量的81.35%,同比批次上升8.1%,人次上升0.7%;到市访共11批16人次;赴省访2批2人次;进京访16批22人次,其中非访4批4人次(贺彩莲、郭龙龙、张碧莲、刘王忠)。(二)网信情况网上信访共登记522件,其中:走访331件,来信47件,网上投诉144件;调解和解达成协议276件;一次性化解率97%;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100%;应办理信访事项396件,已办结389件,按期办结率100%。网上投诉中:纯案数114件,纯人数96人。重复访54件,重复率37.5%;初访96件。按信访目的分类:意见建议3件,检举控告9件,申诉求决127件,其他5件。四、存在问题:一是进京访总量高位运行,暴露出重点人员管控及信访问题化解方面工作不力。二是信访工作法治化推进工作抓手还比较单一,行政三级办理多,通过其他法定途径归口办理少,多元调解和诉访分离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是智能信访信息系统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业务干部认真学习操作,最大限度避免因业务要素不全、操作不当导致办理质量不高。五、整改措施(一)强化多元化解。在现有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参与信访矛盾调处的社会面,创新推开信访矛盾化解“菜单式”服务模式,完善各项调处制度,让矛盾调解渠道多样化、措施精准化。(二)强化网上信访。当前,网上信访逐渐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主渠道。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各类宣传渠道,充分发挥代办员、网格员引导带投职责,让更多群众感受新时代信访工作的高效、便捷。同时,我们将严格督促责任单位,认真分析研判各类投诉建议,及时认真高效办结各类案件,确保实现县上便捷投、线下认真办的良好势头。(三)强化积案化解。全面分析梳理现有县级信访案件,周密安排部署,按照县级领导包案、责任单位主办、信访部门督促协办的原则,全面推动化解。及时办理中省市交办的各类重点信访案件,按期办结,不定期回访,确保质效。六、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以“大排查大化解大起底”为抓手,采取定期排查与阶段性排查相结合,做到矛盾纠纷全掌握。以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完善镇街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社会治理资源力量协调处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和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持续推进信访法治化规范办理。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按照《信访工作法治化指南》,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精准规范转送交办督办信访事项。大力加强信访信息化建设,用好新上线的智能信访信息系统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统计系统。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按照线上线下办理程序,做好访、网、电、信办理答复工作,推动信访问题及时就地化解,力争“最多访一次”。(三)持续推进信访积案攻坚克难。对于上级交办重点案件和县信联办交办案件,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全面分析研判,制定化解方案,明确化解时限,尽快推动化解。对于合理诉求已按政策处理到位,且存在信访意向的人员和群体,各责任单位要始终与其保持有效沟通,不厌其烦地做好疏导、教育、转化工作。(四)持续推进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思想教育,进一步引导干部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守“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和情怀,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分类分层举办乡镇和部门信访干部业务素质能力主题培训班,着力打造一支敢于担当、业务精良、勇于进取的新时期信访干部队伍。(五)持续推进重要节点安全维稳。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做到安排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按照“北京不去、省上不聚、网上不炒、到市有序”的工作目标,对属地情况实行“一天一排查、一天汇总、一天一分析”,特别是做好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确保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期间不发生择机进京信访情况,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不给省市抹黑添乱。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