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川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延川县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中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制定全县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承担县属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管理、业绩考核、产权变动核准和备案等职责;参与企业机构人选考察推荐工作;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金进行管理。宣传、研究、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及革命先烈精神,完成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 | |
住所 | 延川县原讲师院1-6号 | |
法定代表人 | 董玉鑫 | |
开办资金 | 18.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川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万元 | 3.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川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政务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为切实发展壮大县域文化产业,我县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深入挖掘“黄河、黄土、红色、知青、作家”五大文化内涵,坚持发展壮大现有企业和创新培育新兴文化市场主体相结合,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具体如下:一是全力抓好企业培育。为全面落实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部署,推动县域文化企业快速发展,组织召开了《延川县宣传系统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2025年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包装申报工作会议》,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文化企业78户,及时听取回应企业诉求,确保企业“应贷尽贷”。二是扎实培育影视文化产业。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繁荣影视文旅产业。陕西省委宣传部鉴于延川县在全省影视产业发展中作出的一些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对延川县委宣传部予以表扬。今年,电影《浴血王家川》《战士荣耀》在延川完成了拍摄,正在积极对接《延安归来》《五号联络站》《陈家庚》剧组的堪景拍摄。延川全域影视基地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江苏华莱坞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影视文化合作框架协议,与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约电影《歌唱祖国》项目和锡西文创园共建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江苏锡西影视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捐赠价值二百万元古装民国道具。自筹出品的电影《黄土火种》,现已进入拍摄阶段。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县委宣传部三级调研员贺春光、工业园区副主任刁衍一行前往西安电影制片厂、陕西伯乐聚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与伯乐文化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伯乐文化公司的影视作品《黄河岸边枣儿红》将在延川拍摄;延川县旅游扶贫开发公司与江阴粮源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秦风吴韵”苏陕协作合同;文产中心主任董玉鑫赴深圳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与深圳宏博昌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等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索在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市场推广宣传、人才交流培养等重点领域的合作路径。四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5D电影院提升改造项目获得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00万元,延川全域影视基地马家湾古村落改造提升项目获得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55万元。五是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开展了文化惠民演出、秧歌拜年、书画展览、送虎头鞋、非遗视频直播、游乾坤湾等活动;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此次活动黄河站的创作地点与活动主会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摄制组在黄河乾坤湾景区进行拍摄取景工作;组织了“东北百家旅行商媒体走进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全方位深层次了解景区旅游新亮点、建设新成果;举办了“千人腰鼓百人唢呐齐聚乾坤湾”“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抖音挑战赛”以网红达人视角,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深度挖掘、宣传延川文旅景点,助力文旅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六是大力弘扬延安精神。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进一步发挥延安精神引领作用,按照《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创建“弘扬延安精神示范基地”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弘扬延安精神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严格创建流程。已推荐延川县山花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3个部门乡镇创建了“弘扬延安精神示范基地”。七是切实强化人才培养。协调县妇联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手工艺技能培训5期,受益人员达300余人次;举办了“道情唱红延川城暨陕北道情培训活动”;开展了“2024年冬季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我县积极开展调研,确定延川县山花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郭如林艺术工作室为我县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单位。其中,延川县郭如林民间艺术创作工作室被认定为延安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示范点。组织召开了延川县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推进会,引导县属文化企业和非遗传承人收集整理民间文艺作品,建立民间文艺作品数据库,组织引导县属文化企业和全县民间文艺传承人对优秀民间文艺作品进行备案、版权登记等。统计上报了郭如林艺术工作室民间美术(剪纸)1400件、民间美术(布堆画)319件、商标5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024年,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5D电影院提升改造项目获得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00万元,延川全域影视基地马家湾古村落改造提升项目获得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55万元。协调县妇联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手工艺技能培训5期,受益人员达300余人次;统计上报了郭如林艺术工作室民间美术(剪纸)1400件、民间美术(布堆画)319件、商标5种。三、存在问题:1、培育规上文化企业难度较大。我县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户,截至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0512千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3%。拟培育的山花演艺公司营业收入420万元,离入库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整体来看我县文化企业结构不优,涵盖行业覆盖面窄,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缺乏龙头型大企业引领带动发展。现有规上文化企业大多为小规模经营,经营的业务普遍单一,统计部门对于企业入库方面的门槛越来越高,税务部门对于进入规上企业的税率提高,都不同程度影响了企业入库的积极性。2、文化和旅游融合不够。虽然我们搞园区式聚集,促进产业培育,但整体来说文化园区氛围不浓、业态不丰富,文化与旅游、影视、农业、科技等要素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的综合利用还不够,资源优势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3、延川全域影视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产业链薄弱。随着我国各地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影视产业区域间同质化竞争逐步增多,发展模式也不断转变,影视剧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化整合基地管理的必要性更加凸显。亟需建设老延安影视城,急需完善影视道具库、摄影棚、影视基地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影视基地的知名度和成熟度。4、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县级文化创意创新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缺乏,专业层次不够高,对企业科学指导管理效果不明显,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5、研学培训产业空间巨大,需要创新课程设置,丰富研学形式。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育一家研学培训类规上文化企业。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文产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聚焦目标任务、找准问题短板、挖掘潜在资源、积极谋划项目,不断加大宣传推荐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将我县文化产业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一是多措并举推进规上文化企业培育工作。积极发挥文化产业服务专班工作优势,组织文旅、统计、税务、行政审批等单位对全县文化产业相关企业进行深度摸排,认真研究全县文化企业发展态势,挖掘有入库潜力的中小型文化企业,跟踪服务,大力支持,全力抓好延川县山花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川乾坤湾骏景索道有限公司、延川县驿路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延川县辉优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的培育、审核、入库工作。二是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实施“文化+”“影视+”“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文化旅游融合专题研究,策划更多有吸引力的主题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五大文化”内涵,丰富民俗文化演艺内容,加大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充分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构建特色鲜明的延川文化旅游发展新业态。三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延川实际和产业发展方向,建立项目储备库,精心包装谋划,不断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申报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精准化开展招商活动,组织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丝博会、西博会等招商推介活动。四是全力打造全域影视基地。继续完善影视协拍和服务管理办法及基地功能配套,建立“延川县影视选景地图”,优化“群众演员数据库”“道具库”,依托延川全域影视基地公司,积极争取《平凡的世界》电影落地延川。五是强化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挂职锻炼”“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增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切实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