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绥德县智慧社会建设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原则,惠及民生,建立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业务范围:开展以公共安全、电子政务、城市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政务 | |
住所 | 绥德县政府大院 | |
法定代表人 | 刘二周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绥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5.42万元 | 376.94万元 | |
网上名称 | 绥德县智慧社会建设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举办单位由绥德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变更为绥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以推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和政务公开建设“规范化、数字化、服务化、长效化”为目标,积极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各行业部门,使中心工作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一、积极作为,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一)、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改进提升干部作风能力为重点,结合单位工作职责,细化措施,促进党员干部作风得到大的转变。(二)、制定2024年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和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并下发全县各相关单位。(三)、联合县市场监管局、消防大队等相关单位对全县被行政处罚的28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专项信用修复培训。(四)、做好公务员录用、调任、事业单位招聘和企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的信用记录查询。(五)、积极开展“3.15”等信用体系建设户外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的信用意识和诚信理念,加强群众诚信观念,扩大诚信社会影响力度。(六)、建设绥德县数字乡村公共平台。通过“县-镇-村-人”四级数字化连接体系,为乡村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生活服务提供高效、便捷、融合、共享的服务通路。(七)、建设县级大数据中心。以乡村产业、公共服务、基层治理、乡村文旅等4大应用平台为主,形成“1+4+N”规划体系,实现“以图管地、以图管产、以图智治、以图决策”。(八)、开展全县数字政府和智慧社会兼职调研工作,为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九)、积极协调市智慧局开放县区端口,利用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县级各部门业务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及共享。(十)、贯彻落实中省市考核指标,依据《绥德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连续3年出台政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在全县范围开展政务公开考核评估事宜。(十一)、以试点先行总思路,《行政村政务公开目录(征求意见稿)》,在郝家桥村、柏树岔村和朝阳路社区开展村级政务公开目录的意见征求活动,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下一步与组织和民政部门探索开展村级政务公开融合工作。(十二)、按照《绥德县基层政务公开专区建设标准》,规范满堂川镇政务公开专区镇级试点建设,开展政务服务大厅政务公开专区二期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图书馆、档案馆政务公开专区标准化建设前期工作。二、取得主要的社会效益一是积极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印发《关于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的通知》,在市场监管局、教体局和满堂川镇开展3次活动,参与群众点赞称好,拉进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二是按照《绥德县政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民代表列席县政府重要会议办法(试行)》,规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民代表列席县政府重要会议,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会议办理中,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增强政务公开透明度和民主参与度,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三、存在的问题(一)、项目经费短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库建设和深度考察等方面急需资金支持。(二)、人员编制不足。缺乏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需充实配备。(三)、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系统整合性明显不足,信息化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公共资源浪费严重。(四)、政务公开还存在政务公开理念薄弱、方向不够精准,部分单位和人员贯彻“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有偏差,存在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会公开的现象;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26+6”个领域目录梳理还不够精准,还需“补课”完善。改进措施1.按照《榆林市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榆政办发[2024]2号)文件精神,出台绥德县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办法,规范全县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信息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务信息系统应用绩效。2.按照《关于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的通知》(绥政办发〔2023〕23号)文件精神,开展政务公开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进企业、进乡村、进家庭等“六进”活动,宣传解读重要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全县政务公开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3.推进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我县现有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邀请数字政务相关专家通过讲座、指导等方式,对各单位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强化各单位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后续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应用打好人员基础,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奠定数字化的保障。下一步工作计划(一)、进一步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构建数据归集治理、强化电子政务的学习与运用。(二)、建成绥德县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建设集政务服务监测、服务效能评价、特别事项呈报、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汇集全县政务及行业信息资源,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一屏知全县、一键政务通”。通过数据分析模型,汇聚经济态势、社会发展、公共安全、社会热点等信息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展示。(三)、完成全县各部门、乡镇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现有电子政务外网43条,由电子政务中心统一为全县各部门、乡镇配备电子政务外网,统一招标付费管理,为县政府网站各镇、各单位自主上传信息,实现OA协同办公做好基础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