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第一中学

宜君县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17 09:18
单位名称 宜君县第一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宜君县宜阳中街127号
法定代表人 韦锋
开办资金 253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君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12万元 234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第一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10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教改攻坚,提升教育质量。(一)教学管理精细化。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制度,抓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守好教学教研常规,落实精细化管理。(二)教师发展专业化。通过名师引领、专题研讨、课堂观摩等形式,着力打造一中本土名师团队,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在教育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三)课堂改革深入化。依托“西安高新一中云班”合作项目,确立“先行先试树标杆,以点带面广推行”改革思路。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安全守护,构建和谐校园。(一)安全教育常态化。利用暑期教师培训、教师例会面向全员教师开展安全教育,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方案要求。(二)安全演练实战化。教育处、治保处负责每月开展安全应急演练,包括消防演练、地震演练、防暴恐演练等,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三)安全管理体系化。做好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各类档案。完善安全工作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管理责任,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落实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和教师值周制度,做好安全警示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演练,设立“护学岗”,引导教职工、学生、家长全员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德育润心,培育时代新人。(一)教育引导沁心田。把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慕思、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重大活动之中,开展校纪校规学习和法制教育。加强教师值周工作,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作用,从纠正学生点滴问题抓起,悉心引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二)榜样示范树标杆。一年来,我校树立优秀学生典型多个,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表彰大会等形式,奖励优秀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勇争先。(三)氛围营造育新风。积极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倡导“向榜样看齐,让我们做得更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引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后勤保障,助力教育教学。(一)财务管理规范化。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经纪律,做好学校公用经费的管理、使用。(二)食堂管理精细化。(三)办学条件优质化。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资金对学校餐厅的操作间进行改造,改善食堂环境,确保师生用餐卫生和安全;对书吧、锅炉房、配电房进行改造,配齐安全设施设备;对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卫生间更换冲水设备,确保正常使用;投入资金对实验室、党员活动室、团队活动室、教室等进行室内布置,做到制度、文化宣传上墙,部室建设逐步规范。(四)服务意识高效化。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校园、教室和处室线路维修及学生宿舍用电的管护,做好冬季学校供暖系统、用电安全和夏、秋季校园排水安全排查工作。后勤组人员秉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现问题随叫随到,及时解决,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正常顺利开展。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收获了一份份希望。今年中考,我校成绩名列全市第五,学校三级三类骨干教师梯队已健全,教学教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多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涌现出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市县各级教学能手。争取“中央人民银行贫困救助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校园餐计划”。构建多层次课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要求下,开足开启了国家规定课程以及德育课程、劳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学校各类活动实现一周一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展示的舞台,成长的足迹,享受成功的喜悦。下半年,学校改造了实验楼、教学楼、办公楼与各类部室,添加了各类教育教学仪器和设施设备,使学校的硬件环境达到更高标准,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高标准通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验收。今年中考成绩仍然保持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真正实现了“质量立校、教研强效、文化兴校、特色名校”的办学追求,也已成为县域内“有品位、有内涵、有特色”学校。坚持“名校+”校际交流,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落实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和教师值周制度,设立“护学岗”,做好校园内和校园周边定期安全排查。做好各类优秀学生的表彰,本学期共表彰各类优秀学生多名,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抓教研教改,促教师成长,我校成功申报省市县级课题多个。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寄宿生生活补助”和“营养餐补助”的发放工作,严格标准,严格政策,确保学生人人享受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规范学校食堂的管理,成立膳食委员会,组织膳食委员会成员进行市场询价、核定食堂饭菜价格,实行领导陪餐制,定期开展灶务人员培训、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回顾一学年工作,在学生德育工作方面,我们还存在高耗低效、家校合力不够、教育长效性不强等问题,学生习惯养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师成长方面,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还不够多。在教学方面,教学工作抓得不够实,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还不够深入,教研活动还不够丰富不够深入,社团活动的质量有待提升。四、改进措施:按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坚持五育并举,研究制定学生素质提升系列活动方案,以活动促学生思想行为端正,以活动促学生学业提高。在德育工作上要坚持好的做法,继续巩固好学生养成教育,不断改进的方式,丰富德育形式和载体,加强教育参与者的密切合作尤其是家校合作,关注问题学生,努力使日常教育及主题班会开展能入脑入心,切实促进学生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上有大的转变。在教学方面,努力打造本校名师团队,选拔培养一批优秀的年级组长团队,抓好教研组学科周活动、体育活动、各项比赛活动。立足校情,进一步拓展“名校+”校级交流活动,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通过深化“三项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双减”与五项管理聚焦课堂,提升核心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常态管理、科技赋能、心理关怀牢筑安全防线;通过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家校协同、文化浸润培根铸魂,涵养文明校风,强化德育工作:从食堂管理、改善学校办学设施设备、倡导节能环保等方面优化后勤服务、提高师生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