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1、制定并实施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计划及引导和指导工作。2、负责管理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科普知识教育、情感教育,开展科技创新、读书、体艺特长培训等活动;组织特长学生参加相关活动。 | |
住所 | 宜君县宜阳北街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汪公喜 | |
开办资金 | 4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万元 | 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以下的活动: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精心制定计划,努力营造育人环境。为了增强我中心工作有效开展,积极推进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计划的实施:一是精心制定全年工作规划,教职工制定具体的学年活动计划,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二是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积极与学校、社区等相关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导和指导青少年参与校外活动,本年配合县团委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宜君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工作委员会的请示,得到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宜君县工作委员会的批复。三是选派专人赴延安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研学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四是强化业务培训,通过定期组织会议、培训等方式,提升活动组织人员的专业能力。多途径加强教育活动开展。一是通过举办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六月份,开展了校园文明礼仪培训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二是举办科普展览活动,组织了7-9岁学龄段学生参观县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AI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暑期组织了6-7岁学龄段学生研学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观摩中懂得生活常识。精心部署,开展特长培训活动。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我中心制订了统一的培训计划,各专业课教师按照中心统一培训计划,结合本专业特点制定自己的专业课培训计划。一是开展暑期培训,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整合资源、精心谋划、认真组织,通过外聘教师和中心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书法、舞蹈、篮球、乒乓球、绘画、器乐等7项艺术课程培训班。二是开展进校园为青少年学生送艺术课活动,中心选派五名教师到城关第一小学、彭镇中心小学、哭泉中心小学,送去了声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率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乡镇学校,为学生“第二课堂”助力。校外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中心始终以服务未成年人为宗旨,开展公益送教进校园活动,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下午,为教育资源匮乏的乡镇学校送教,本年度累计送教82节次,102名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让更多孩子共享教育优质资源,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开设兴趣教学班,培养广大青少年兴趣爱好。青少年校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兴趣和专业特长的重要阵地和载体,并且能够有效的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和短板。本年来,我中心举办了7个兴趣教学班,其中篮球1个班,45名学生;硬笔字1个班,40名学生;毛笔字1个班,25名学生;儿童画1个班,42名学生;古筝1个班,20名学生;乒乓球1个班,28名学生;儿童舞蹈1个班,25名学生,服务广大青少年群体225名,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训结束时,中心组织200余名学员开展了结业仪式,孩子们通过表演、展示等方式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成果,45名学员和7名辅导教师受到了表彰。开展校外研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中心工作从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坚持以“孩子快乐、家长满意”为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探索校外教育新模式,联合城关第一小学,开展了“筑梦远航走进西安邮电大学”研学旅行活动,47名学生走进西安邮电大学,让他们在实地参观中感受大学校园文化,建立自信,拓展了教育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促进了中小学与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暑期,组织80余名学生,开展了“走进爱豆,体验新科技”研学活动和“走进消防队爱上火焰蓝”研学实践活动。在创业大厦里孩子们感受到新科技的力量,在消防队近距离接触消防员工作日常,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消防安全知识、消防设备使用和火灾应对方法,还将这些知识传播给家人和朋友,提升了社会整体安全意识,受到了家长一致好评。三、存在问题我中心部分设施、设备陈旧落后,导致可开展的活动和课程受到限制,只能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辅导培训,无法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专业教师也短缺,也没有提升现有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平台,加上地处山区,家长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够。四、改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一方面寻求社会捐赠,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积极争取设备捐赠;联系高校、科研机构,接收其更新换代下来但仍可使用的设备。另一方面与周边学校、其他活动中心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定期借用设备。加大对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一是组织学习相关校外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二是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先进活动中心的有益经验;三是组织外出培训,取长补短,增强培训的特色。对外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家长会、社区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让他们亲身感受活动中心课程和活动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建立沟通渠道,通过家长群、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活动中心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步,解答家长疑问;发挥公益职能,开展一些经常性、大众化、实施性强的公益活动。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抓好中心教师队伍建设。抓好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提高教职人员专业素养。发展每位教职工身上的特长,坚持组织每周二一次,每次一小时的“基本功”练习活动,定期组织相关业务展示活动,提炼专业发展能力;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强化基本功,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对外形成交流,组织教职工外出交流学习,借鉴各区县开展业务活动经验,拓展教职工视野和思维。加强各类艺术特长培训工作。一是开展兴趣班培训。以暑期培训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文艺等暑期培训班。二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联系县城及周边学校,利用学校每周的社团活动,组织教师为县域内学校提供艺术课程指导。组织开展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联合县城学校,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开展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联合县文化馆、图书馆、团县委等单位,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