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财政局信息技术中心

铜川市财政局信息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4 16:57
单位名称 铜川市财政局信息技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财政业务管理,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助力财政事业发展。财政系统网络建设及网络发展规划制定,构建网络安全方案及资源共享·市财政局网站信息搜集,内容更新及网络设备、软件日常维护和管理·网络故障的技术支持与维修,计算机网络资源整理归集·承担省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任务、计算机技术普及和登记达标考试工作·区县财政部门计算机网络业务指导,财政系统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培训
住所 铜川市新区金谟东路1号财税大厦3015室
法定代表人 李磊
开办资金 320.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0.2万元 300.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财政信息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1、完善制度机制,构筑网络安全基线一是不断修订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今年来,对原先40多项信息化建设及网络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开展重新修订工作。从体制机制、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系统运维、终端管理等6方面24类进行全流程体系修订,力求实现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一本清”,同时每个科室和局属单位明确1名网络安全联络员,确保财政网络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建立日常监测预警机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业务系统和相关服务器、数据库开展渗透测试和日常安全监测,对排查存在问题及漏洞及时进行修复。对财政专网、办公平台等重要业务系统均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复测工作。三是建设铜川财政网络安全与业务系统运行监测平台,对财政专网及办公互联网、各类信息化硬件设备、重要业务系统的实时监测,实现了信息化运维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局网络安全和系统运行的监测防护能力。2、严格技术防护,织牢网络安全防线一是严格实行内外网隔离制度,通过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实名认证制、IP和MAC地址绑定等策略,将内外网严格物理隔离措施落实到位。二是严格落实终端安全软件部署要求,全市接入财政专网的1824台计算机均安装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和亚信杀毒软件,覆盖率达到100%。三是不断排查清理弱口令,在财政云系统实行Ukey登录机制,建立密码复杂度校验和短信验证码登录机制,杜绝使用弱口令,及时关闭、清理僵尸帐户和非必要权限,不断提升系统登录防护机制。四是对财政专网内相关设备的系统及病毒库等进行了全面升级,对边界防火墙设备的安全策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增加横向和纵向访问时的具体端口限制策略,杜绝伪装ip进行访问,大大提高边界的网络安全性。五是全面排查网络中的老旧业务系统,对长期不使用的、已下线的业务系统做好数据备份及时完成资源回收,减少资产管理不严导致的安全风险。六是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定期开展攻防演练和应急演练。特别是在国庆、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实行7*24小时在岗值守制度。3、加快系统建设,走好数字财政路线一是进一步推进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应用,自2019年铜川率先试点陕西财政云核心业务系统以来,初步呈现现代化预算管理新格局。2024年以来,又不断完善数据应用分析机制,通过各种图标对财政资金实时监控预警,为财政管理方式转变提供了新模板。配合相关科室完成资产、采购、非税等业务的改革衔接。不断加强系统运维管理,建立重大、疑难、紧急问题响应机制和流程,确保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处理解决。二是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改革步伐,配合综合科对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施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工作。经过数月的积极推进,全市12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了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改革目标,财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医保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医保报销一站式便捷服务,极大方便了看病就医群众,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三是为充分发挥专项债券扩大有效投资,加强专项债券管理,配合债务中心建设了铜川财政专项债券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实行穿透式监管,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等信息,进一步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有效解决债券绩效监管不到位,资金拨付不及时、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信息化支撑。4、加大宣传培训,营造人人参与战线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培训工作纳入2024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以全省财政系统网络安全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开展经常性的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和推送,深入学习《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年度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和省财政厅举办的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并取得线上答题第三名的好成绩。开展经常性的网络安全、保密安全教育宣传片集中收看活动。在局内利用宣传展板、微信公众号、LED大屏幕、短信推送等多形式开展网络安全宣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对网络安全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人防与技防共促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财政云系统运行期间大量基础工作的开展确保了财政云系统在我市稳定运行和各预算单位的高效应用;推动财政管理不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变,全面提升全市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二)在政务公开和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信息化优势,使政务公开的力度和时效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三、存在问题2024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距离局党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安全技术监测手段还有待加强,防护技术相对滞后,相关安全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换代;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特别是网络安全方面缺少专职人员,同时财政干部的网络安全意识仍需提高。四、改进措施下一步,信息中心将重点强化技术防护体系,提升安全监测能力,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培训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宣传,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对网络安全工作的支持理解,实现人防与技防共同进步。五、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日常安全监测,将网络安全监测作为常态化工作,在每月定期开展监测扫描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渗透测试、应急演练等工作,进一步杜绝风险漏洞。二是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应急值班和重要节点值班制度,在关键岗位、关键时间节点启动7*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制度,同时在重要事件节点聘请专业机构开展驻场保障服务。并加强与网信、网监部门的沟通联络,切实做到出现网络安全事件快速响应、及时汇报。三是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和宣传培训,持续加强对财政干部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的培训宣传,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严峻形势,提高财政干部防范技能,做到人防与技防结合,为“数字财政”高效安全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