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吴起县>
吴起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吴起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4 16:51
单位名称
吴起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统计报送信息化统计指标;信息化基本知识培训;评审验收信息化项目;维护更新政府公众网;管理全县网络信息服务行业。
住所
吴起县农林水牧大厦7楼
法定代表人
宗伟
开办资金
26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66万元
298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吴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加强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一是积极在政府网站发布各类政务动态。在政府网站设置微信、微博、抖音、头条等新媒体矩阵,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矩阵主动公开各类信息,2024年,我县全年主动公开信息总数4152条。其中,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布政务要闻550条,视频新闻238条,镇街动态313条,部门动态599条,公示公告308条,公开发布政策文件、财政、就业创业、教育等重点领域信息1239条,开展调查征集6次,县长信箱收到信件,201条,答复201条,答复率达100%。形成了以县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其他政务新媒体公开渠道为辅的多层次信息公开矩阵。二是深化基层政务公开。其中包括线上村务公开。充分利用数字乡村平台,赋能村务公开线上化、便利化。包括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互联网+村民自治”等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开村务党务财务信息、征集村务决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其次,建设了政务公开专区。按照“分区合理、风格统一、便民实用”的原则,合理整合县政务服务大厅、县档案馆、县图书馆等现有场所和信息化资源打造政务公开专区,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通过不断加强政民互动。为进一步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化政务公开,建设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开放型机关,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我中心成功举办了吴起县2024年大学生到政府机关见习活动。三是持续强化业务能力。我中心积极参加了市政务公开办举办的“2024年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工作务实培训会”,为进一步做深、做细我县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工作提供指引,加强了网站运维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高度重视政府门户网站各栏目信息审核,对信息更新慢、错误链接、敏感词等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提高了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质量,促进了我县政府网站内容保障维护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大力宣传和弘扬吴起文化。结合“长征文化”、“退耕还林第一县”等特色文化,打造吴起特色品牌,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通过城市品牌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城市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城市品牌的持续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动力,有效强化城市品牌的建设。在市政务公开办的指导下,我们的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宽公开渠道、提升公开质量,逐步实现了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也提升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通过政务公开,让公众及时了解到相关政策,为下一步发展及计划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对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三、存在问题虽然我县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政务公开认识不到位。部分单位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和理解不够到位,工作比较被动,平常工作做好了,却没有及时公开,导致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慢。二是业务人员变动大。部门单位负责政务公开人员变动较大,专业能力不强,导致政务公开工作延续性较差,经常出现部分单位政务公开工作衔接不到位的现象。三是人才队伍薄弱。因机构改革,导致我单位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短缺,后续工作受到制约。四、整改措施1.加强网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网上咨询、百姓投诉、建言献策、领导信箱互动交流等功能,加强对各镇街、部门网站管理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这一平台的实效,方便人民群众办事。2.深入理论学习,提升服务水平。制定完善县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专项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深入学习相关信息化专业知识,提升工作人员水平,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指导推动实践,提高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实效。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加强信息发布审核,确保公开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做好政策解读,针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需广泛知晓的政策文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解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是加强政务公开监督保障。继续完善政务公开责任制度,明确各单位公开职责和义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不履行政务公开工作职责的进行通报和问责。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工作队伍,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切实做好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为构建透明、高效、服务型政府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