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养老服务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养老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4 16:4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养老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老年人养老服务提供保障。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申报  组织全区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培训  居家养老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的业务指导 留守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工作
住所 榆林市常乐路58号
法定代表人 白拴虎
开办资金 4.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85万元 16.5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相关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业务情况通过实地督导、紧跟进度,对全区48所幸福院进行维修,对全区日间照料中心下拨运营补贴和养老护理员补贴;核查全区各养老机构床位数、工作人员数以及运营情况,下拨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和护理人员补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一)农村互助幸福院1.持续推进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运营率。榆阳区现有19个乡镇、317个行政村,目前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364所,其中以行政村建设278所,以村小组建设86所,行政村覆盖率88%。现已运营314所,运营率达86%,农村老年人基础养老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2.提升改造,进一步增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2024年,为进一步提升幸福院养老服务质量,增强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经街道(乡镇)上报和区养老服务中心实地走访,决定为48所农村互助幸福院申请维修项目补助资金。目前,48所幸福院中已有45所全部按照计划完成维修工作,另外3所维修情况与项目计划有所出入,经与各乡镇、街道沟通,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区财政局协商,一致决定根据实际维修情况对申请资金进行调整。调整后,区养老服务中心共计为农村互助幸福院维修申请专项资金276.5万元。3.严格把关,组织验收运营情况。2024年,经过各乡镇(街道)综合考评,区民政局、区财政局与区养老服务中心对已运营幸福院的30%进行了实地抽查,根据其运营天数、就餐人数和档案资料等进行绩效考评,确定2024年度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补贴资金为2512万元,以此保障幸福院的正常运营。其中上半年预拨付运营补贴资金1170万元,下半年拨付运营补贴资金1342万元。4.做好安全防范,维护生命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增强农村互助幸福院抵抗风险能力,加强防范意识,区养老服务中心对全区已运营的幸福院进行了安全排查,开展了2024年消防器材年检工作,为已运营幸福院的1801个灭火器进行年检、加压、加粉,为14所新增运营的每所幸福院配置6个灭火器、2块灭火毯、3个灭火器箱。(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持续推进建设力度,不断提高运营率。榆阳区现有城镇社区98个,其中中心城区社区88个,非中心城区10个。现已建成78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53所,运营率达67.9%。城市老年人基础养老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2.严格把关运营情况,保障资金到位。经过各街道办、镇川镇、芹河镇对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基本运营申报和绩效考评,区民政局、区财政局与区养老服务中心对已运营的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情况实地进行了检查复核,根据其运营天数、服务人数和服务功能等进行绩效考评,基本确定2024年为日间照料中心共下拨资金693.995万元。其中,上半年下拨基本运营补助资金141.115万元,绩效考评补助资金189.21万元,合计330.325万元;下半年下拨基本运营补助资金180.7万元,绩效考评补助资金263.97万元,合计444.67万元,扣除81万元市级运营补贴后,下拨363.67万元。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区养老服务中心经过对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护理员资质进行整理和审核后,确定满足养老护理员岗位补助申报条件的有54名,其2024年度下拨养老护理员岗位补助资金共计7.32万元。(三)民办养老机构1.筑牢资金保障,驱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经核查,榆阳区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如下:床位数合计435张,其中榆阳区老年护理院150张,榆林中医康复医院100张,榆阳区驼城老年护理院80张,榆阳区安定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105张;工作人员共计177人,其中,榆阳区老年护理院134人,榆林中医康复医院23人,榆阳区驼城老年护理院4人,榆阳区安定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16人;结合各养老机构运营情况,2024年共为各民办养老机构下拨运营补贴资金67.46万元,其中榆阳区老年护理院51.6万元,榆林中医康复医院12.28万元,榆阳区驼城老年护理院3.58万元。经对榆阳区老年护理院、榆阳区安定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榆阳区驼城老年护理院三所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充分督导检查、人数核对,区养老服务中心共为其拨付医养结合以奖代补资金304.45万元。其中,第一季度以奖代补资金73.4万元,第二季度以奖代补资金74.5万元;第三季度以奖代补资金76万元,第四季度以奖代补资金80.55万元。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区养老服务中心经过对各养老机构护理员资质进行整理和审核后,确定满足养老护理员岗位补助申报条件的有141名,其2024年度下拨养老护理员岗位补助资金共计22.26万元。2.强化督导与检查,促进养老机构高品质运营。对各养老机构实施工作督导与检查,旨在深入掌握并核实其运营状况,以便更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保证每一笔资金都能精准用于提升老年人的服务质量。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同步对各养老机构的安全状况进行细致排查与跟进,敦促其完善消防设施的配备,为其链接资源,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从而促进养老机构高品质运营。(四)乡镇(街道)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经区政府常务委员会议决定,明珠路街道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由榆阳区城市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交由明珠路街道办管理和使用。截至当前,项目已基本完成,等待验收。(五)社区食堂持续加大建设投入,深化养老服务发展之路。2024年申报独立建设6所社区食堂,挂牌运营15所。截至当前,建设任务均已完成,5所已运营,1所等待验收。(六)关爱慰问1.2024年春节,区养老服务中心深入鱼河峁、小壕兔等乡镇开展“迎新春 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看望农村11名留守老人,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新春祝福。2.端午节,区养老服务中心到文化路社区慰问10位老人,给他们送去新鲜粽子和节日的祝福。情系老人,端午慰问,不仅为老人们送去了物质上的温暖,更加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慰藉,让尊老爱老敬老在小区内蔚然成风。3.中秋节,区养老服务中心先后走访2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所民办养老机构,为老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生活物资,并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4.10月份,榆阳区民政局与区养老服务中心启动了“重阳佳节,敬老情深”慰问活动,重点走访了全区范围内的2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为老人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与问候,以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5.11月,区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冬日寒风起,棉衣送暖情”活动,为286名高龄困难老年人、农村留守老人精心购置并发放了棉衣,希望他们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6.四季度,区养老服务中心针对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互助幸福院,专项定制发放了一批高质量床上用品,共1500套,旨在进一步改善老人们的居住条件。(七)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养老服务安全水平。9月上旬,区养老服务中心在榆阳区委党校连续举办两期面向榆阳区内所有已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从业人员的消防食品安全培训会议,约400人参加此次培训。此次培训覆盖了榆阳区民办养老机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工作人员,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消防与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防范与应对各类安全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老年人生活环境。(八)加强宣传,倡导优质养老服务。区养老服务中心精心策划和编辑图文,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系列文章,共计13篇;联系专业摄影人员制作发布短视频;通过制作宣传品,如纸巾盒、宣传彩页等,宣传养老防诈骗与养老服务内容,创新宣传方式。同时,积极回复用户留言和反馈,增加互动性。三、主要存在的问题1.宣传力度尚显不足。宣传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未能紧跟时代步伐,导致宣传效果不佳;宣传渠道单一,宣传覆盖面受限,影响宣传效果。2.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不足。养老护理员呈现社会地位低、流动性高,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高,学历水平低、平均年龄高的“三低三高”特征,职业缺乏吸引力,相关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转行率高,养老机构普遍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现象。从专业能力看,养老护理员队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具有医养康养专业服务能力的人员不足。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提高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率。进一步优化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运营管理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运营率,提升服务质量。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共建,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各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定位,落实责任主体,优化管理人员队伍。强化运营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上墙公示。规范服务内容,公开透明服务项目,接受群众监督,采纳群众意见,确保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安全意识,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以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主要抓手,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通过专业讲解和实操演练,让每一名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养老专业能力培训。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与交流座谈,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