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礼泉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监理保障。污染防治监理、生态环境监理、农村环境监理、排污收费管理。 | |
住所 | 礼泉县长庆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涛 | |
开办资金 | 3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环境保护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63万元 | 0.6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礼泉环境综合执法工作在市支队工作的指导下,在礼泉分局的坚强领导下,执法大队全体执法人员严于律己、团结奋进,紧紧围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要点和分局执法工作部署安排,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执法大练兵为抓手,以利剑治污、“两打”为契机,进一步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扎实推进全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年度执法监管工作情况(一)统筹推进,全面抓好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辖区内的重点污染源企业、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等进行定期巡查,确保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100人次,检查企业706家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在线监控、检测机构弄虚作假等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开展了“利剑治污”“两打”“新污染物”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非煤矿山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人次,检查4家单位,发现海螺石场爆破期间扬尘管控不到位问题已全面整改到位;涉水企业排查专项行动共排查3家重点涉水企业发现问题5个均已整改到位;污水处理厂专项执法检查共计检查污水处理厂9家,对县城污水处理厂涉嫌偷排及逃避监管进行了立案查处,违法行为已改正,70万罚款已缴纳,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及《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将此案件移送县公安局依法查处;排污许可质量核查专项行动共检查持证企业47家,发现排污许可制度落实存在问题10家11个,目前11个问题均已整改到位,无立案查处;工业炉窑专项整治,全县涉及工业炉窑18家企业,共计21个工业炉窑,执法监督监测发现锐鹏、鼎丰建材排气筒氟化物超标,拟立案查处;土壤及地下水专项检查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检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4家、地下水污染重点监管单位7家,发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礼泉海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原料罐区地面围堰部分有裂纹。截至目前,检查发现的礼泉海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围堰裂纹问题已完成整改;加油站专项执法检查,我局联合市场监管、应急部门正在开展,目前已检查30家加油站,发现问题4个已经整改完成。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检查,发现一是礼泉恒通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今年存在3辆车进行自由加速法检测时全程转速未明显变化、未进行加速进行立案查处,罚款30.84万元,目前案件正在按程序办理中。二是礼泉华强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车辆检车时采样探头在检测过程中滑落,导致采样探头深度不足40厘米,并出具合格检测报告。我分局对其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款12.026万元,2024年4月2日案件已办结。“两打”专项执法行动共移送公安机关环境犯罪案件1起,移送市场监管检测报告涉嫌造假案件6起,移交县纪委监委环境问题线索3起。“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对清单内企业及重点场所开展拉网式执法排查,检查企业17家均建立了台账。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全年指导企业开展环境事件应急演练3次,开展环境隐患排查6批次、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参与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起,有效保障了环境安全。加强诊脉式指导帮扶。全年开展涉水、涉企等重点企业环保体检活动,检查企业21家,发现环境问题64个,截至目前诊脉体检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对陕西阔成检测有限公司涉嫌检测报告造假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及时查处各类环境信访。全年收到各类环境问题信访投诉82起,其中来电40起,省信访平台3起,来人来访4起,部平台投诉1起,12345市民热线20起。所有问题均已按时在平台回复,均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处置,及时规避了事件发酵。对其他领域环境问题依据职能转交相关县级部门、镇办处理。(二)刚柔并济,推动执法服务工作。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绝不姑息迁就。全年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4起,处罚金额231.6892万元。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印发利剑治污、两打、机动车领域等部门联合检查文件4个,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工作推进会、联席会6次,对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年共移送公安机关环境犯罪案件1起,移送市场监管检测报告涉嫌造假案件6起,移交县纪委监委环境问题线索3起。狠抓环境问题整改。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组来我县检查4个轮次,检查企业17家,交办问题58个,其中立行立改类问题46个,跟踪督办类问题6个,移交类6个。58个问题已经全部整改。省级交叉执法检查组来我县检查15轮次,检查企业31家,交办问题31个,其中立行立改类65个,立案查处类2个,查封扣押1个。67个问题已经全部上报整改资料。(三)梯次推进,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全年共参加组织各类培训6次,培训人员30人次。完善执法装备配置。加大对环境执法装备的投入,今年对执法大队4台电脑硬盘进行了更换,更新便携式执法打印机1台,同时对执法设备库房按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装备规范要求进行了登记贴标,所有执法设备实行专人保管、专人维护,设备出入库房严格落实登记制度,进一步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四)多措并举,强化环境执法宣传。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我执法我普法、现场说法等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份,拍摄“我执法我普法”宣传视频1期,开展现场说法20余次。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对查处的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全年共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例2起。二、亮点及存在问题(一)年度工作亮点。一是2023年度生态环境行政处罚上缴国库金额创礼泉历史新高;二是现场练兵业务技能比武礼泉大队获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单位第三名;三是“码上换炭”,通过换炭APP措施的落实,全县涉及活性炭吸附治理有机废气企业均能够科学严格落实污染防治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确保治污设施依法规范运行、高效处理。四是建立健全案件跟踪复查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环境违法案件的审核、登记,提醒督办工作,记录责令改正通知书的下达、违法行为人的反馈以及复查情况等信息,确保对责令改正工作的全程监管,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建立案件查处分离制度。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执法公正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明确了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审核、审批责任和流程以及责任追究。(二)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环境执法力量仍显不足。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执法任务日益繁重,现有执法力量难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部分执法装备老化、损坏,不能满足现代环境执法的需要。例如,无人机、便携式检测设备等先进装备数量较少,影响了执法效率和执法效果。三是部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仍有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环保意识淡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正常,污染物超标排放等问题时有发生。三、2025年执法工作计划(一)加大执法力度,持续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日常监管。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和夜间突击检查的力度,对重点污染源、工业园区、饮用水源地等进行重点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化执法处罚。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二)创新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扩大抽查范围,提高抽查比例,加强对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科技执法。加大对科技执法装备的投入,提高无人机、在线监测、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在环境执法中的应用水平,实现精准执法、高效执法。加强非现场执法。进一步完善非现场执法工作机制,拓展非现场执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非现场执法的比例,减少对企业的现场检查频次。(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水平。充实执法能力。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执法装备水平。加大对执法装备的投入,更新和补充一批先进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效果。加强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廉政教育,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执法人员廉洁执法。(四)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监管执法。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对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污染治理,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