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4 15:55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提供服务;开展植保植检转基因作物的日常管理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化管理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等生物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及防控指导开展农用耕地调查、评价和监测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
住所 榆阳区古城西路12号
法定代表人 高祥
开办资金 420.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9.6万元 156.8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以长城沿线风沙灌溉区为主建设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30万亩,推广“高产耐密品种、节水灌溉、专用缓控释配方肥、氮肥分次施用、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作业”等一体化生产技术,项目实施区域玉米种植密度平均亩增加500-1000株,播种密度5500株/亩以上,亩实际留苗5200株以上。(二)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在小纪汗镇、马合镇、岔河则乡等10个乡镇和2个种植农场共计实施10万亩,主要实施供水泵站设施、水肥精准调控平台建设、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集成推广3项内容。(三)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在南部山区5个乡镇实施3万亩,采用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推广耐旱作物、抗旱品种、保水剂、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深沟探墒等技术集成模块中的三项以上技术措施。(四)良种推广项目在南部山区10个乡镇推广良种8.6万亩,包括高粱3.1万亩、谷子2.6万亩、大豆1.8万亩、油葵1.1万亩,辐射带动15万亩,良种覆盖率98%。(五)富硒功能农业示范项目水稻共2958亩、谷子3442亩,山地果树200亩,共6600亩。(六)“四位一体”集雨补灌项目项目涉及古塔镇、鱼河镇、鱼河峁镇、上盐湾镇4个乡镇9个行政村,实施面积共计5400亩,总投资1466.58万元。目前除古塔镇任家沟未实施完成外,其余均已实施完成,已完成任务量的98%。(七)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实施2023年粮油绿色高效及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马铃薯、红薯主推“两增一防”提单产、水稻主推“壮秧两增一控”提单产技术,其中马铃薯、红薯共实施6.05万亩;水稻实施2958亩。(八)大豆复合种植项目1.果园套种豆类涉及8个乡镇46个村组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面积为8527.4亩,豆类平均亩产105.3公斤。2.玉米套种大豆在古塔镇实施1000亩,其中灌溉区400亩、旱作区600亩。灌溉区玉米亩产545公斤,比单种玉米亩均减产272公斤;大豆亩产28.7公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亩综合产量573.7公斤。(九)植保植检工作1.病虫害监测我区建设有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4个,全年共计监测虫害18种,19177头,较去年降低59.4%。农业园区高空测报灯诱测主要害虫总计5868头。全年累计发布病虫情报19期,据市植保站情报发布数量统计显示,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全年填报22期存活率调查汇总表,总计185份。2.产地检疫申报受理2024年共受理产地检疫12家企业,玉米制种企业10家,225个品种,制种面积19367.6亩;西瓜制种企业1家公司,33个品种,制种面积79亩;南瓜制种企业1家,40个品种,制种面积36.4亩共计制种面积19483亩。(十)种子管理工作1.制种企业及种子生产基地监管实行辖区内制种企业全覆盖检查监管,重点检查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备案、委托合同、品种权属和亲本来源等内容。2.转基因安全监管4月、6月、9月对我辖区制种企业2024年生产的玉米品种进行转基因快速检测,无阳性样品检出。3.种子市场监管对我区种子制种企业、经营门店进行春季市场抽查,涉及玉米品种16个,蔬菜品种70个。(十一)试验示范1.在古塔镇黄家圪崂村实施大豆、谷子、高粱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2.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5个试验示范。3.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五项肥料试验与马铃薯和玉米品种展示试验。(十二)驻尹家庄村帮扶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玉米200亩,高粱650亩,富硒谷子500亩,马铃薯150亩种植。协调引进新品种3个、新技术2项,争取肥料73.52吨,价值28万元,实现增产增收,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十三)宣传培训1.宣传情况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榆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宣传22次,内容包括植保工作动态、单位党建工作、病虫害防治情况等。2.培训情况技术人员开展8次集中培训,培训765人次,发放学习资料765份,举行3次大型培训会,分别为榆阳区2024年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培训会、榆阳区科学安全用药大讲堂、2024年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技术培训会;举办1次农业技术技能大赛。本年度有24人次参加中省市举办的培训会,培训地点有山东省、辽宁省、西安市、商洛市等。(十四)党建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按照区直工委和局党委的具体安排部署,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党建计划、意识形态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撰写心得体会4篇、组织理论测试1次、撰写调研报告5篇,专题研讨3次。通过武装头脑推动实践,指导工作。2.抓好党组织建设和自身建设健全并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报告工作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全年支部会议召开15次,党员大会召开21次。党员讲党课4次。(十五)化肥减量增效1、采样调查春季安排采集各类土壤样品320份,完成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施肥情况调查表各320份;秋季完成了14个监测点(国家级1个、省级8个、市级5个)的采样调查工作,并完成了撂荒盐碱地改良项目上的10余份土壤样品采集与调查。2、检测化验夏季完成常规五项(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检测160份。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玉米增密度提单产60个百亩示范点平均亩产1075.3公斤;24个千亩示范方平均亩产977.2公斤;3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59.6公斤;1个吨粮村平均亩产1105.2公斤;建设1.5万亩高标准制种基地。通过精准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水和肥料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亩均减少氮素化肥10%,与漫灌相比节水40%或节水150立方米/亩。(二)旱作农业集成技术项目区谷子平均亩产164.4公斤,较传统种植谷子亩增产39.7公斤,亩增收121.9元;高粱平均亩产276.1公斤,较传统种植高粱亩增产132.7公斤,亩增收162.5元;糜子平均亩产160.8公斤,较传统种植糜子亩增产50.4公斤,亩增收196.8元。(三)植保植检2024年我区病虫草害总发生面积为111.32万亩次,防治面积为97.58万亩次,防治率达87.7%,挽回损失8340.4吨。绿色防控面积为51.54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为58.83%,共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22个,总计1.48万亩,其中1.412万亩由专业化防控组织统一防控,占绿色防控示范区95.42%,粮食作物挽回损失7145.82吨,榆阳区2024年植保贡献率为9.68%。三、存在问题1.富硒水稻种植中,由于榆阳区没有育秧基地,且盐碱含量较重,导致本年度水稻苗期生长缓慢,生育期严重滞后。2.高温、干旱、降雨时空错位,导致春玉米受干旱胁迫生长受阻。尽管播种期墒情适宜,气温正常,但在大喇叭口期,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土壤失墒较快,遭受“卡脖旱”,株高降低,节间缩短叶龄偏小、生育期迟滞。3.受今年粮食价格影响,种植户收入普遍较低。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计划完成玉米增密度、良种推广、旱作农业集成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旱作农业示范园、制种基地建设、玉米良种展示、转基因检测、水稻产业、三产融合、大豆复合种植、小杂粮产业集群、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富硒功能农业、粮食类保险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