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阳区> 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中心卫生院

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3-14 15:26
单位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姚庄村
法定代表人 张跃军
开办资金 207.9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5.36万元 925.26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中心卫生院.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业务情况:(一)公共卫生工作完成情况: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辖区内常住人口5400人,累计建立电子化居民健康档案4947份,健康档案建档率92%,新建居民健康档案24份,网络使用更新健康档案信息4998份。村医及专干积极配合维护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为居民就诊、体检提供服务。2、健康教育管理服务按计划向健康教育所申请举办健康教育讲座9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日11期,张贴健康教育专栏132期,播放影像资料2500小时,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4697张。定期为村民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资料种类28种,共发放15500多份宣传资料,居民的保健意识逐步有所提高,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3、预防接种管理全镇0-6岁儿童273人,实际管理273人,新建卡儿童1人,接种常规疫苗621针次,接种流感疫苗133针次,接种乙肝疫苗78针次,接种HPV项目226针次,入托入学查验115人次,开展“妈妈班”讲座4期。通过下乡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宣传计划免疫及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使重点人群提高了防范传染病的意识,有效预防了传染病的发生。按要求时限上报传染病信息,无漏报瞒报。4、妇幼保健服务管理孕产妇20人,其中高危孕妇5人,孕产妇摸底21人次,办理母子保健手册13册,早孕体检7人次,孕中期随访21人次,孕晚期随访27人次,产后7天随访15人次,产后42天15人次。管理0-3岁儿童96人,其中高危体弱儿39人。新生儿家庭访视15人次,新生儿满月体检15人次,3月龄体检12人次,8、18、30月龄体检37人次,6、12、24、36月龄体检70人次。眼保健及视力检查179人次。所有信息办部网上录入,无新生儿及孕产妇死亡,全面完成了保健服务。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全镇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1075人,体检人数共计889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保健指导服务889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83%,体检率83%。医师根据体检结果给每位体检对象进行了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并提出了相应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根据结果给予了日常用药指导,受到受检者的一致好评,圆满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对部分体检异常患者建议到二级以上医院做进一步检查。6、慢性病管理服务通过门诊、住院、健康体检等方式筛查出我镇管理高血压患者646人,新增14人次,随访3341人次。管理糖尿病患者139人,新增13人,随访692人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居民的生活习惯在改变,对慢病的危害性有了认知,大部分慢病患者能够配合村医按照慢病管理流程接受随访服务,全镇的慢病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我院共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61人,随访366人次,体检58人次。有效随访干预,受到患者家属的认可,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落实,树立了家属和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8、肺结核病管理共管理肺结核病人1人;针对我辖区内学校学生、老师及65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PPD筛查,共筛查1505人;推荐转诊肺结核患者16人次,确诊0人;追踪患者1人,到位1人,共举办2期学校肺结核知识讲座,累计受益人数200余人。9、中医药健康管理为辖区内0--36个月儿童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每月按时随访,全年随访共计100人次。每年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共计服务889人次。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按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我院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首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及时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登记好门诊记录,按照传染病的分类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网络直报系统上报,此项工作由专人负责。我院未发现传染病事件。1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加大对辖区内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的巡查力度,促进辖区公共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全面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公共卫生重点领域的巡查。每季度对辖区内的学校、村集中供水卫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保证居民学生用水安全。共计巡查216次。(二)、药品三统一方面严格执行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的药品“三统一”政策,所有药品零利润销售。专人负责药品“三统一”工作,上报村卫生室药品采购计划,并设专库、专帐管理。医院采购药品742875.07元,中草药7013元。(三)、村级卫生情况所辖村卫生室村医5名,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村卫生室全年采购药品100215.33元。全镇全年无医疗安全事故发生。(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方面全年收治住院患者116人次,收入145338.56元,平均次均费用1252.92元,平均住院天数7.4天,病床使用率30%。门诊患者12344人次,收入1180317.35元,次均费用95.62元,业务总收入共1325696.12元,药品总费用1265244.37元,西药费用952248.57元,中药品费用共计312995.41元(其中中成药费用302792.09元,中草药费用10203.32元)。(五)、乡村振兴工作方面脱贫户全镇共计106户,205人,其中四类慢病患者42人,高血压37人,糖尿病5人,肺结核0人,严重精神障碍2人。我院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对全部脱贫户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应签尽签。针对四类慢性病患者进行了一年四次的入户随访,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治疗与康复、急症处理等三方面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1、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提升:让居民能就近看病,节省了时间和交通等成本,尤其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等提供了极大便利。2、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承担着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老年人体检、慢性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公共卫生工作,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如定期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组织妇女进行“两癌”筛查等。3、健康守门人作用凸显:对常见疾病和多发病进行及时诊治,对危急重症进行初步处理和转运,有效降低了居民的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守护了辖区居民的健康。4、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为辖区居民,包括贫困人群、弱势群体等,提供公平的医疗服务,减少了因健康问题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有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二)经济效益1、节约医疗资源和成本:能解决大部分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避免了村民小病大治,减少了他们到上级医院就诊的费用支出,也缓解了大医院的就医压力,节约了医疗资源和社会成本。2、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了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中,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岗位设置不合理:人社局对基层岗位设置名额太少,工作人员有证无岗,无法聘任,造成基层留住人才难,引进人才更难。2、职工培训、进修机会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千头万绪,没有精力、没有时间进修学习先进技术,提高专业技能,造成知识技能更新慢,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抢抓新机遇,争创新优势,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人才培训,全面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实现医院发展新突破,新局面。努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提升基础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对功能科室的人才培养,派送人员到上级医院观摩、学习。从而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二)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现有的团队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完善各项团队管理制度,职责到岗、任务到人,采取季度督导、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执行公卫服务项目与职工绩效挂钩、与村医补助挂钩的分配制度,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三)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扎实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强村卫生室人事管理,业务培训,督促卫生室落实居民医保、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完成各项既定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