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棋盘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小学学历教育,教育督导,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宜君县棋盘镇棋盘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三军 | |
开办资金 | 4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7万元 | 350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棋盘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一是学校成立了以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思政课教研组,认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同时,校长坚持每学期至少上两次道德与法治课。二是坚持每周一次的少队课活动,通过少队课,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三是坚持每周的国旗下演讲,演讲内容主要围绕爱国教育、习惯养成、品德培养、励志教育等,通过国旗下演讲,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四是坚持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活动。这些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使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奉献,学会了凝聚,塑造了良好的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全面落实“双减”,五育并举促进质量提升。一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在落实高效课堂的同时,聚焦“双减”,坚持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只六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坚持聚焦新课标,在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分层精心设计作业,作业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了展示“双减”成效,学校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作业展评活动,并评选出优秀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予以表彰。二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学校创建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学习松土、种植、观察、管护、收获,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幸福与快乐。夯实主体责任,守护校园安全。一是学校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首要工作来抓,建立了横向到边到沿、纵向到顶到底的安全管理体制。学校围绕消防安全、设备设施安全、食品安全、上下楼梯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安全,建立了一周一排查机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二是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学校健全了查验货、索证索票制度,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坚持每月一次会议,及时倾听师生及家长反馈。同时,加强从业人员食品烹饪加工培训,确保食品加工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有效杜绝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家校携手,家校共育网络形成。学校注重家委会建设,积极构建家校育人平台,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网络。2024年学校先后通过召开各类教育会议,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网络机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先后改造了德育展室、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心理辅导室、科技室、劳技室、体育活动室等七个部室,争取支持筹建了星空教室、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增添了十二个部室的设备设施,更新了信息科技教室设备,修缮了学校大门,使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温馨的环境。在2024年11月省级的督导评估验收中,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助力宜君县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高质量通过。二是夯实安全责任,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消除,为师生校园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安全空间。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学校重视文化育人,深挖地域文化,并将地域文化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棋文化”充斥整个校园,无论是墙壁、地面、班级、师生心中,师生的行为,都展现着棋的精神,“以棋修德、以棋启智、以棋养慧、以棋创能、以棋悟理”的棋小文化正在孕育着棋盘学子。四是坚持开展红色研学活动,2024年4月,学校组织50名学生赴宜君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英烈活动,5月份组织50余名学生赴宜君县历史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10月份组织百名学生赴延安南泥湾、革命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赓续了红色血脉,筑牢了信仰信念。五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加强了体、艺、劳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乡村少年宫”活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质量虽有明显提升,但与群众期望仍有差距。一年来,经过棋小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质量提升快速,但与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群众对学校质量的满意度较差。二是学生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学校地处边远山区,教师观念保守,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加之硬件设施欠缺,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特别是编程、科学等方面)培养不够。三是学校地处边远山区,父母外出务工,学生多为隔代抚养,家庭教育欠佳,家庭教育理念单一,家校配合不够。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定期对教学成果进行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具体诉求,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工作;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创新教育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更新教师观念,提高其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改善硬件设施,如配备编程实验室、科学实验设备等;开展创新类课程和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编程兴趣班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是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提升其教育能力;建立多样化的家校沟通渠道,如线上家长群、定期家访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促进家校合作。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狠抓教育教学常规,夯实主体责任,努力提升办学质量。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在“棋文化”的引领下,在“棋精神”的激励下,孕育出更加出色的新时代好少年。聚焦课堂教学效率和“双减”,加强学习培训,认真落实教研教改,落实“双减”政策,强化作业设计,强化社团活动质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持续开展爱国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积极探索行走的思政课,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继续举办运动会、艺术节和科技节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体育艺术技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方案,强化课后服务质量,在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同时,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