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华阴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4 11:23
单位名称 华阴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服务。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负责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综合统计工作,分析、预测运行态势;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住所 华阴市东岳路22号
法定代表人 强国良
开办资金 98.5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华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2万元 50.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多措并举提高服务水平1、加强涉企政策落实。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和《中共渭南市委渭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渭南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出台印发了《华阴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了抓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精准推送各类涉企政策,我们对近两年中省市涉企文件政策进行及时搜集汇总,编撰了《近年中省市涉企政策汇编》并向企业发放,努力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3、开展入企调研服务。为全面掌握我市辖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先后深入博华制药、锦前程药业、正元秦电、久泰合嘉、北新建材以及华山创业创新园等30多户企业,全年开展精准对接上门服务80余次,广泛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发展过程的需求,存在的实际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各项政策落到实处。4、强化政策宣贯培训。一是为进一步加大企业涉企政策知晓率和企业法律维权意识,联合司法局法律服务团队为华山创业创新产业园企业开展中省市政策宣贯和法律服务进企业培训会,为企业送法规、送政策、送服务。二是为进一步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组织40余户企业举行了华阴市中小企业政策解读及项目申报培训会,帮助企业准确把握国户政策导向,提高企业项目申报质量,助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我市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三是为指导企业做好研发机构建设工作,组织锦前程药业、久泰合嘉等9户企业参加陕西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及研发费用归集培训会,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能力,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实操水平,确保企业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四是为加强企业对电改相关政策文件的理解和把握,组织可林乐环保、华山创业创新产业园等2户企业参加渭南市企业电改相关政策文件宣贯培训会。5、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览展销会。按照渭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的通知》文件要求,组织西岳制药有限公司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拓宽企业产品销售市场渠道,促进企业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合作交流。(二)分类指导助力企业培育1、加快企业梯度培育。一是为加快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组织西岳制药、锦前程药业等4户创新型企业参加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训班和渭南市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解读及申报专题培训班,提高企业对“专精特新”企业评价认定条件和标准等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组织华山智旅申报认定陕西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并组织西岳制药、锦前程药业和可林乐环保科技申报认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省级认定西岳制药和锦前程药业等2户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推动双创基地建设。一是为加快华山创业创新产业园发展步伐,提升企业入驻率,指导企业通过多渠道、全方位进行招商引资。2024年新入驻企业5户,累计入驻企业58户,其中: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共18户,业务涵盖生物科技、电子科技、精密制造、电子商务、新型材料等行业。二是为加快园区发展,组织园区企业赴西安参加俄罗斯外交会,同时协调园区与“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三)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1、开展项目申报指导。结合“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开展以“落实政策、精准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的中小企业服务活动,按照“一企一策”方式,组织专户团队深入12户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改造项目、“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民营经济示范企业认定、两化融合评定等个性化匹配指导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推动项目申报工作。一是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按照2024年陕西省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要求,为海创环境科技和汇海亚森2户企业申请中小企业设备类技术改造项目,经省级审定共奖补272万元。二是为推动我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按照2024年陕西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要求,为锦前程药业和西岳制药2户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项目奖励40万元。3、开展人才需求摸底。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力量,开展国户亟需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创新方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同时为企业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端实用人才,根据渭南市工信局《关于开展陕西省高等研究院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摸底调研的通知》,组织博华制药、华康机械、和睿达能源等7户企业开展联合科研项目与人才需求摸底。4、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为加大开展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根据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4年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协助可林乐环保科技申报2024年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创新企业户项目。(四)推动“陕企通”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重要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着力破解“企业办事难”,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陕企通”平台,截止12月31日,根据渭南反馈,我市推广注册数量5472户,注册率36.28%,在11个县(市区)注册用户数量排名第6,注册率排名第4。诉求类事项13条。二、社会效益情况截止2024年底,全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累计16230户,其中中小企业4434户,个体工商户11796户。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数量同比增长12.37%,其中企业增长14.99%,个体工商户增长14.75%。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2024年度我中心在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还不强,在业务衔接上还不够紧密,工作开展还不够细致,深入企业的广度、深度还不够。(二)整改措施1、要加强创新意识,以发散性思维针对企业差异性开展“一企一策”服务。2、要加强业务学习,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涉企政策等及时对接企业,实时进行宣传解读,确保政策落实落细。3、要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定期入企走访,深入细致了解企业所需所求,及时协调对接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策落实。一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中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持续进行创新宣传、精准辅导,确保民营企业熟练掌握、用足用好相关优惠政策。(二)紧扣“三个抓手”,提升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以“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陕企通诉求响应平台推广、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为抓手,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实地调研、企业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发现企业问题,更好地掌握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诉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推动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抓好企业培育,提升创新能力。建立我市创新型企业培育库、“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按照企业实际,以“一企一策”的方式,加大入企帮扶力度,为入库企业提供创新支持、融资支持、品牌宣传推广等专项服务,助其壮大成长。力争2025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户以上、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四)加强“双创”建设,扩大企业总量。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帮助华山创业创新基地进一步完善服务职能,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营运咨询与商务推广、投融资等各项服务,在园区内形成技术、资金、人才、创意的集聚和交流。(五)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企业知名度。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各类经贸洽谈会、展览会,组织筛选一批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名优特产品展览会等综合性、高端展会,寻找合作机会、拓展销售渠道、提升我市企业知名度、扩大销售额。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