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君县> 宜君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宜君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14 11:19
单位名称 宜君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文化、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市场等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
住所 宜君县宜阳北街13号
法定代表人 李帅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君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宜君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所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扎实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利用全国文化市场在线培训系统,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开展线上线下执法业务培训5次,全队完成全年线上培训达标率100%,贯彻落实全省“1221”人才工程实施,积极培养执法队员入选全省“1221”人才法制审核、执法骨干选拔;积极开展阶段性模拟案卷制作训练,全年已完成6次模拟案卷;积极参加省市文化市场执法案卷提升、执法实务专题培训、队伍整训练兵活动。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活动。发挥12318线上举报,通过电视台播放公告,畅通举报渠道,积极受理文化、旅游、文物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举报,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利用逢集悬挂横幅开展12318、知识产权宣传周、“绿书签行动”“国家安全教育日”集中现场法律法规咨询宣传活动,设置咨询台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了涉及文化、文物、旅游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文化市场举报电话的受理、举报等方面的内容,为群众分发宣传册、宣传彩页和印有扫黄打非宣传标语的环保手提袋及纸杯等宣传品。扎实推进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持续常态化开展文旅市场检查,节假日及重点节会、重要活动等时段组织制定专项行动方案,以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旅行社等经营场所为重点进行专项检查,开展了“元旦”、“春节”、“清明”、“五一”、“两会”期间、清浊行动(春晖)、扫黄打非、非法地面卫星设施等专项行动,极大地净化了我县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环境。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每季度召开1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传达学习中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成立专项督导检查组,在2024年元旦、春节、全国及省市“两会”期间、清明节、五一期间等重要节点,及时向下属单位下发节前安全生产工作提醒函。不定期分别深入各下属单位开展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安全生产管控、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特种设备安全等情况,全力保障文化旅游行业安全稳定。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执法能力建设: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及集中办案执法业务培训5次,全队执法队员均已完成全年线上培训达标率100%。全年完成6次模拟案卷,参加全市集中整训1次。扎实推进法制宣传活动:为群众分发宣传册、宣传彩页4000余份和印有扫黄打非宣传标语的环保手提袋1000余个及纸杯5000余个。上报信息10余条。开展文化旅游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专项行动40余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检查80人次,出动车辆20余次,检查场所80余家次,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县级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5次。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每季度组织本系统召开1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组织文旅市场各类安全生产执法检查20次,出动执法检查60余人次实现了文化旅游场所安全零事故。存在问题队伍建设。执法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人员结构不合理。队员能力水平有差距,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执法经费不足。文旅融合后,市场监管面广点多,旅游及文物方面监管工作量大,承担了“扫黄打非”相关工作任务,目前旅游与文物巡查及“扫黄打非”无经费,严重制约了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监管手段落后。文化市场随着新科技发展而发展,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目前文化市场监管装备紧缺,没有必需的车辆等执法设备,这就给文化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宣传教育、群众普法工作。宣传教育不够深入、不够细致。部分群众缺乏文化安全理念,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全县还没有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的文化普法宣传教育氛围。部门齐抓共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县“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县“扫黄打非”办发挥作用不够明显,相关职能部门相互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执法机制尚未真正建立,执法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改进措施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力争队伍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争取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执法队伍。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着重对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系统运用、文化产品的识别、广电技术、电脑网络技术应用等进行培训。提高执法科技技术水平提升监管效率,力争在监管手段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文化执法办公系统的应用管理,完善网上监管和执法办案,完善执法技术手段,提高执法效率。整合市场监控资源,提升技术监管水平。逐步引入一些对高科技、网络经营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技术鉴别装备,进一步提高综合执法工作的效率。拓展监管范围,强化日常检查。强化艺术品市场、旅游市场、营业性演出等领域行政执法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夯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做好守法经营。2025年度工作计划持续抓好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有序解决执法改革后续遗留问题,逐步充实执法力量,完善配套设施装备。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以案施训等工作力度,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规范办案流程,继续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各项业务系统的应用,确保日常检查次数、办案数量、在线培训等工作实现全面达标。加大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重大节点、重要节日期间执法工作,突出重点,抓好各类文化市场重大案件查办工作,采取联合执法,夜间执法等多种形式,强化全县文化旅游市场执法检查,维护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文化市场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高度重视人员密集的营业场所和大型文化市场活动的安全生产,做到有预判有预案,检查有痕迹落实有文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不出现重大责任事故。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