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基层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一是项目绩效目标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免费向全区城乡居民提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项目。二是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1、加强组织管理,落实工作责任。按照省市卫健委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指标,夯实责任分工,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区卫健局牵头,各专业机构指导督查,各镇(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为主体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了统一管理、分项负责、统分结合、整体推进的基本公卫服务工作模式。2、加强督查指导,狠抓项目落实。各专业机构及相关单位结合日常工作,坚持每季度定期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技术指导,现场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落实整改。年终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资金拨付相结合,提取绩效评价后3名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1%用于奖励绩效评价前3名的医疗机构,发挥项目资金最大效益,确保各医疗机构全面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年度目标任务。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结合各类重大节庆日和“百名专家赶大集、千名医生下农村”“世界家庭医生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等,通过义诊、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等形式开展服务咨询,同时利用重兴公园、“微印台”“印台发布”等政务新媒体平台、各基层医疗机构的电子大屏及时发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类政策。4、强化项目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组织区级各相关业务单位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共10余次;组织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乡村医生执业助理(扩面)培训、村卫生室骨干村医培训、骨干全科医生培训等,共90余人,紧紧围绕基层常见病及临床基础知识,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5、压实团队责任,做细签约服务。继续按照“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组织团队深入村、社区开展上门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截至12月底,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67.45%,其中高血压患者签约服务率为87.61%,糖尿病患者签约服务率为78.5%,老年人签约服务率为75.82%,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服务率为95.82%,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应签尽签。6、加强经费管理,确保合理使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项目资金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合规性,督促落实村卫生室补助经费不低于40%的比例,持续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力度,足额落实配套。同时实行专账专户管理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有效防止和杜绝了违规现象发生。2024年我区服务人口13.06万人,补助标准为85元,实际收到中省市区补助资金1115.166万元,达到人均85.38元,结合2023年各医疗机构基本公卫项目绩效评价情况拨付公卫补助资金,目前已全面拨付到位。三是项目绩效自评结论。2024年,我区各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均高质量完成了目标任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能够按照预定的绩效目标和项目计划推进,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规范管理率、面访率、规律服药率未达标。(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指标完成情况分析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相关规定,对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通过上门签约服务等多种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对健康档案进行审查、补充、更新、统计、归档管理,同时,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累计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30411份,电子档案建档率达99.86%;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400人,健康管理13320人,管理率65.29%。2、健康教育方面。利用各类主题宣传日深入乡镇、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咨询活动,全区共发放健康教育资料87231份,播放音像资料249次,播放时间940小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731期,开展公众咨询活动269次,受众人数17067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33次,受众人数17938人次。3、预防接种方面。开展适龄儿童建证建卡和传染病及麻疹防控工作,全面实施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和考核,接种单位目标儿童(含居住期限满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建证、建卡率达100%;“十苗”全程接种率在95%以上,含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全面完成了春秋两季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补种和麻疹脊灰疫苗查漏补种等工作,近年来保持了零脊灰状态,全年无麻疹病例发生。医疗机构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率达95%以上,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单位覆盖率达到100%。4、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方面。坚持以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为宗旨,积极优化管理服务模式。截止12月底活产375人,产妇367人,早孕建册367人,早孕建册率100%;产前健康管理367人,管理率100%;产后访视367人,访视率100%;新生儿访视375人,访视率100%;0-6岁儿童4500人,健康管理4465人,健康管理率99.22%;系统管理4451人,系统管理率98.91%;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4465人。5、慢性病健康管理方面。截止2024年12月底,高血压应管理人数10777人,实际管理10869人,规范管理人数8127人,规范管理率74.77%,血压控制人数8382人,血压控制率77.12%;2型糖尿病应管理人数3396人,实际管理人数3488人,规范管理人数2507人,规范管理率71.88%,血糖控制人数2570人,血糖控制率73.68%;慢阻肺应管理人数97人,实际管理126人,规范管理人数126人,规范管理率100%。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方面。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制,落实专人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康复指导,对患者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截止2024年12月底,我区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六类病)共1038人,规范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人数962人,规范管理率93.04%。7、肺结核病患者管理方面。根据《基本公共卫生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宣传教育、重点人群监测等方式,不断规范报告、转诊和治疗管理程序,定期对辖区各医疗机构进行指导督查,现场反馈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我区肺结核患者53人,已管理53人,管理率为100%。8、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方面。2024年,共诊断法定传染病459例,登记459例,及时报告459例,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报告卡与大疫情信息一致率为100%;传染病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为100%,全区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基本药物制度方面。全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零售价格下降,合理用药得到进一步规范。2024年,实施药品网上采购的基层机构数96个;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比例100%;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网采率100%:目录药品质量合格率100%;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率100%;村卫生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乡村医生补助人数81人,补助资金全部下达到位。二、存在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人员结构、技术力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工作缺乏后劲和动力;二是部分单位业务人员更换频次过高,造成业务培训效果层次不齐,效果不佳。三、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基本公卫项目管理。一是继续加强专业机构与基层单位的分工协作和统筹管理,做到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12类服务项目;二是加强项目培训,提高服务标准的落实率;三是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活动;四是巩固健康档案核查成果,使系统底子清,服务规范;五是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2、提升家医签约服务水平。一是提高家医签约服务质量,充分运用1+1+1签约服务模式,明确签约主体和服务主体,以重点人群尤其是慢病患者、脱贫户为切入点,完善家医签约优惠措施,提高续签率、基层首诊率;二是提高家医签约服务系统录入管理率,加大对各医疗机构公卫系统中家医签约服务系统录入工作的指导力度,确保所有工作量均录入系统中。3、加强村卫生室管理。一是以考核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督促镇(办)卫生院加强对乡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家医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和补助资金到位情况的监管,根据考核结果科学分配村卫生室补助资金;二是充分发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派驻第一村医的帮扶带教作用;三是开展对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培训,逐步提升乡村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能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