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印台区> 铜川市印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铜川市印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14 10:57
单位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规范整顿全区建筑市场秩序,管理城市规划区市容环境卫生、市政工程、建筑市场、城市绿化、户外广告等。
住所 铜川市印台区同官路80号
法定代表人 梁毅
开办资金 17.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印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91万元 50.29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印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一是利用晨会组织全体职工干部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每月定期收看1次远程教育视频,不断提高全队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二是扎实开展城市管理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活动,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乱收费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净化队伍建设。(二)加强法规业务培训。一是参加了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组织的“全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培训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执法规范意识,提高了成员的业务素养及知识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按照思想好、作风严、业务精、准军事化的城市执法队伍标准,定期组织大队全体执法人员进行执法工作培训,共开展执法培训20次,针对执法工作中存在问题,不断改进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业务工作水平和岗位职责履行能力。二、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城市管理执法(一)开展城市市容专项治理工作。一是以“教育劝导为主,强制清理为辅”的手段,对辖区一、二马路主干道沿线商铺,流动摊贩以及政府广场周边等区域重点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治理,按照《铜川市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向镇(街道)下放部分区级行政执法权的通知》文件精神,召开行政执法赋权事项培训会,指导建成区内三里洞街道办、城关街道办、印台街道办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每周定期组织联合执法活动,并下发工作提示、交办单,确保街道执法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全年共计清理出店经营、流动摊点2500余处,批评教育经营户600余人次,清理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挂210余处,劝离违停车辆2300余辆,向城关街道办、印台街道办、三里洞街道办下发交办单27份,工作提示4份。二是规范户外广告、门头牌匾管理标准,严格门头牌匾报备手续,对于缺字掉字、一店多牌、违规设置门头牌匾现场督促整改,对未经审批擅自安装、更换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店铺责令停工整改。共审批备案登记新的门头牌匾78处,摸底排查门头牌匾1138处,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11处、大型户外广告6处,对有一店多牌、缺字掉字现象的牌匾进行整改68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门头牌匾进行整改到位13处,拆除残损破旧、污渍明显、存有安全隐患的门头牌匾7处。三是依法治理人行道车辆乱停乱放,维护良好城市容貌和道路交通秩序。安排两组执法人员,在辖区内一、二马路高频次开展日常巡查。重点针对政府广场、郦景小区、市一中、食品厂路段等区域人行道上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加大整治力度。通过安装阻车石、喊话劝导、批评教育、张贴罚单、锁车等多种方式,强化治理成效。同时积极探索“首违不罚”处理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停车。截至目前劝离车辆3800余辆,处罚208辆、批评教育124辆。四是集中开展校园周边整治工作。集中整治出店、占道经营及高声叫卖行为,坚决取缔校园周边流动早夜市摊点。日常工作中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流动摊贩劝离工作。五是建立错时工作机制,成立早夜市专班,早7:00—9:30,晚6:00—10:00,加大早夜市巡查整治,严格落实夜市“五统一”管理制度,累计规范早夜市管理方面的问题50余项,保持了我区早夜市市场、露天烧烤摊点规范、有序运行。六是规范便民市场管理。执法过程中遵循“一次告知、二次警告、多做思想工作”的人性化工作方法,劝导流动商贩到指定经营地点有序经营;遇集会时错时巡逻,在人流高峰时段加强执勤。同时统一市场管理标准,要求所有摊点在划定区域内规范经营,经营期间不得使用高音喇叭、音响设备等产生噪音,不得随意乱张贴、悬挂、搭建各类棚亭,要求摊主自备垃圾桶,闭市自行将垃圾清运走。七是设置瓜果临时售卖点。按照“规范管理、合理布局、提升服务、便民利民”原则,在菜苗、瓜果季节来临前夕,提前在适当的位置划定20处夏季瓜果临时售卖点,1处菜苗临时售卖点,极大地降低了季节性商贩的经营成本,也减轻了城市管理的压力。(二)加强餐饮油烟、建筑工地扬尘等专项治理工作。一是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严格按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管理要求,重点对辖区各建筑工地存在的黄土裸露覆盖、场地道路硬化、洒水抑尘、建筑噪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清运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进行监管,全面督查辖区建筑工地视频监控与扬尘在线监测安装情况。对在扬尘治理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治理措施不到位、整治力度不得力的建筑施工企业,依据相关法规责令停工整改,整改仍不到位的严肃查处。全年开展专项整治4次,下发《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55份;下发《责令停工通知书》1份,立案处罚1起,共罚款11000元。二是规范渣土车管理工作。加大渣土清运车辆监管力度,严格运输报备流程,做好《车辆通行路线申报表》、《渣土清运、土方清运报备书》查验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情况清、底子明,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和整治措施,严厉打击不按规定路线、时间运输建筑垃圾。全年审批《渣土清运、土方运输报备书》83份,开展专项整治4次,现场规范渣土车21辆,做出简易程序9起,处罚6700元,立案处罚1起,共罚款5300元。三是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治理、露天烧烤排查工作。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召开餐饮油烟治理工作部署会议,对餐饮门店油烟、烧烤门店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细化工作任务,落实一店一册,每周检查油烟净化设施安装、使用、清洗记录1-2次,督促烧烤炉进店经营。累计排查建成区餐饮门店总数258户,其中未产生油烟的有148户,产生油烟的有110户,均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达100%,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76份,现均已整改到位。(三)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安排专人跟进,深入开展燃气安全检查,逐条街道、逐个商户、逐一排查辖区早夜市、便民市场内燃气用户信息,重点针对商户燃气使用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立行立改各项安全隐患,并建立工作台账。共检查103家,对7户不符合燃气安全使用规定的摊贩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现均已整改到位。(四)垃圾分类执法检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以住宅小区、沿街商铺为重点,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与指导,督促物业企业履行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截至目前,共开展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执法检查30次,餐饮门店、流动摊贩垃圾分类执法检查85次,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执法检查8次。(五)继续推进“三项制度”工作,打造文明阳光城管队伍。对已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件,均在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传“陕西信用”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大执法装备保障力度,保证执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规范文明开展音像记录。调查询问及组织听证会都在询问室和听证室等音像记录场所进行,保证执法全过程记录,且配备执法记录仪影像储存专业电脑,整理储存执法全过程影像资料;凡案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引发社会风险,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或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作出行政执法决定,以及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都严格落实法制审核制度。(六)加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力度,坚决做到行政处罚案卷严谨、合法、合理。一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积极参与大队行政处罚工作,共立案处罚7起,处罚金额共计2993979.14元,其中已缴纳罚款2433153.2元,未缴纳罚款560825.94元;作出《当场处罚决定书》27份,处罚款10860元。二是定期组织案卷自查自评活动,通过查阅行政执法案卷、办案人员交叉评查方式,对参评案卷进行逐案逐项审阅,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提高卷宗质量,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目前已累计开展案卷自评自查活动4次。(七)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每月定期组织人员进驻延安路社区、芳草社区、鑫光社区,共在社区开展工作45次,人员60人次,清理乱涂乱画及广告35次、劝导小区门口占道经营摊贩22次,劝导乱停乱放车辆35余辆、劝导噪音扰民问题10次,劝说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居民10次,解决居民私自搭建构筑物占用人行道投诉1起。三、2025年工作安排2025年,我大队将继续以巩固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重心,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补齐短板,提升城市品质。1、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切实转变执法工作作风,改进执法方法,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城市管理执法领域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定期组织业务能力考试,健全协管人员考核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队员执法能力。2、人行道违停车辆整治工作。加强人行道违法停放车辆(包括非机动车)巡查、整治力度,定期联合市交警二大队重点治理一、二马路、东街、政府广场、东升楼公厕、济阳新城—食品厂路段、郦景小区、喜正广场等重点区域违停车辆。3、加强扬尘治理源头管控,严格按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管理要求进行施工。加大渣土清运车辆监管力度,严格夜间施工审批报备流程,严禁车辆带泥上路、沿途遗撒等行为。联合区环保局不定期对辖区各建筑工地存在的黄土裸露覆盖、场地道路硬化、洒水抑尘、建筑噪音、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清运不规范不及时等问题进行监管。4、加强餐饮油烟监管力度,每周不定期对各餐饮门店进行2-3次检查,重点对餐饮行业油烟污染治理措施、油烟排放是否达标、油烟净化器的安装使用、清洗维护、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管、检查;同时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条例,增强经营户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经营户的守法自觉性。5、加大燃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监管力度,严格排查便民市场、早夜市摊点、建筑工地燃气安全使用情况,不定期召开燃气安全专题工作会,提高经营者安全意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