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陕西省宜川县公证处

陕西省宜川县公证处

发布时间: 2025-03-14 10:45
单位名称 陕西省宜川县公证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相关法律服务,维护事实公正。根据有关规定,证明法律行为及有法律意义事实、文书;赋予无疑义的债权文书;保全证据;办理提存证明。
住所 宜川县北大街8号
法定代表人 胡晓山
开办资金 22.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万元 1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宜川县公证处.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宜川县公证处在宜川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公证行业协会的全力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学好理论、强化素质、做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务实创新,扎实工作,积极发挥公证工作证明、监督、服务、沟通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平安宜川”,促进宜川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宜川县公证处现有工作人员4人,其中:主任1人,执业公证员2人,公证助理1人。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出台措施利企便民推行公证服务“窗口”式办公,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模式。公示办证流程图、收费标准等信息;公证员在接待前来办理公证事项的群众时,一次性告知需要提供的所有材料;在材料齐全、事实清楚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限时办结公证事项。同时,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优化公证办理流程,努力简化程序,利企便民。(二)上门办证服务民生对老弱病残等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对符合条件当事人按程序减免公证费用或给予法律援助。对繁琐的公证业务不推、不拖,及时受理,宁可少休息、晚下班也要方便当事人;通过为当事人提供质量优良的公证服务,树立了公证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行业形象,通过抓政务公开,增强了执法意识,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增加了收费、办证、服务、投诉等环节的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营造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服务至上的良好氛围,受到群众的好评;并针对我县自然环境恶劣、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薄弱,许多群众到我处办理案件十分不便,且涉及群众众多,很多人无法赶到公证现场的情况,我处多次派出公证员深入村组、社区开展便民服务落实处,公证下乡解民忧为主题的现场公证。为确保公证的严格有效,尽快办理业务,公证人员不顾路途的辛苦、天气的恶劣,利用节假日等时间,为当地近10余户群众办理公证案件,虽然办理现场公证的过程有点艰辛,但是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处仍会将公证上门服务作为一项长期工程,逐渐解决群众因交通条件不足或年事已高等各种因素导致办理公证的困难。(三)严格要求质量过硬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明确民事法律关系,核实当事人提供证件的真伪性,保证公证案件质量优秀,宜川县公证处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房屋、土地等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房屋、土地等管理部门的支持,通过指派公证人员前往政府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单位进行现场核实,及时明确案件事实,充分发挥公证的职能作用,防止假证、错证的发生,确保公证质量,提升公证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影响。同时,完善了错证、假证、投诉案件登记、反馈、查处制度。推行了案件质量警示制度,实行了案件质量互查制度、定期检查、通报制度,提高了公证抗风险能力。(四)强化队伍执业技能再提高不断加强员工公证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积累在公证实践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公证业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处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教育和研讨,提高了公证人员素质。同时,鼓励公证员参加各种提高业务水平的培训教育、提升学历的教育,针对公证疑难证例和公证业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组织研讨,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内部学习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公证业务知识学习活动,要求每位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进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通过交流不仅使公证员学到了更多的经验,而且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公证普法法治宣传再深入通过向来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近距离、面对面地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提供公证咨询服务,解答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同时对公证处长期坚持的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暖心服务”“入户办理”“最多跑一次”事项范围等进行广泛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300余册,现场咨询100余人次,预约办理公证2次。通过此次宣传,进一步拉近了公证法律服务与民群众的距离,扩大了公证法律服务的知晓度,也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运用公证预防矛盾纠纷的意识。陕西省宜川县公证处将继续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扎实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不断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和办证效率,努力增强人民群众在公证法律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平稳开展日常公证业务。2024年办理各类公证事项75件,其中声明类49件、继承类16件、委托7件、亲属关系1件、证书(执照)1件、文书上的签名(印鉴)1件。减免公证费1100元,解答法律咨询560人次。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证服务。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我处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邮寄送达公证书、普法宣传、减免公证费等方式,为群众办理实事25件,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公证服务中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的问题:1、办证效率和公证质量仍待进一步提高。2、公证工作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整改措施:一是简化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公证流程,全面梳理公证事项的办结期限,根据公证事项的复杂程度和实际需求,分类压缩办理期限。采取创新申请方式、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推广“一证一次办”,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无争议的公证事项,实现当事人只跑一次公证机构即可办好公证书,大幅减少人民群众办理时间和办事成本。精减证明材料,落实清单管理,严格落实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明确“清单之外无证明”,有效杜绝循环证明、无谓证明。探索“容缺受理”,对于基本条件具备、主要证明材料齐全但缺少次要材料的公证申请,探索实行“容缺受理”,在当事人补齐材料并符合出证条件时及时出具公证书。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信息化建设,畅通与全国公证管理系统对接,实现数据汇聚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与法院、住建、不动产登记等部门的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二是拓展服务渠道,提升办事水平。提升服务水平,加强窗口服务能力建设,做好窗口服务反馈评价信息收集和应用。优化服务措施,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上门办证”等服务,优先接待、优先办理。优化涉企服务,上门提供法律咨询、涉企纠纷调解等综合服务。拓宽服务渠道,拓宽人民群众获取公证服务的渠道。有序推进公证事项跨区域通办,探索更多公证事项一体化办理。加强监督与管理,陕西省宜川县公证处加强对公证人员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监督,对推诿拒办、无故增设办理条件、拖延办理等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认真做好公证复查和投诉处理工作,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杜绝同类问题重复发生。三是强化宣传攻势,深化公证知识普及。加大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公证知识的普及工作,积极投入资源,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公证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致力于让更多群众了解公证的重要性和作用。鼓励公证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积累宝贵经验。及时将这些经验做法进行提炼、归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通过经验交、编发工作简报等方式,将这些经验做法进行推广,促进公证工作的整体提升。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严把公证质量。2025年我处将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警示教育,培养公证人员责任心,树立公证质量红线意识,将公证质量意识贯穿公证活动全过程,坚持依法依规执业。并围绕2024年公证质量大检查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健全完善机制体制,严守公证质量红线。(二)持续优化公证服务。2025年我处将持续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坚持“执业为民”的根本宗旨,持续贯彻落实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综合运用告知承诺、首问负责、容缺受理等手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减证便民,促进效能提升。(三)进一步加大公证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公众公证法律意识。(四)积极完成行业协会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