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甘草国有生态林场

宜川县甘草国有生态林场

发布时间: 2025-03-14 10:44
单位名称 宜川县甘草国有生态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辖区林场,促进林业发展。国有林场规划计划编制,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木良种选育与新技术推广,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林业信息服务。
住所 宜川县秋林镇甘草村
法定代表人 杨勤宏
开办资金 19.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万元 16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主要开展以下业务:一、业务开展情况为确保我场森林资源安全,我场采取了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将管护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员、山头、地块。(一)林地林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加大对油气开采及各类工程项目事前审批和事后监管力度,坚决禁止非法侵占林地;二是认真开展森林督查反馈问题调查处理和林政执法工作,完成2024年森林督查凝似图斑调查5个;三是认真开展林地林木日常监督管理,查处天然汽输气后道征占用林地违法行为案件1起处罚6万余,侵占林地案件1起;严厉打击各类非法侵占林地、乱砍乱伐林木行为。(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成效明显。全面开展有害生物监测、调查、防控和除治工作,设立监测样地,开展了春秋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查站检疫工作。一是全场林业有害生物应施监测面积1.8万亩,检测率达到100%,普查分布在辖区主要油松区域10个小班(其中:7个油松纯林小班,3个针阔混交小班),通过普查,未发现油松、红脂大小蠹松材线虫等病虫害现象,经防护治理的毛虫林得到全面控制;二是检查登记定输苗木3万株。三是对华电项目建设使用光缆盘、托盘、包装箱等各件进行消杀封存管理。(三)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加强。一是全面开展了2024保护野生动物“清风行动”专项整治、古树名木保护等宣传活动,累计悬挂横幅6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古树名木得到保护调查16株;二是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对辖区餐饮企业、市场进行了检查,对重点保护区域进行突击检查;三是对原麝自然保护区部分路段进行了机械围栏设置,四是开展清山清林工作,排除了危害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伪捕猎等各类隐患。五是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抢采掠青等破坏野生植物资源行为,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六是完成林木种质资源标本收集202种,种子50余份。(四)森林防火成效显著。坚持“以人为本抓防火”和“防火就是救人”的工作理念,在防火期全场上下联防联控、齐抓共管、主动作为。一是抓好宣传,全员行动、全副武装,走村入户,宣教结合,加大巡山力度,延长巡护时间,提高巡护频率,对重点区域严防死守,确保无盲区、无死角。累计出动宣传车辆800余次,发放张贴戒严令1000余份,发放森林防火挂历1000余份,悬挂防火宣传横幅标语60条。二是智慧管护大显身手,护林员采用手机APP开展线上线下巡护,对入山过往人员进行宣传、劝导,严防携带火种进入林区。同时加强重点区域巡护频次,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做到防火巡查全覆盖。三是隐患排查不留死角,按照“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的要求,组织护林员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天然气开采井场5处,输电线路22处,联合秋林单站所排除隐患3处,与辖区企业和个人签订防火协议20份,签订低智人员监护保障书5份,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件2起,处罚800元人民币。四是扑火物资有备无患,定期整理防火物资库,维护检修防火器材。开展灭火知识技能培训1次,确保能够及时处置森林火情。二、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积极谋划中幼林管护抚育,着力提升林分质量,推进林业工程高质量发展。聚焦黄河沿岸生态保护修复,扎实开展黄河沿岸违规侵占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地调查,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努力构筑黄河沿岸绿色屏障。组织干部职工在黄河沿岸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黄河生态屏障增添新绿。围绕县域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精心培育连翘苗木18亩,加快我县连翘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助力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发挥国有苗圃职能,通过培育各类本地稀缺苗木和日常绿化树种,解决了我县城乡绿化用苗问题;认真搞好苗圃日常管理,新育苗、留床苗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大力实施职工“菜篮子”工程,职工灶蔬菜供应基本实现自给。三、存在问题重点项目种质资源库建设资金拨付进度较慢。人员短缺,职工老龄化严重,现阶段已不能满足林场发展需要。半专业森林扑火队待遇较低,而且人员年龄偏大,年轻人从业意愿不强,应对突发性森林火灾处置能力还不够强。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推进党建引领中心工作再上台阶,服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强管理,激励干部职工认真履职、担当作为,坚守生态红线,确保全场森林资源安全;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突出治理效能,不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围绕县域林业产业发展方向,努力推进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