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华阴市教学研究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全市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指导及各科的命题测试;组织中小学赛赛讲、学科教学教法研讨等教研活动 | |
住所 | 华阴市东岳路东段中心幼儿园三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扬 | |
开办资金 | 57.4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华阴市教育科技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57万元 | 4.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2024年12月10日办理了法人变更,由原法人王利亚变更为新法人张扬。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华阴市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业务开展情况:1.多样化开展思政课工作,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先后组织开展“三个课堂”、思政课大练兵、教师思政素养提升培训等活动,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引导教师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作用。2.扎实开展“名师引领行动”活动,加快教师成长步伐。多次组织召开各学段各学科同课异构、专题讲座等研讨活动,零距离、面对面的指导交流加快教师成长步伐。收集304名种子教师5-7月份的活动资料进行打分考核,召开工作部署会、推进会,每周刊发工作简报。通过看、访、查等多种形式进一步督促活动走细、走深、走实。3.加强培训提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继续加强新课程新课标培训,组织教研员、教师参加省地两级新教材培训、全国第27届“名师之路”教学研讨会、渭南市“立足课堂教学弘扬教育家精神”课堂观摩、渭南市2024年“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等交流活动,加深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理念的理解,促使教师将新课程标准要求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开展小学语文、数学课堂示范、问诊暨送教下乡活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该活动。老师们通过观摩示范课,学到了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策略,有力促进了我市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4.紧抓课题研究工作,以教研促教改。本年度,共有17项渭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成功立项,23项渭南市级课题结题,163项华阴市级课题立项,70项华阴市级课题结题。同时组织召开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及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指导210余名各级各类立项课题主持人掌握有效的教科研方法,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提高我市教科研课题成功立项和顺利结题奠定了基础。5.广泛开展听评课活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每学期开学初第一个月,带领教研员深入各镇校开展听评课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共计听评课450余节。两次大规模的教研活动,使教研员和全体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6.搭建展示平台,力促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一是开展高二年级“说课标、说教材”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择优推荐参加渭南市级评选,有效促进了教师对2022版课标、教材的深度把握。二是组织各中小学开展陕西省第三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华阴市级比赛,评选出8名教师赴渭南参赛。三是组织教师参加渭南市初中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征集活动,共征集案例17份,择优推荐8份案例至渭南教研所。四是组织5名教师参加渭南市教研所组织的中考命题讲题活动,4名教师获得二等奖。五是组织教师参加全省第十七次优秀教科研论文和成果推选交流活动,共计上报作品106份,75份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43项。六是持续做好2024年陕西省精品课遴选相关工作,指导参赛教师录课,完成平台上传推优。以上工作的开展,搭建了教师脱颖而出的平台,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技能。7.加强复课指导与督查,多措并举提升复课质量。带领教研员多次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听评课、查资料、看备课作业,督查复课情况,及时反馈研讨;组织召开复课研讨会、质量分析推进会,分享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开展中、高考复习课教学展示研讨活动,解决复课中的难点问题,力求复课工作有效深入推进。8.统筹安排,推动高考综合改革稳步实施。一是为切实推进渭南市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完成并上报季度工作汇总。二是下发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赋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督促指导各高中学校切实做好陕西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使用测试工作。三是督促各高中扎实做好高一年级学生第三次生涯测评及模拟选科工作,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9.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深入开展数字校园创建工作。创建17所学校均为农村完全小学,安排专人深入学校进行评估验收,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力度。累计上传示范课79节,开展网络教研活动100余次。三是依托培训、赛事活动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带动我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组织开展“华阴市中小学(中职)第八届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共征集作品251件,遴选87件优秀作品参加省市级比赛,省级获奖作品2件,渭南市级获奖作品52件,华阴市教育体育局被渭南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组织奖。四是组织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骨干教师1898余人参加培训,征集作品324件,遴选89件上报渭南,136件参加省级比赛,72件作品获渭南市奖,两所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10.积极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一是签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二是组织基层学校开展第十一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共覆盖师生一万余人,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三是开展网络安全排查工作。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当场解决,将网络安全融入学校日常管理。11.做好实验教学常规,细化危化品安全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通知》,从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实现全市实验教学应用常态化。深入中小学实验室,对学校实验室危化品的管理与使用、防护设施配备运行、危险废物处置情况等进行逐项检查。与基层学校签订危化品管理责任书,对实验室危化品从采购、储存、使用、消耗到“五双”管理进行隐患排查,确保危险化学药品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二、社会效益情况:1.通过开展主题研讨会、思政课大练兵等多样化活动,提高了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作用。2.扎实开展“名师引领行动”活动,加快教师成长步伐。充分发挥了本土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多的教师在团队的带动下获得了专业成长。3.通过开展“学课标用课标”“名师引领”等培训提升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市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4.本年度,共有共有17项渭南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成功立项,23项渭南市级课题结题,163项华阴市级课题立项,70项华阴市级课题结题。5.每年两次大规模的教研活动,使我市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大面积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6.通过开展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等活动,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技能。7.通过听评课、查资料、看备课作业、召开复课研讨会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复课质量。8.指导各高中学校切实做好陕西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使用测试工作及模拟选科工作,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工作。9.通过会议、培训、活动、赛事,提升了我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创建工作水平,有力促进了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荣获2024年度渭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10.通过检查、签订危化品管理责任书等方式,加强和改进了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实现了全市实验教学应用常态化。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种子教师的汇报课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立项课题数量增多,质量有待提高。3.数字校园创建标准很高,创建工作难度大,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方面和《标准》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整改措施:1.继续加强督查各校,压实备课组、教研组责任,对种子教师的汇报课逐级把关,实现其教学能力再提升。2.各校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促进各课题组间的交流学习,提高参与者的研究能力。3.针对性的开展数字校园创建工作,锁定渭南市验收目标校,督促学校确定迎检思路,发掘特色亮点,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强化教研室自身建设,提升教研工作水平。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进一步推动高效课堂建设。3.持续强化思政课建设、“名师引领行动”及高考综合改革等工作,不断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工作。4.加大深入一线的力度,加强教学指导调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3月荣获渭南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24年11月荣获2024年度渭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