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宜川县>
宜川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宜川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03-14 10:22
单位名称
宜川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坚持“开放、生态、健康”发展理念,为入园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扎实做好园区规划、开发、征地、建设、招商、管理等工作,打造生态产业聚集平台,助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住所
宜川县西街党政综合楼1号楼1706室
法定代表人
赵艳宁
开办资金
2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宜川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4万元
666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赵艳宁主任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本年度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工业园区紧扣“五集五区”目标要求,扎实推进规划调整、重点项目、安全生产、招商洽谈、服务保障等核心业务,园区开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编制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确立了以天然气资源综合利用为主,以农特产品加工和一般制造业为辅,以循环经济、中药材加工和现代物流商贸为补充的“123”产业体系。目前基本形成了能源化工区、农特产品加工区、一般制造业区3大产业区块,化工片区融合发展LNG液化天然气、闪蒸汽BOG提氦、CO₂回收等关联产业链,全年生产LNG47.6万吨、提氦20万方,主导产业产值比重达到98%以上,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二是推动项目集中布局,全力引导天然气精深加工、新能源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和其他先进制造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布局,全年共实施项目13个总投资29.64亿元,其中:建成项目4个,在建项目9个;谋划储备2025年项目19个总投资66.8亿元,其中:产业类7个60亿元,基础设施类12个6.8亿元,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项目3个0.74亿元。三是推动资源集约利用,深入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亩均增加值97.61万元/亩、亩均税收20.75万元/亩、全员劳动生产率136.8万元/人/年、单位能耗增加值1.82万元/吨标煤、单位碳排放增加值10.51万元/吨;化工片区牛家佃板块收储的570亩土地,全部按照“标准地”模式完成了6项区域性评价和5项控制性指标。四是推动功能集合构建,十里坪供水厂正式运行,97项检测指标合格,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接通企业6家;华电250MW光伏发电升压站6月份竣工投用,首阶段并网发电规模17MW;化工园区消防救援站7月份开工建设,业务用房、训练馆完成主体工程;十里坪3161平米1#、2#标准化厂房完成场平工程,现已进入招标程序;工业园区智慧综合服务平台项目进入财政评审阶段;化工园区复核认定、安全整治提升、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等有序推进。五是推动政策集成支持,严格落实中省市县支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修订完善工业园区招商投资指引、企业入园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为企业入园和发展壮大提供最优支持。新增第三批审批权限8项,园区累计承接审批权限达到3批31项,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完成审批事项27项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2024年全年新增入园企业9家,累计达到17家,五上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利19项;工业总产值20.52亿元,增长24.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1.6%;规上工业总产值20.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28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14.15亿元,增长34%;上缴税收7830万元,增长7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0.48亿元;从业人员309人,增长63%。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综合实力不强。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少,产业链条短且结构单一,园区产值主要依靠化工园区的2个LNG液化天然气项目支撑,各项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市排名相对靠后,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建设资金匮乏。按照化工园区复核认定和整治提升要求,污水处理厂、专用停车场、供水厂、人员密集区整村搬迁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同时受地形地貌影响,大多数地块相对独立,需配套水电路气、护岸等基础设施,无形中增加了基础建设成本。三是工业用地指标。园区规划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建设用地面积为2069.5亩,除去青兰高速占用61.2亩外,实际仅为2008.3亩,目前可收储土地仅剩362.35亩,工业用地指标不足将制约园区后续发展。四、整改措施与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规划引领,完善规划体系。加快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进度,主动衔接并充分融入市县发改、国土、林业、住建、交通等部门上位规划,力争早日获得县政府批复;结合国家政策投向,厘清天然气综合利用、农特产品加工、一般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链全景图谱。2.夯实基础保障,增强园区功能。加快完善建成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综合承载功能,为企业入驻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加快秋林片区至范湾片区中压燃气管道、宜-6集气站至化工园区天然气管线工程、丹秋新型制造业区河提护岸工程、标准化厂房、消防救援站施、智慧综合服务平台等进度。3.强力招商引资,深化结对共建。围绕产业规划、产业链及功能分区,精准制定“链主企业+配套项目+地块”招商图谱,策划包装一批招商引资项目,筛选锁定一批目标企业,具体化、清单化、图纸化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已签约龙头配套项目对接力度,持续跟踪热电联产、碲化镉玻璃生产线等意向落地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