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4 10:25
单位名称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指导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乡村公共治理机制创新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农村综合改革政策落实的基础数据和档案管理。
住所 澄城县财政局四楼
法定代表人 王雪红
开办资金 49.3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澄城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3万元 4.56万元
网上名称 澄城县农村财政事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村级公益事业和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方面2024年,上级下达我县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06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46万元,省级资金417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收到资金后,我县积极组织实施,同时配套县级资金102万元,共安排资金1165万元支持9镇1办建设69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其中:投入363万元建设道路硬化项目21个,硬化水泥道路13763平方米,铺设沥青路19286平方,路缘石5740米;投入85万元建设小型水利项目5个,新建蓄水池3座,铺设暗管3540米,维修机井一眼;投入401万元建设电力设施项目2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722盏;投入97万元建设文化广场项目6个,硬化广场8085平方米;投入34万元建设公共卫生厕所2个;投入185万元建设其他公益设施12个,铺设管道5675米,衬砌排水渠道973米,阴井40个。(二)乡镇财政和乡村治理方面一是认真完成全县镇(办)机关10个一级预单位、48个二级预算单位,10个财政所年预决算工作。做到据实编审,数据准确,上报及时。同时,按照统一要求,督促指导各镇办预、决算进行公示。二是及时更新财政供养人员台账,同时完善更新上报了2024年度全县各镇办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库数据,实现了对镇办财政供养人员的动态管理。三是根据国家各项社会保险费政策及管理部门政策要求,及时与县税务局、人社局对接,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缴费相关政策规定和要求,每月认真按时完成了系统内乡镇财政所编制人员各项社会保险费的算账申报等工作同时,按照税务局统一要求,做好乡镇财政所编制人员个人所得税个人相关信息的录入和申报工作。(三)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方面2024年我县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标准要求,统筹落实县级配套资金,全年共拨付村级运转经费3048万元,其中:村干部补贴2402万元,涉及832人;村级办公经费646万元。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按照新标准执行,具体为:村级办公经费大村(3000人以上)5万元,小村(3000人以下)4万元;村干部补贴由基本补贴和绩效补贴两部分构成,其中基本补贴占80%,绩效补贴占20%。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肩挑”人员每月3800元,分设的每人每月3000元。纳入发放范围的其他人员每人每月2100元,交叉任职的每人每月2200元,享受补贴职数为大村(3000人以上)7人,小村(3000人以下)5人。(四)农村综合改革政策落实方面为保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规范项目申报程序。所有项目坚持民主决策,按照村级申报、镇办初审、县级审核的程序,由村级通过“四议两公开”议事程序确定申报项目,镇办组织相关人员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核查后,报送纳入县级项目库,我中心再对纳入项目库项目进行实地勘验,确保项目库项目质量;二是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从县级年度项目库中,根据财政资金投入择优筛选群众受益面广、村级班子团结、组织得力的项目下达各镇(办);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在前期项目申报、资金下达环节明确绩效目标,执行中强化绩效监控,组织业务人员深入项目实施地点对项目建设进度及工程质量进行实地查验,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项目完成后由村级组织受益群众及质量监督小组成员对照项目下达的绩效目标进行自验,自验无误后由镇(办)组织财政所、镇纪委、第三方监理等对项目进行初验,并完成镇(办)区域性项目绩效自评,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最后由我中心根据下达文件对项目绩效、项目建设、群众满意度等进行复验;四是坚持项目公示制度。按照“谁实施、谁使用、谁公开”的原则,要求所有项目从入库、下达、实施、竣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公开公示,从而确保农村公益项目在阳光下管理,资金在阳光下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村级公益项目建设成为最受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的财政项目之一。四是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和流程,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各个环节,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围绕县委县政府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的建设要求,投入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167万元,用于推进8个示范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千万工程”示范村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投入村级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1165万元,支持9镇1办建设69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村内道路、村内排水农村公益基础设施项目,惠及16894户家庭62315人。通过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一方面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三是及时将中央红色美丽村庄资金100万元安排下达,并积极与县委组织部沟通,督促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及招投标程序组织项目实施,并做好资金监管工作,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确保红色美丽村庄项目落实到位。四是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保障全县167个行政村办公经费和835名在职村干部报酬补贴按时发放到位,从而激发村干部干事的热情。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专业知识掌握不够。2.项目资料缺乏统一性,资料整理难度大。(二)改进措施:1.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2.进一步完善县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提升项目及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围绕市县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体要求,学习借鉴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优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政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二是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预算、拨付和使用等工作,确保村干部补贴及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办法,规范绩效管理程序,将绩效管理贯穿于资金使用的全过程,使财政支出更加突出绩效导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