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第四小学

宜川县第四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14 09:12
单位名称 宜川县第四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宜集韩路19号
法定代表人 王延生
开办资金 7170.2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26万元 78.55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第四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6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养德于行彰显初心春风化雨细做德育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项准则》、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典型问题的通报,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畅通监督管理渠道,完善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集团三校区开展了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师德演讲、班主任育人策略分享、班级管理报告等,充分发挥师德优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创新教师发展机制稳步提升专业素养1.强化落实骨干示范引领我校省市县骨干教师18名,这为我校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我校采用科学、有效地阶梯式培养制度,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使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1)强化骨干引领开学初,我们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学科主任、备课组长同课异构课、专题教学研讨等形式,快速精准地为我们的各类教学活动指明方向。明确了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具体方向和内容。(2)落实引领发展为青年教师和初高中下来的老师一对一找师傅,师徒关系不只一纸聘书,以徒弟“展示课”、师傅“引领课”以及师徒共同体内的“研讨课”为切入,为教师搭建教学互动平台,促进师徒共成长。精准帮扶青年教师成长(1)落根课堂为了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校深入课堂教学。通过听课、教师反思、评课等环节,使青年教师在备课、上课、课后等环节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新课标的要求愈加吻合。(2)以赛促长通过教师技能大赛、青年教师过关课、各类骨干体系校内选拔赛等形式,骨干引领的力度不断加大,加速各梯队教师快速成长。多措并举厚植双减高效赋能生本课堂1.抓常规,强基础。坚持抓常规就是抓质量的工作理念,重备课、重互研、重习惯、重落实。一学年,教学处不定期进行常规检查并下发通报共20余次,涉及互研、早读、常规课、延时服务、作业检查、导学设计、观课记录七个方面。2.抓课堂,提质量强化教学主管、学科主任、备课组长听常规课并进行交流指导的实效性,目前累计听课120余节。通过课前备课互研,提升备课的针对性。通过不同层面的示范课、研究科、同课异构课等,提升课堂教学效果。3.抓作业,建机制修订完善作业制度,严格按照“双减”和“五项规定”要求。每月教学处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作业展评,从作业设计、书写要求、个性设计、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通报奖励,各教师都能从中收获,从而改进问题。(四)缤纷社团施展风采社会实践拓宽视野第一,优化艺体延时与社团课,实现课程统一、学生统一、教师统一,保障课堂内容的连续性。第二,学科活动多样化。第三、学校和社区、博物馆、书法家协会、妇联、县体育中心等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定期进校辅导授课,真正让第三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五)劳动教育提升能力身体力行促进成长集团化办学以来“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是我们坚持的理念,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在基地实践,让他们亲自感受劳动的魅力。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品德,发扬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六)家校合力守护成长静待桃李漫开四小做好家校沟通,让家校合作为学生发展助力,本年度,我们充分发挥了家校合作育人的作用,分年级,分学段,分形式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聘请专家分别为教师、家长、学生做了三场报告,使我校育人渠道更加畅通有效。综上所述,第四小学前半学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团队凝聚力持续增强,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各种习惯初步养成,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逐渐提升。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收益1.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强化教研会、细化教学环节等,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学生发展全面有效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尤其是我校学生在信息技术新领域人工智能方面成绩喜人。3.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日益更新。本学年围绕“十大育人课程”对校园文化进行了重新建构,更加凸显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4.安全管理共创和谐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学校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强了安全教育的宣传,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本学年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三、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计划2025年我校将围绕集团化办学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的发展路径,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共享共赢的原则,实现学校内涵式、跨越式发展。1、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我校将继续加强与核心校的沟通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定期开展集团校间的师德师风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常规工作检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培养学校健康成长的重任。我们将持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教师搭建更多的校际间的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互动学习。逐步完善校区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3、优化十大育人课程我校根据集团核心校的课程体系,结合校区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十大育人课程:思政育人、安全育人、科技育人、体育育人、书法育人、榜样育人、阅读育人、劳动育人、美育育人、协同育人。有目标、有重点、针对性的探索校区特色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4、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们将不断发挥校区优势,利用好硬件资源,如运动场、图书馆、功能部室、劳动基地等,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抗压能力。不断强化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的核心,作为新建校的我们,物质文化不断充实,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学术文化等,形成校区的文化特色。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举办各类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