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眉县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做好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管理和各进驻部门的协调等工作。 | |
住所 | 眉县平阳街西段城投大厦c1栋1楼东厅 | |
法定代表人 | 邬学健 | |
开办资金 | 17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眉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79万元 | 10.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眉县政务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以纪律作风为抓手,严纪律改作风。1.常态化组织召开政务大厅周工作例会,进一步强化窗口人员纪律作风,提高业务能力和办事效能,努力创造融洽和谐的窗口工作环境;2.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提升活动,加强日督查、周通报,月评比力度,每日定期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进一步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二)以教育培训为重点,抓业务促提升。1.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中心人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窗口人员素养和政治站位,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2.积极指导、协调后台审批股室,从人员安排及工作流程等方面对“高效办成一件事”进行研讨学习交流,推动重点工作落实与时俱进,力促作风转变。今年,中心共开展政务服务业务培训12期,组织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学习15次,学习覆盖率达到100%。三是邀请专业消防讲师组织召开消防知识讲座,切实提高中心全员的消防意识。3.配合局内开展“进大厅走流程,评政务优环境”活动,进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优化办事流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以细化便民举措为核心,优服务解诉求。1.优化整合大厅整体布局,以企业、群众办事“只跑一窗、一次办好”为目标,结合办公场地、业务需求等实际合理设置4个专区,分别为一楼“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1-12窗口)、二楼公安专区(15号-20号窗口)、部门“小综窗”专区(21号-28号窗口)、工改项目审批专区(29号-32)窗口,同时承担本部门涉及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重新调整窗口设置,优化窗口布局。2.对中心帮办代办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工作制度、人员设置、工作职责、纪律要求等,形成帮办代办常态化工作机制;3.联系县司法局,在大厅配置安装12348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解决企业群众前来咨询的法律相关问题。4.在自助区增加电脑配置数量,提高大厅满负荷状态下的企业群众办事效率。5.在大厅设置读书角,营造书香型温馨政务服务大厅环境,前来办事的企业群众在等待办理过程中可看书读报,也可了解相关政策。6.不断推行便民举措。修订完善细化延时服务、预约服务、视频帮办等服务举措,并结合实际调整帮办导办、“容缺受理”等便民举措,为企业开展延时、容缺服务50余次;免费证照邮寄服务128次,节约企业成本1536元;免费为926户企业刻章4652枚,节省企业成本34.3万元。7.及时解答群众诉求。高效运用“办不成事”窗口处理群众问题诉求,并通过电话回访当事人办理结果,满意率达100%,有效解决群众的“疑难杂症”问题。(二)推进“好差评”制度落实,引导群众评议。1.推动“好差评”全覆盖,畅通评价渠道。中心通过搭建窗口评价器、政务服务评价二维码、纸质评价卡片及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等畅通线上线下各类评价渠道,“好差评”评价做到窗口全覆盖;2.加强数据归集,引导主动评价。按照“一次一评”“一事一评”原则,全面归集现场、网上办件评价数据,及时录入上传政务服务“好差评”平台,同时主动引导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满意度评价。3.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服务提升。为确保差评件件有整改、有反馈,安排专人负责“好差评”服务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工作,发现差评立即开展回访核实工作,找准问题根源,做好回访核实记录,进行评价审核。同时,修改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好差评”反馈整改工作制度》,形成服务评价、实时上报、差评回访、整改反馈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倒逼窗口服务更优,政务服务质效更优。截止目前,共办结事项15128件,其中线上评价事项7280件,纸质评价7848件,非常满意占到98%,满意占到2%,无不满意评价。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前台受理和后台审批指导衔接不够。窗口与审批股室间协同联动机制运行不顺畅,部分事项办理过程中会出现新的问题,造成办理事项卡顿,降低整体服务效能。2.抓学习提素质方面做的不到位。业务学习交流研讨不够,对政务服务创新的理论政策学习不透彻,老带新传帮带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在推进工作方面还存在瓶颈。(二)整改措施。1.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办事流程。定期联系相关审批股室对前台受理和后台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交流,切实解决事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前台后台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转,使受理审批更加阳光透明,政务服务渠道更加畅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市场主体更加满意。2.加强培训学习,提升综合素养。一是围绕业务办理、理论应用、大厅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落实落细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学习大比武活动,倒逼全体人员形成抓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达到提升素质的效果;二是每周坚持召开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学习交流,提升全员综合能力;三是定期开展网络平台应用实操、服务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强督查问责,健全管理机制。1.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管理和奖惩制度,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中心的凝聚力。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双重管理并以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为主,对业务不精、组织纪律观念差、不服从管理的驻厅人员要严肃追责问责;2.要大力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服务优良的政务服务队伍。(二)加强宣传引导,落实平台建设。1.积极与市局对接联系,不断学习提炼总结“好差评”平台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促进“好差评”制度持续优化;2.对每日“好差评”平台进行日监控、日反馈,做到当日办理事项当日办结当日评价,确保“好差评”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3.继续加强对“好差评”制度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和企业参与评价,让企业、群众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三)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办事流程。定期联系相关审批股室对前台受理和后台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交流,切实解决事项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前台后台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转,使受理审批更加阳光透明,政务服务渠道更加畅通,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市场主体更加满意。(四)加强培训学习,提升综合素养。1.围绕业务办理、理论应用、大厅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作,落实落细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学习大比武活动,倒逼全体人员形成抓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达到提升素质的效果;2.每周坚持召开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学习交流,提升全员综合能力;3.定期开展网络平台应用实操、服务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